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英寸

最後一英寸

50年前,有效預防小兒麻痹症疫苗的研製成功,標誌著發達世界消除小兒麻痹症的開始。然而,這種導致癱瘓乃至會致命的疾病,仍然在最貧窮的國家繼續威脅著兒童。 到目前為止,今年共有42人感染小兒麻痹症,多數病例發生在仍然流行小兒麻痹症的四個國家——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奈及利亞。現在有一部新電影,對在這些國家推動消除小兒麻痹症的“最後一英寸”努力做了詳盡探討。

基本信息

簡介

到目前為止,今年共有42人感染小兒麻痹症,多數病例發生在仍然流行小兒麻痹症的四個國家——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奈及利亞。現在有一部新電影,對在這些國家推動消除小兒麻痹症的“最後一英寸”努力做了詳盡探討。
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提名的《最後一英寸》中的一個畫面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提名的《最後一英寸》中的一個畫面

起初,《最後一英寸》的製作人構想拍攝一部有關全世界致力於消除小兒麻痹症的紀錄片,自1988年以來,報告的病例已經減少了99%。最後,該片聚焦於印度大規模密集根除小兒麻痹症的計畫。

印度的免疫計畫

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為根除小兒麻痹症慷慨捐助,其高級項目官員麥可.哥爾韋(Michael Galway)說:“印度在全球消除小兒麻痹症的努力中遙遙領先。如果你將印度的免疫計畫複製到世界上任何還有小兒麻痹症的地方,你會發現它都能很快消滅小兒麻痹症。”
在印度烏塔拉坎德邦,衛生工作者正在接種小兒麻痹症口服疫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當地宗教領袖、學校和大學攜手合作,在一些社區克服困難,推廣免疫計畫。在印度烏塔拉坎德邦,衛生工作者正在接種小兒麻痹症口服疫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當地宗教領袖、學校和大學攜手合作,在一些社區克服困難,推廣免疫計畫

© 'The Final Inch' / Vermilion Films
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提名的《最後一英寸》中的一個畫面。
但是,這最有效的免疫計畫卻受到印度的高人口密度和大量新生人口的挑戰。
當《最後一英寸》的製作人伊雷娜.泰勒.布羅德斯基開始該片的拍攝工作時,哥爾韋先生時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印度項目交流負責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協助劇組人員落實簽證,並介紹一些出現在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其中包括姆恩扎林.法提瑪(Munzareen Fatima),她是烏塔拉坎德邦的數千名社區動員者之一,被派出說服穆斯林家長,容許他們的孩子接種疫苗。

對穆斯林社區的影響

五年前,印度患小兒麻痹症的兒童中,有將近80%來自穆斯林家庭,而穆斯林人口只占印度總人口的17%。當確認了穆斯林社區是最需要免疫計畫的人群之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迅速動員5000名培訓人員,每月敲響200萬個家門。
哥爾韋先生說這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全世界做的單次最大規模的公共衛生溝通工作。”
今天,在印度人口最密集的烏塔拉坎德邦,穆斯林社區的免疫差距已經得到扭轉。新病例中,只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是穆斯林兒童。然而,小兒麻痹症的傳播在烏塔拉坎德邦及其北部鄰邦比哈爾,還從來沒有長時間的停止過。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國家小兒麻痹症監測項目的醫生阿弗沙.巴特(Afshaq BHAT)說:“責任明顯在我們身上。”巴特醫生出現在《最後一英寸》中,他徒步或乘船來往於恆河流域的村莊,確保那裡的兒童獲得疫苗接種。

“至關重要的工作”需要做

這部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影片由朱紅影片公司(Vermilion Films)和谷歌基金製作,本周在紐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樓為參加第四屆全球免疫年會的專家們放映。
影片名字來自俄國持不同政見作家亞歷山大.索忍尼辛(Alexander Solzhenitsyn)所寫:“‘最後一英寸’的規則是不要逃避至關重要的工作。”
事實上,衛生官員和發展工作者一致認為,為易感染小兒麻痹症的兒童接種疫苗不僅對小患者的生命至關重要,而且對下一代的健康至關重要。

向全球徹底消除小兒麻痹症邁進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衛生交流專家傑弗里.貝茨說:“如果沒有徹底消除小兒麻痹症這一總體目標,資金和承諾將會減少。一旦我們從強化消除該疾病的努力中放鬆下來,你將看到小兒麻痹症不僅會在非洲和南亞出現,而且會再次出現在歐洲和美國。
貝茨先生接著說,《最後一英寸》有可能宣傳並激勵倡議者、捐助者以及衛生保健工作者。
他解釋說:“在十年努力消滅小兒麻痹症,但尚未達到目標的情況下,有種疲勞和沮喪感。這樣的電影可以再次喚起道義的承諾,繼續與看起來不可戰勝的困難做鬥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