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衡

曾玉衡

曾玉衡,(1910.11--2007.6.4)生於湖南新化,原名鈺衡,別號叔堅。2007年6月4日,下午2點45分,我們的老書法家曾玉衡先生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97歲。生前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南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顧問,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湖南楹聯學會顧問,長沙碧湖書畫研究會顧問,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文史館員)。

基本信息

人生經歷

幼承庭訓丫角學書,初習顏、柳楷體,兼臨王、褚、米等人行書,後專攻草書,多得益於孫過庭、懷素、于右任諸家,所作古樸蒼峻,流暢雋秀,

抗日戰爭時期,曾老任國民黨九十軍軍法處長,後任國防部軍法局上校軍事檢察官,轉戰西北戰場,戎馬倥傯,未嘗稍離翰墨。白銅做的墨盒、筆架和徽墨、宣紙等文房四寶,隨身攜帶,稍有閒暇,即展紙揮毫。解放後,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歷盡坎坷。為了生活,變賣衣服什物,唯有古香古色的端硯保存至今。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工作之餘,他兼習王羲之、懷素、米芾、張旭等名家行書草帖。在兼收並蓄、博採眾長的基礎上,刻意求新,形成了自己圓渾遒勁,跌宕多姿的書風。

“學海無涯,藝無止境”。前年9月,曾老的一幅草書中堂作品參加在鄭州舉行的“國際書法展覽”專

家們稱讚“筆勢流暢,遒勁逸美”。但沒有被選入精品專輯。他從中找到了差距。是因為年紀大,腕力、臂力不夠。回到長沙後,即勤奮苦練,手腕加重二斤四兩鐵鉈,雖然頸椎、肩臂酸痛,仍不稍閒。有時一天專臨于右任墨跡六千多字。清晨起床,臉不洗,口不漱,寫到中午才盥洗吃飯,下午稍息,繼續懸臂中鋒疾書。

曾玉衡書法 曾玉衡書法

他給長沙、湘潭許多單位和個人題詩作對,惠寄草書中堂作品,有不少書法作品被華僑、港澳同胞帶往菲律賓、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和港澳等國家和地區。他經常告誡自己:“要在藝術上有所作為,除了付出辛勤的勞動,沒有任何捷徑可走。”他終日默默無聞地揮毫,注意從中國古代書法大師的作品中吸取營養,並力爭輸入新鮮活力。因此,他不斷地探索,執著的追求。所以,他能取得較顯著的成績,被公認為當 代書壇名家。他為紀念孫中山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書寫的草書條幅,被選送參加民革中央的書畫作品展。青海博物館、河南南陽碑林、河南瀚園碑林、《當代書法家作品集》、《唐詩三百首四體書集》等都收錄了他的作品。

喜吟詠,工詩詞,常有作品發表。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湖南楹聯學會顧問,長沙碧湖書畫研究會顧問,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他的作品被選入四十多部中外書畫專集,被刻入多處碑林、碑廊、詩牆,有多件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收藏。其作品在港、澳、台地區及歐、美、澳、非和東南亞各國都有一定的影響。此次展覽共展出曾玉衡的200餘幅書法作品,其中一部分是書寫古今名人的詩詞楹聯作品,另一部分則是書寫的他自作的詩詞楹聯作品,創作。其作品或如行雲流水,充滿生機活力;或如蒼松翠柏,寧靜恬淡.展覽為期三天,期間將發行《曾玉衡書法集》。

個人成就

喜作“龍“、“虎“、“福“、“壽“等擘窠大字作品入選1985年河南鄭州“國際書畫展覽“、1986年河南開封“現代國際臨書大展“、新疆“絲綢之路“國際書畫展等,為青海省博物館、湖北荊州地區博物館及風景名勝區收藏、勒石,被收入《當代書法名家作品選》《唐詩三百首四體書法藝術》《湖南老年人藝術作品集》《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紀念特刊》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