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仁安

曾仁安

曾仁安,男,現任神箭集團董事長。

基本信息

仁安現任神箭集團董事長

世博會上的“隱身客”

曾仁安何許人?或許這個名字讓人覺得有些陌生,但提起“神箭”,以及“5萬5圓您的轎車夢”煽動性廣告,這個國內最早的自主汽車品牌恐怕有不少人記憶猶新。
10年前,“神箭”隕落,掌門人曾仁安歸隱江湖。如今,他現身新能源場地車領域,打造出“科榮”電動車品牌,意欲再次逐浪弄潮。
近日,30輛科榮電動場地車開進了世博會,成為貴賓專用車,這讓曾仁安很欣慰。不過,走進世博會後,這批電動車卻不能姓“科榮”。
原來,國內某機車企業成為世博贊助商後,專為世博會提供環保的電動車,由於自身沒有能力生產迎賓用的高檔電動車,他們找到了曾仁安。
這家企業在契約中這樣要求:進世博後,這批電動車貼自己的牌子,科榮的車標不能用,科榮更不能用世博會宣傳自己。
曾為眾多企業貼牌的曾仁安再次感受到了貼牌的無奈。

黃陂走出的“鈑金大王”

“文革”剛開始,曾仁安就開始了“造車”生涯:在師傅帶領下,為一些企業造貨車。說是造車,其實是手工打造車廂和駕駛室。
20世紀70年代,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在黃陂長堰的集體企業——汽車鈑金廠,開始帶班子接活。
那時候,他為武漢幾家國有汽車廠配套生產車身。在他身邊,逐漸聚攏起一大批技術能人,找他合作的汽車廠越來越多,他成了遠近聞名的“鈑金大王”。
1984年,曾仁安在黃陂橫店買地5畝,投資13萬建成黃陂汽車車身廠,第一次當上了民營企業的老闆。他說,這也許是國內民營企業家首次買地。1989年,黃陂車身廠年產值已在400萬元左右。
幾年後,武漢輕型汽車廠引進吉普車生產項目,由於技術更新不及時,經營陷入困境。該廠慕名找到曾仁安,求他幫忙出點子。
曾仁安把其車窗玻璃由平板改成弧型,市場大賣。
後來,曾仁安甚至為這家企業代工生產整車,雖然年產量僅數十台。在摸索中,他完成了從做配件到整車生產的跨越。

“神箭”引來李書福求經

細心的曾仁安發現,轎車的市場需求量極大。
對汽車整合頗有研究的曾仁安大膽構想,用微面的底盤,加上自己製造的車身,打造出一款百姓買得起的“轎車”來。
隨後,曾仁安成立“武漢神箭汽車工業有限公司”。1994年,經過反覆打磨,貼有“神箭”車標的第一台樣車終於開發出來。
至今,仍有一些人記得那款“神箭”車的模樣——尾巴翹翹的,“身材”雖不甚協調,但每輛5.5萬元的價格在當時足夠吸引眼球。1997年,湖北舉辦的中部五省招商會上,售價4萬8的“神箭”成為關注的焦點。
“神箭”轟動一時,引來了如今的吉利總裁李書福找他“求經”。1997年,曾仁安在自己的車間接見李書福。當時,李書福還在生產機車,對轎車一竅不通。考察完車間後,李書福邀請曾仁安去自己廠里指導,曾仁安如期赴約,還帶去了一批工程技術人員。

屢次成為政策棄兒

或許是生不逢時,國家首個汽車產業政策卻讓“神箭”難以前行。
政策規定:1995年底前,國家不再批准新的轎車、輕型車整車項目。現有的汽車生產企業只能擴產,不能增加,同時沒報批國家目錄資質的停止上牌。
曾仁安哀嘆自己運氣不好,但他不得不帶著“神箭”找市場,有了客戶之後,再通過各種關係為它上牌。
此時,神龍公司的“富康”汽車已開始上市,這讓“神箭”的存在變得微妙起來。有領導質疑:既然湖北有“神龍”,為什麼還弄出個“神箭”來,難道是用“神箭”射“神龍”嗎?
之後,一紙勒令檔案終結了“神箭”的征程:以生產規模太小,不具備國家生產資質為由,點名讓“神箭”停產。
絕望之際的曾仁安得知,在西安有家秦川轎車廠停產,他找到這家轎車廠,雙方很快達成合作協定。
曾仁安根據“秦川”的技術參數開發出50台樣車,準備去西安進行投產剪彩。不想,國家又一道“汽車令”出台——國家汽車生產取消目錄管理,向國際學習引入公告管理,同時停產“化油器”5座轎車的生產,要求轎車發動機排放達到歐Ⅰ標準。
新政出台時間為2000年6月28日,7月6日在媒體公開。他的50輛轎車正在所禁之列,他再一次被擋在了政策門檻之外。
這讓曾仁安筋疲力盡,也徹底對自己的轎車夢死心。他回到湖北清算債務,申請破產,從此,帶著他的“神箭”汽車,從他鍾愛的汽車業中悄然隱退,淡出江湖。

三次與機遇失之交臂

在以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的現代汽車工業時代,以手工作坊起家的曾仁安屢屢碰壁。
李書福“求經”3年後,他的吉利一步步壯大,“神箭”卻無力起飛,最終停產。曾仁安最艷羨吉利的,是其寬鬆的發展環境,以及資本的投入。
對於“神箭”的隕落,曾仁安這樣總結,有客觀原因,更致命的是自身問題無法迴避——“非運不順乃力不濟”:
——首先,自己的視野不夠廣。每次政策出台時,先兆已十分明顯,如果及早採取措施,也許有些事情可以挽回。李書福之所以能堅持下來,有其執著的一面,也與他對政策的把控能力相當出色有關。
——其次,品牌意識不強。除了“神箭”外,曾仁安大部分時間是為別人貼牌生產。雖然也賺了不少錢,但一直未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最後,不懂資本運作。一直靠自己積累的曾仁安,最高峰的資產約有4千多萬元,相對於資本集中度高的汽車行業,這隻算是很小資金。
在發展過程中,他曾三次面臨機遇,但都與之錯過。
東風公司曾投入了2.5億,建成了一條“小王子”轎車生產線,東風有意讓曾仁安接手“小王子”項目。
這讓曾仁安嚇了一跳,自己的固定資產加起來不過數千萬,怎么接手一個塊頭比他還大的生產線,收編一事就此擱淺。
第一次機遇遠去了。
隨後,第二次機遇來臨。省汽車公司提出,願意出資控股神箭公司。曾仁安搖頭不乾,他認為,被控了股,企業就成了別人的,划不來。
後來,一位市領導提出,讓“神箭”搬出相對偏僻的黃陂橫店,搬到汽車業相對集中的沌口,又被婉言謝絕。
曾仁安說,三次機遇抓住一次,對“神箭”來說就是救命的機會。

“神箭”歸來戰江湖?

科榮車業的加工車間,是一棟別人擱置許久的12畝廠房。
神箭破產後,曾仁安無法割捨汽車情,依然在其邊緣領域徘徊——生產加工場地車這種低速車。新能源興起後,他敏銳地感到,電動場地車將成為這個領域下一個熱點。
如今,他傾力打造的新品牌“科榮”,無論是資金,還是知名度,都無法與當年的“神箭”相提並論。
曾仁安不得不又走上貼牌的老路,給一家大型汽車製造企業貼牌生產電動車,一貼就是8年;為別人開發生產電動遊覽車,其產品甚至走進了北京奧運會。
去年8月,曾仁安拿到電動車生產牌照。“這一次,我是先拿到國家承認的資質再批量投產的。”曾仁安說。
根據其計畫,“科榮”電動車今年將生產1500輛。3年內,做成國內電動場地車的龍頭老大。
對曾仁安來講,其孜孜不倦、屢挫屢戰的創業精神著實讓人敬佩。當下,汽車的發展環境與10多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科榮”能走多遠,“神箭”能否重演神話,這一切還需要事實來回答。
曾仁安 湖北神箭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陂縣政協委員、縣工商聯常委。1952年10月出生,國中文化。1969年起在長堰鎮金廠任板金工人。1979年以他為首,與有關汽車生產廠家合作近10年,奠定了修理.裝配和製造汽車的技術基礎。1984年,他創辦了私營企業——黃破縣汽車車身廠,任廠長。1993年成立了湖北神箭汽車有限公司,任總經理。1994年武漢市委、市政府授予神箭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明星私營企業”稱號。同年還獲得湖北省’先進私營企業”稱號。目前他正著手改革,將公司建成股份制企業,廣泛吸納資金,儘快擴大生產規模。曾仁安雄心勃勃,他要把神箭公司建成中國的“豐田”,“神箭”似一隻矯健的雄鷹,正展開雙翼,去搏擊萬里長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