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

《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

《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是2010年4月1日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理察·洛夫。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
“家長的必讀書目”——《波士頓環球報》

《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改變了我們關於兒童與大自然關係的看法

·《窗里窗外》林青霞唯一自傳>>·《超好看》南派三叔主編65折熱賣>>內容簡介記者兼兒童權益倡導者理查德·洛夫,在他這部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作品中,揭示了兒童與自然之間關係的令人驚異的斷裂,今天,電子產品環境下成長的一代人在生活中缺少與自然的接觸,洛夫把這一現象和一些最令人擔憂的兒童發展趨勢聯繫在一起,其中包括:肥胖率增加、注意力紊亂和抑鬱現象。這是第一本總結了系統研究成果的書籍,指出與自然的直接接觸對於兒童的健康成長、兒童與成年人身心健康都至關重要。洛夫不僅僅敲響了警鐘,也為恢復這一至關重要的聯繫提供了實際的方法。

作者簡介

理察·洛夫,著有7本關於家庭、自然和社區的著作。他是《聖地亞哥聯合論壇報》的專欄作家。曾為《紐約進報》、《華盛頓郵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等報紙寫作。

·查看全部>>媒體評論這本書講述了我們和孩子在邁入21世紀過程中個人和歷史所經歷的處境,是我瀆過的這方面最簡單、最深刻、最有幫助的書。

——《地球之夢》作者托馬斯貝瑞

真實,研究充分,文筆出色的一本書……第一個提出我們無法否認的問題。

——《亞特蘭大憲政報》

洛夫的新書引人深思……正在全困範圍內掀起討論,並提出重要問題。

——Parade雜誌

洛夫通過這本兼具學術與實用性的書。為更健康、更綠色的明天指明了方向。

——《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

洛夫主張的無藥品“自然”療法對很多流行的現代病都有效。

——《奧杜邦》雜誌

父母、教育者、治療師和城市管理者如果認真地對待洛夫提出的“自然一兒童團聚”的倡導,都可從中獲益。

——《科學美國人》

很重要而且第一次提出……洛夫如此急迫而鄭重地告訴我們:媽媽日復一日地告訴我們,“出去玩吧”,她們確實有自己的道理。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一英寸厚的書里承載著警示,警示我們不能培養完全自動化的孩子。

——《紐約時報》

目錄

第一部分兒童與自然的新型關係

第一章自然的禮物

第二章第三邊疆

第三章自然遊戲非法化

第二部分為什麼兒童(以及我們自己)需要自然

第四章爬上健康之樹

第五章感覺生命:大自然vs無所不知的腦袋

第六章“第八智慧型”

第七章孩提時代的天賦:自然如何培養創造力

第八章自然缺失症和恢復性環境

第三部分好心的結果:為什麼約翰尼和珍妮不再出去玩了

第九章時間和恐懼

第十章恐懼綜合徵

第十一章貧乏的自然歷史知識:教育阻礙孩子親近自然

第十二章未來的自然守護者從何而來

第四部分自然與兒童的重逢

第十三章把自然帶回家

第十四章應對恐懼的智慧

第十五章烏龜的故事:把自然當作品德老師

第五部分叢林黑板

第十六章自然學校的改革

第十七章野營復興

第六部分仙境:開闢第四邊疆

第十八章柴契爾法官的教育:自然遊戲的合法化

第十九章野性城市

第二十章野性在那裡:新回歸土地運動

第七部分感受驚奇

第二十一章兒童的靈性需要自然的滋養

第二十二章浴火重生:發起一場運動

第二十三章一切仍在繼續

關於《林間最後的小孩》的評論

前言

《林間最後的小孩》已經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的版本,但是中文版對我而言卻有著別樣的意義——因為我相信中國將在這場讓孩子重回大自然的世界性運動中起到領袖的作用。不久前,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起的世界性環保大會在巴塞隆納召開,與會組織就認可孩子回歸大自然的重要性通過了一項決議。此次大會集結了來自177個國家的超過8000名世界各地的領導者和決策者,包括中國。大會要求IUCN應該發揮領導作用,把幫助其成員國“重建人們——尤其是青少年——與大自然的親密關係作為所有工作的優先考慮條件,以此確保對子孫後代的生存環境負責”。這項提議是由徹里。查爾斯(ChaerylCharles)博士主導推動的,他是“孩子與自然”網站的主席,我也是理事成員。

此次環保大會的召開反映了在全世界範圍內人們對“自然缺失綜合徵”和其對當地社區的負面影響的認知正在持續深化。在2006年,“世界未來社會”預言:“孩子們的自然缺乏綜合徵將對他們的健康構成威脅。如今的孩子相較於他們的前人花在自然環境中的時間正越來越少。

·查看全部>>精彩書摘當時人們並未意識到傑克遜的理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宣言之一,傑克遜認為隨著邊疆的消失,每一代美國人都會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這裡的“邊疆”,意指“野蠻與文明的交匯點”。西部開發和邊疆傳統塑造了美國的民族精神:“那種與敏銳和好奇結合在一起的粗獷和力量;那種擅長實際事務而短於理論、但有能力達到偉大目標的特性;那種不滿足的躁動的活力,那種主宰一切的……個人主義;還有那種隨著自由而來的開朗活潑與勃勃生機。”特納將邊疆作為理解美國歷史與情感的關鍵點,很多歷史學家對此持異議,他們指出移民、工業革命、內戰等都對美國文化形成了深遠的影響.後來,特納對其理論進行了修正,如涵蓋工9世紀80年代的石油繁榮豐富邊疆理論。

從泰迪·羅斯福到愛德華·艾比,美國人都毫無例外地把自己視為邊疆開拓者。1905年,在羅斯福總統的就職典禮上,牛仔們騎著馬走過賓夕法尼亞街,第七騎兵團、美國印第安人,包括一度飽嘗恐懼的格若里莫族,都參與了典禮。這次閱兵式實際上標誌著第二邊疆的開始,對此人們已經嚮往了近一個世紀。你既可以從畢爾德的圖文中找到第二邊疆,也可在急劇減少、但作為美國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家庭農場中找到。在20世紀的前半葉,你也能在美國城市中迅速興起的城市公園中找到第二邊疆。第二邊疆的時代是屬於郊區和荒野的時代,那時,男孩子們憧憬成為樵夫和偵查員,女孩子們則嚮往生活在大草原上的小屋,希望自己能造出比男孩子們更棒的堡壘。

如果說第一邊疆是被劉易斯、克拉克征服的,那么第二邊疆則是被泰迪。羅斯福浪漫化的;如果說第一邊疆是屬於大衛·克羅基特的真實,那么第二邊疆的頂峰則是因迪斯尼版的大衛;如果說第一邊疆是一個奮鬥的時代,那么第二邊疆則是盤點慶祝的時代。第二邊疆關於自然保護的新觀念,使美國人沉浸在已馴化和浪漫化的田野、溪流和樹林中。

美國第一邊疆消失後的100年,1990年美國人口調查局發布了人口普查報告成為新的分界線,標誌著第二邊疆消逝,第三邊疆誕生。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那年是“國家大規模轉型的標誌”,在歷時已久的聯邦政府年度調查表中,農民數量大幅減少,從工900年的占美國總人口的比例40%銳減到1990年的1.9%,聯邦政府因此決定不再把“農民”作為人口調查基本單元。工993年的人口調查報告與1893年的報告同等重要。《華盛頓郵報》報導說:“如果想從表面現象來理解這個大規模的社會變革,年度人口報告終止就是其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這條新的分界線說明嬰兒潮一代——生於1946-1964年間的美國人——可能是最後一代將土地、河流視為精神家園的一代人。我們40歲往上的人對郊區的土地與森林都很熟悉和親近,在農莊裡也有親戚;或者,20世紀前半葉很多人伴隨著移民潮從農村搬到城裡住,但爺爺奶奶或上歲數的親戚還在農莊種地。但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說,他們與農莊之間家族和文化的聯繫正在消失,這正是第二邊疆終結的標誌。人物大衛·克羅基特,甚至第二邊疆時代的迪斯尼版的大衛·克羅基特,都漸漸消失,被遺忘。穿鹿皮短衣和祖母裙的一代正養育出新一代人,他們的時尚無論穿洞、文身還是其他什麼都代表著城市文化。

對於青年人而言,食物來自金星,農業來自火星

我的朋友尼克·雷文,家在新墨西哥州的盧納港。他做過農民、木匠,後來在新墨西哥的監獄裡當老師。多年來我和尼克結伴釣魚,但我們非常不一樣。我曾經說他是不容置疑的“19世紀的父親”,而我則是一個困惑的“21世紀的父親”。尼克認為魚理所當然是抓來吃的,我則認為更多時候應該把釣上來的魚放生。尼克認為暴力不可避免,苦難會在未來得到補償,作為父親,他認為必須讓孩子通過體驗艱苦生活了解活著不容易;而我覺得,作為父母,我要盡力保護我的兒子,讓他們遠離世界殘忍野蠻的一面。·查看全部>>該作者其它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