月神之環

月神之環

“月神之環(Luna Ring)”工程是日本清水建設株式會社提出的一項大規模利用太陽能的計畫,擬在2035年啟動。該計畫將建設一條沿月球赤道:長約一萬一千公里的太陽能電池帶,將電力轉換成強大的微波和雷射束射向地球,然後由地面接收站再轉換為電能。

背景

“月神之環”計畫“月神之環”計畫

2010年6月,日本清水建設株式會社提出了一項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利用太陽能的計畫——“月神之環”工程。

擬於2035年啟動的此項龐大工程,計畫建設一條沿月球赤道(長約11000公里)的太陽能電池帶,將電力轉換成強大的微波雷射束射向地球,然後由地面接收站再轉換為電能

該公司表示,“月神之環”工程將能滿足全世界的用電需求。

計畫

2“月神之環”計畫將電力轉換成強大的微波和雷射束射向地球,然後由地面接收站再轉換為電能。

日本清水建設株式會社構想,機器人將在“月神之環”的建設中擔當主力,這些機器人可以24小時不間斷接受來自地球的遙控,完成諸如平整地面和組裝機器設備等任務,同時還將安排一支太空人隊伍在現場提供支持。

由於該計畫需要大量的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材料,清水建設打算儘可能利用月球資源。月球資源可用來製造水泥混凝土材料,而太陽能熱處理技術也可幫助生產磚、玻璃纖維和其他建築材料。

“月神之環”的最先建設寬度為數公里,之後將擴大為400公里。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力將通過電纜傳輸到月球朝向地球一側的設備。電能轉換為微波束和雷射束後,通過直徑為20公里的天線射向地球接收站,具有導向功能的無線電指向標將保證波束傳輸方向的準確。

而後,波束能量再由地面站重新轉換為電力送入電網,或用於轉換為以作燃料或儲存之用。

優勢

3如果這一計畫實現,會有可能結束人類對有限地球能源資源的依賴。

清水建設指出,由於月球幾乎沒有大氣層,因此“月神之環”的最大優勢之一是不存在影響太陽能電池板效率的壞天氣或雲層,可以24小時持續不斷地接收清潔能源。

其1年的發電規模相當於17億噸石油或1.3萬個核電站的年發電量,以目前(2010年)的能源消耗計,夠全球使用30年。

意義

2035年動工的原因是考慮到屆時地球上的傳統能源資源將被開發得所剩無幾。如果這一雄偉計畫得以實現,有可能結束人類對有限地球能源資源的依賴。

評論

從2010年起到2035年還有25年。25年,對於攻克“月神之環”工程涉及的眾多技術難題來說不算太倉促,而對於一個國家謀劃明天來說又不算太久遠。

月球這一人類尚未開墾的新邊疆,肯定是未來綜合國力競爭的一個制高點。希望嫦娥工程能為中國人順利地打開月球之門。

地球一小時之科技產品類名詞

互動百科發起“知識傳播行動”為您挑選出有關環境危機,節能環保的相關辭彙。協作,傳遞這些詞吧,讓更多的人了解環境危機中的人類生存家園:地球。除了關燈,我們能把環保的理念傳播得更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