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20號探測器

月球20號探測器

月球20探測是人類進行太陽系探測的歷史性開端,大大促進了人類對月球、地球和太陽系的認識,帶動了一系列基礎科學的創新,促進了一系列套用科學的新發展。 月球探測,尤其是載人登月是人類邁出地球搖籃的第一步,是整個人類歷史進程的里程碑。人類在宇宙空間展示的智慧創舉、超強能力和攀登精神,是人類開拓進取、求實創新的光輝範例,增強了人類探索宇宙、建設好地球家園的信心。 月球探測便成為人類歷史和科學技術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標誌性事件。

月球20號(俄語:Луна20)屬於蘇聯的第三代無人月球探測器。是繼月球16號之後第二個登上月球並將月球表面樣品發回地球的無人探測器。月球20號在地球軌道上做了短暫停留之後,飛向月球。2月18日進入月球軌道,21日,經過變軌後的月球20號開始降落。降落後不久月球20號就採用和月球16號類似的程式採集月球表面樣本。由於遇上了玄武岩,月球20號只採集到了55克的樣本。月球20號
月球20號    發射日期 1972年2月14日03:27:59(UTC) 發射載具 質子-K/D組級 質量 5,600 千克 穩定方式 不詳 NSSDC ID 1970-007A 軌道數據 遠地點238千米,近地點191千米分鐘軌道傾角:51.5° 降落數據 降落時間1972年2月21日19:19 (UTC)降落地點:北緯3°32'東經56°33' 返回數據 返回艙發射日期1972年2月22日22:58 (UTC)返回艙著陸日期1972年2月25日返回艙著陸地點:Dzhezkazgan附近月球20號 發射日期 1972年2月14日03:27:59(UTC) 發射載具 質子-K/D組級 質量 5,600 千克 穩定方式 不詳 NSSDC ID 1970-007A 軌道數據 遠地點238千米,近地點191千米分鐘軌道傾角:51.5° 降落數據 降落時間 1972年2月21日19:19 (UTC) 降落地點:北緯3°32' 東經56°33' 返回數據 返回艙發射日期1972年2月22日22:58 (UTC)返回艙著陸日期 1972年2月25日返回艙著陸地點: Dzhezkazgan附近

發射日期1972年2月14日03:27:59(UTC)
發射載具質子-K/D組級
質量5,600千克
穩定方式不詳
NSSDCID1970-007A
軌道數據遠地點238千米,近地點191千米分鐘
軌道傾角:51.5°
降落數據降落時間
1972年2月21日19:19(UTC)
降落地點:
北緯3°32'
東經56°33'
返回數據返回艙發射日期1972年2月22日22:58(UTC)
返回艙著陸日期
1972年2月25日
返回艙著陸地點:
Dzhezkazgan附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