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昌戰役

會昌戰役

會昌戰役,是八一起義軍南下途中取得的惟一一次大勝仗,共殲敵5000餘人,俘敵900餘人,繳獲山炮1門、迫擊炮2門、各種槍枝1000餘支和大量的彈藥和輜重。會昌戰役永久地載入了黨史、軍史,是值得驕傲的勝利。

背景

4
1927年的南昌城,正值八月酷暑之際,突然響起驚天霹靂,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爆發。在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起義總指揮賀龍、前敵總指揮葉挺等的領導下,2萬餘名起義官兵一舉攻占南昌城,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創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領導革命武裝反對反革命武裝的新紀元。八一起義的成功震驚了國內外,蔣介石、汪精衛急忙調兵遣將討伐。遵照中共中央指示,起義部隊揮師南下直取廣東東江,8月26日進占瑞金縣城。
起義軍從繳獲的敵軍檔案中得知,蔣介石嫡系錢大鈞部第二十師、第十八師、新編第一師三個師九個團約萬餘人,在會昌山一線構築工事,同時桂系黃紹竑部也從信豐往會昌趕來,其中黃旭初第四師先頭部隊二千餘人集結於白鵝圩一帶,與會昌的錢大鈞部成犄角之勢,企圖將起義軍扼殺在會昌。為解南下後顧之憂,前敵委員會和軍事參謀團研究決定:趁兩股敵人未會合,先破會昌之敵。
會昌山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山,坐北向南,海拔400米,古稱明山、南山,為會昌城西北的天然屏障。起義軍攻取會昌的部署是:以葉挺指揮的第十一軍的第二十四、二十五師繞道會昌西北的西江、洛口一帶,迂迴敵後,主攻會昌,主要從外圍攻擊,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突破其防線;由朱德指揮第二十軍第二師五團、第三師六團和教導團第三總隊,在城東北方向正面發動佯攻;賀龍率領第二十軍主力第一、二師為總預備隊,位於瑞金至武陽之間,策應支援各方。

朱德臨危不懼

8月29日,起義軍在瑞金兵分兩路向會昌開進。30日凌晨,朱德所率部隊從會昌城東北的綿水河邊向河子石崬約2000米的正面拉開戰線。早晨6點多鐘,朱德察看敵情時發現密集的敵人正在山下平壩子集合,朱德放下望遠鏡說:“這么好的目標,為什麼不打呢?”第三師六團團長傅維鈺(黃埔一期)隨即調來團重機槍連,一聲令下,重機槍吐出串串火舌向山下的敵人掃射過去,激烈的槍炮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晨霞中盪起漫天的硝煙,會昌戰鬥就這樣拉開了序幕。敵人被這鋪天蓋地的彈雨打蒙了,個個抱頭鼠竄。但敵人很快就緩過神來,組織增援部隊向起義軍的陣地反撲。由於第三師的工事簡單,很多士兵平臥在地上射擊,加上敵人人數占優勢,戰士們傷亡很大。仗越打越激烈,師長周逸群(黃埔二期)將僅有的一點預備隊都拉上去了,師部、團部的參謀、勤務、警衛人員也投入了戰鬥。
在朱德的指揮所前沿,突然一股敵人猛撲過來。團長傅維鈺心急火燎地說:“朱軍長,敵人衝上來了,你快走!”“不要慌嘛!”朱德還是那樣不慌不忙地放著槍。“來了就打一下子!”說著,他走到一位犧牲的戰士身邊,撿起一支步槍,從容地拉開槍栓向彈槽里看了一眼,“唰”地推上了一發子彈,臥倒在地向敵人射擊。朱德從容不迫地一槍、一槍地打,子彈打完了,他爬到犧牲的士兵身邊,從子彈袋裡抽出幾排子彈,裝進槍里再打。朱德沉著的神態,極大地穩定了起義軍主陣地的軍心。

陳賡負傷脫險

8月30日早晨,攻打會昌城的戰鬥打響了。起義軍第二十軍三師六團二營營長陳賡率領全營擔負主攻,冒著敵人密集的彈雨沖在最前頭,相繼攻下了三個山包。不料敵人的增援火力網把二營官兵攔阻住了。炮火似雨般傾瀉,覆蓋了二營官兵隱藏的那片荊棘樹叢。
二營傷亡嚴重。陳賡的身邊不時有戰士倒下,他與戰友們堅守陣地,頑強阻擊敵人的反撲。時近中午,在彈盡無援的情況下,他一面指揮二營撤退,一面和隨行的營部副官盧冬生在後掩護。突然,陳賡栽倒在地,盧冬生慌忙跑過來:“營長,你負傷了!”陳賡的左腿兩處中彈,傷勢很重,血流如注。他強忍疼痛,對盧冬生說:“看來我走不了啦,你快點走吧。”“不,我背你走。”“別管我,快走!”陳賡要盧冬生撤退,而盧冬生執意要背營長。眼看敵人迫近,陳賡使盡力氣將盧冬生推開,板著臉吼道:“我命令你,快撤!”
盧冬生走後,陳賡躺在地上,站不起,爬不動。敵人喊叫著,就要衝過來了,他想:革命未竟,壯志未酬,我可不能輕易死去。於是,他機智地滾下長滿茅草的水溝。為避免敵人搜身發現他活著,他趕忙脫下官服,把腿上的血抹到臉上和身上。前來搜尋的敵人果然以為他死了,踢了他一腿便走開,隨即,他昏了過去……下午4點多鐘,起義軍反攻勝利,戰士們前來打掃戰場。他們走到山下,用槍捅了捅滿身血污的陳賡。陳賡微微睜開眼睛,哼了幾聲,被戰士扶起放入擔架因而得救。

戰場搏殺

在三師的陣地上,敵人密集的彈雨無情地飛瀉而來,在迷漫的硝煙中,只有那面鮮紅的軍旗迎風飄揚,始終不倒。飄揚的軍旗仿佛在向敵人宣告:旗不倒,陣地就永在我手!“轟!”一發炮彈落在軍旗旁炸開,軍旗被掀倒了,護旗的少尉吳國揚(中共黨員)倒在了血泊中。

4

目睹此景的周逸群大喊:“趕快立起軍旗!”因為在戰鬥中,軍旗是力量的象徵,是精神的標誌。只見師部副官何振邦(第三軍軍官教育團畢業學員)一個箭步躍出隱蔽壕溝,連滾帶爬,抓住了旗桿,重新舉起了軍旗。敵人發現了重新豎起的刺目的軍旗,又拚命集中火力射向軍旗,子彈“噗噗”地在軍旗四周亂飛,炮彈狂吼著在軍旗附近爆炸。在爆炸的氣浪中,何振邦倒下了。“軍旗不能倒!”特務連指導員王剛(中共黨員)大喊一聲,又一個箭步猛衝上去,勇敢地將軍旗用綁帶綁在一顆松樹幹上。王剛剛綁好旗桿,一串槍彈迎面而來,王剛被打中,血水像噴泉一樣濺了出來……
眼看著為護衛這面軍旗,竟接連犧牲了三人,死守陣地的將士們有一種說不出的悲壯之情。這面巍然不倒的軍旗激勵著全體指戰員頑強地戰鬥,堅持,再堅持……
到下午4時,敵人開始潰逃,城西北、城東北兩個方向的攻擊部隊在嘹亮的衝鋒號中,在獵獵軍旗的指引下,猛虎般撲向敵軍的一個又一個陣地,將勝利的軍旗插上了會昌山巔,會昌戰鬥獲得全面勝利。
戰鬥結束後,三師特務連楊朗西排長扛著這面沾滿烈士鮮血的軍旗,送到周逸群師長面前,沉痛、詳細地報告了護旗的經過,戰友們都脫帽鳴槍為犧牲的戰友默哀致敬。

二十五師攻堅發威

朱德率部在會昌城東北方向打響戰鬥後,葉挺指揮第十一軍二十四師在會昌城西北發起主攻,展開了幾次強攻,占據了嵐山嶺敵主陣地的外圍一些至高點並發起陣地攻堅戰。由於敵軍勢眾,又有工事依託,加上主攻部隊二十五師未能及時按預定計畫進入陣地,戰鬥呈僵持狀態。

4

周恩來、劉伯承、葉挺、聶榮臻等領導人一直在前線指揮所堅持指揮戰鬥,敵人的炮彈不時落在指揮所四周爆炸,大家都焦急地等待二十五師的到來。二十五師全師官兵頭天夜晚在漆黑的夜色中踏上前往會昌的征程,由於沒有嚮導,部隊走錯了路,繞了個大圈才轉回洛口,未能按時投入戰鬥。當部隊快到會昌城時,聽到會昌城傳來激烈的槍炮聲,黨代表李碩勛焦急地向部隊作快行軍動員。
中午時分,二十五師趕到指定地點,師長周士第和黨代表李碩勛立即前往指揮部接受戰鬥任務,兩人莊嚴鄭重地表示“我們向黨保證,一定打下會昌!”回到部隊後,周士第和李碩勛迅速傳達了指揮部的指示,分配了各團的戰鬥任務。部隊未來得及做午飯,戰士們忍著饑渴立即投入了戰鬥。七十三團主攻嵐山嶺,七十五團進攻寨崬,七十四團接七十三團左翼進攻。七十三團團長黃浩聲和指導員陳毅指揮部隊向嵐山嶺發起猛攻,但進展緩慢。為了加快戰鬥進程,師部指揮所移至七十三團指揮所,採用迂迴包圍、兩面夾擊的戰術,馬上奏效,敵人在猛烈的攻擊下開始潰退。東、西兩個方向的起義軍各參戰部隊緊密配合,不斷向敵軍發起陣地攻堅戰,激戰到下午4時,起義軍終於攻下會昌山,並乘勝攻占縣城,錢大鈞棄轎倉皇南逃。在攻克會昌山的戰鬥中,七十三團二營七連連長林彪以全連無一陣亡的戰績繳獲迫擊炮2門、槍79支、彈藥輜重一批。時年19歲的七十五團三營十一連排長許光達率全排為全連尖刀,克敵一高地,獲團嘉獎。戰後,許光達被任命為代理連長,人稱“娃兒連長”。
9月2日,黃紹竑部先頭部隊黃旭初師2000餘人,不知錢大鈞部在會昌已被擊敗,糊裡糊塗由白鵝方向開來,被起義軍第十一軍一舉擊潰,史稱第二次會昌戰役。

歷史意義

會昌戰役,是八一起義軍南下途中取得的惟一一次大勝仗,共殲敵5000餘人,俘敵900餘人,繳獲山炮1門、迫擊炮2門、各種槍枝1000餘支和大量的彈藥和輜重。會昌戰役永久地載入了黨史、軍史,是值得驕傲的勝利。

戰役評議

細究會昌戰役取得勝利的原因:

一是對敵情的詳細掌握,作戰部署正確。會昌戰鬥前,起義軍在瑞金繳獲了敵人的大量檔案,對錢大鈞的作戰部署了如指掌,從而作出了兩面合擊的正確戰略。

4

二是在敵我雙方的兵力大體相當的情況下,我方戰術運用得當,佯攻方與主攻方配合得當,使敵人顧此失彼。

三是我軍火力配備較強及我方各級指揮員軍政素質高。起義軍第十一軍配備了直屬炮營,團以上單位配備了重機槍連,有6挺以上重機槍,在戰鬥中發揮了火力壓製作用。同時我方匯聚了大批優秀軍政人才,一線指揮員基本以黃埔生為骨幹,黃埔一、二、三期生多擔任團級幹部,黃埔四、五期生多擔任營、連、排級幹部。第十一軍二十五師大多是葉挺獨立團的骨幹,戰鬥作風頑強,是攻堅主力。

四是黨注重對部隊的領導,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強。南昌起義後,部隊進行整編,絕大多數軍、師、團都配備了由共產黨員擔任的黨代表、政治部主任、指導員等,加強了對部隊的思想政治教育,嚴明了部隊紀律。部隊官兵多是知識分子、工農出身,革命熱情高。

五是黨、團員在戰鬥中發揮了模範帶頭攻堅作用。

相關內容

會昌縣旅遊資源

會昌山清水秀,是個旅遊的好地方,境內旅遊景觀眾多,有漢仙岩、盤石山肖帝岩、會昌山、獅子岩、車心溫泉等。相傳八仙之一漢鍾離得道成仙處的漢仙岩被流傳為"虔南第一山",並有"江南小蓬萊"之美譽。

3

會昌是紅色旅遊城市,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全紅縣",有3.86萬人參加紅軍,7700多名志士進入烈士名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會昌是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蘇區南大門。會(昌)尋(烏)安(遠)中心縣委、筠門嶺關稅處、貿易分局、粵贛省委、省蘇、省軍區都設在這裡。

1927年8月,周恩來、葉挺、劉伯承等率領八一南昌起義部隊揮師南下,與國民黨錢大鈞部進行"會昌戰役";1934年7月23日,毛澤東登上會昌城外高峰,寫下詩篇《清平樂·會昌》;10月紅九軍團11538人在會昌集結,踏上長征路。38600多名青壯年參加了紅軍,77200多名民眾加入了支前作戰。

會昌的紅色旅遊景區主要有文武壩粵贛省舊址群、會昌山景區、筠門嶺舊址群,均為清末建築,原貌保存,向各地遊客免費開放,是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