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澤寰

曾澤寰(1898一1937),又名慶敏,字渡生,東莞清溪鎮細布村人。1917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1937年11月下旬,無錫、江陰、武進等縣相繼被日軍攻克,壯烈殉國。1937年12月,國民革命第十二集團軍在廣州舉行抗日陣亡將領曾澤寰追悼會,國民政府追升他為陸軍少將。

基本信息

簡介

(1898一1937),又名慶敏,乳名冬生,字渡生,東莞清溪鎮細布村人。1908年冬考入廣州黃埔陸軍國小,後入武漢講武堂。1917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1921年畢業,同期同學有葉劍英、薛岳、李宗仁、白崇禧、李揚敬等。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三師團長,1931年任第二軍參謀處上校處長,後調任黃埔、韶關教導隊教育長。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曾澤寰請纓上陣,不久,他擔任副旅長的159師457旅開赴上海前線。他與親友話別時,表示了以死報國的決心,他囑咐妻子說:“余北去,為國而戰,驅逐日寇,保衛國土,義無後顧。望自珍重,並盼苦心撫育子女成人,余死亦瞑目矣!”。8月13日,日軍在上海金山登入,他即率軍投入戰鬥。8月23日,日軍轉從寶山張華鎮、川沙口登入,從側面包抄上海。曾澤寰率部隊參加羅店爭奪戰,他身先士卒,率部一度攻入羅店鎮。日軍占領上海後,分兵數路撲向南京。

159師457旅奉命擔任江陰、鎮江一帶的防守任務,配合海軍部隊封鎖長江航道,阻止日軍溯長江而上。11月下旬,無錫、江陰、武進等縣相繼失守,曾澤寰率部保衛江陰炮台要塞,不幸遭日軍包圍,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絕大部分將士陣亡,曾澤寰寧死不屈,壯烈殉國。1937年12月,國民革命第十二集團軍在廣州舉行抗日陣亡將領曾澤寰追悼會,國民政府追升他為陸軍少將。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內紀念碑
曾澤寰,又名慶敏,乳名冬生,字渡生,一八九四年冬生,廣東省東莞縣清溪鎮細布村人。一九〇八年冬考入廣州陸軍國小堂第六期,一九一四年升入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第二期,一九一七年二月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輜重兵科一連,一九一九年二月畢業。

歷任援閩粵軍總司令部副官,粵軍第二師步兵團排長、連長,建國粵軍第四軍學兵團團附等職。一九二六年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三師第三十八團團長,廣東第八路軍第五軍第十三
師第五十四團團長。參加了北伐戰爭。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後任廣東第一集團軍第二軍司令部參謀處上校處長,廣東北區綏靖公署高級參謀,後調任黃埔、韶關教導隊教育長。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三戰區第十九集團軍第六十六軍第一五九師第四五七旅副旅長,率部參加淞滬會戰,擔任江陰、鎮江一帶的防守任務。十一月下旬,在保衛江陰炮台要塞戰鬥中壯烈殉國。一九三七年十二月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追贈為陸軍少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