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仙岩

會仙岩

會仙岩是廣西桂林市的一個旅遊景點,是一個集山、水、洞、文物、奇石於一身,是具有很大的觀賞價值的園林式山水公園。晨熹夕照,披上太陽的光輝,儼然一位鶴髮童顏的神仙,故又被稱為“紫仙山”。據記載,在崇禎十年,徐霞客曾遊覽桂林名山,並在會仙岩上留下了他的足跡。

基本信息

簡介

峰林地貌的特點決定了桂林市中心的山少連綿,多孤峰突兀,而會仙岩就是一個代表,它集山、水、洞、文物、奇石於一身,是具有很大的觀賞價值的園林式山水公園。公園綠濤灣景區以會仙岩景區為中心,分為西園、東園和旅遊綜合服務區三個組團。外連七星公園、內含會仙岩景區。

會仙岩會仙岩

會仙岩是景區重要的景點之一,它與市內的獨秀峰、伏波山、疊彩山遙相呼應,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相對高度50多米。由3.5億年前淺海生物化學沉積的石灰岩組成,主要有幾組幾乎垂直的裂隙切割,從山頂直劈山腳,通過水流作用,形成旁無坡阜的孤峰。會仙岩山體扁圓,端莊雄偉,峭拔峻秀,有“獨樹一幟”之譽。山上建有日華亭、月華閣、星華台等。晨熹夕照,披上太陽的光輝,儼然一位鶴髮童顏的神仙,故又被稱為“紫仙山”。據記載,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閏四月,徐霞客曾遊覽桂林名山,會仙岩也留下了他的足跡。

人文歷史

會仙岩會仙岩

會仙岩自古以來就是桂林旅遊的重要景點,與七星公園的七星岩同為古代旅遊勝地。景區靠近普陀山,古代這裡是雲霧繚繞、環境幽雅的風水寶地。相傳很久以前,東鄉有個樵夫常到會仙山附近砍柴。每天清早出門,總是帶著一包糠菜飯充飢。一天,樵夫捆好柴,正準備回家,忽然下起瓢潑大雨,他連忙挑起柴跑到會仙岩躲雨。到了岩口,只見岩洞裡有三個人圍著一塊大石頭下棋。三人中一個穿紅衣服,一個穿黃衣服,一個穿花點子衣服。樵夫就問:“這幾位大哥,怎么有閒情在這裡下棋?”穿紅衣服的說道:“我們天天趕大車走好遠的路,因下大雨才來這裡躲雨下棋。”樵夫在岩口躲著雨,正準備吃午飯,穿紅衣服的看見了,就請樵夫分點飯給他們吃,樵夫就把飯全部給了他們。接連幾天,天天如此,第四天,樵夫忍不住問道:“你們天天趕大車裝點什麼東西,要走多遠的路呀?”穿紅衣服的答道:“我們天天要走十萬八千里路呢!我裝的是日頭。”指著穿黃衣服的說道:“他裝的是月亮,”指著穿花點子衣服的說道:“他裝的是星子。”原來他們就是傳說中的日華、月華、星華三位神仙,他們不知疲倦地天天從東邊天跑到西邊天,把光明和溫暖帶給人們。為紀念他們,人們就將山的亭台閣取名為日華亭、月華閣、星華台。

注意事項

景區內爬山注意安全,雨天路滑最好不要到景區遊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