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衣

曹衣

曹衣,中國畫術語。指兩種相對的衣服褶紋表現程式。相傳唐代吳道子畫人物,筆勢圓轉,衣服飄舉;而北朝齊曹仲達畫佛像,筆法稠密重疊,衣服緊窄,後人因稱“吳帶當風,曹衣出水”。

概述

曹衣曹衣

曹衣中國畫術語。指兩種相對的衣服褶紋表現程式。相傳唐代吳道子畫人物,筆勢圓轉,衣服飄舉;而北朝齊曹仲達畫佛像,筆法稠密重疊,衣服緊窄,後人因稱“吳帶當風,曹衣出水”。這兩種著名的描法,也流行於古代雕塑和鑄像。

由來

曹衣曹衣

一說曹指三國吳的曹不興,吳指南朝宋的吳* 。見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論曹吳體法》。

詳釋

曹衣曹衣

曹衣出水 吳帶當風中國畫術語,指唐代畫家吳道子和北齊畫家曹仲達。
北齊畫家曹仲達所獨創宗教圖像樣式北齊畫家曹仲達所畫人物,其體稠疊而衣服緊窄,猶如剛從水中出來
唐代畫家吳道子所畫人物,其勢圓轉而衣服飛揚,富於運動感節奏感故有之說。
曹仲達繼承了中原魏晉以來的漢族文化傳統,掌握了繡羅人物的技巧,即一種工筆重彩所套用的粗細一致、細勁有力的線條,把這種線條套用來畫菩薩與佛像的衣飾,又帶著明顯的外來文化的色彩。

中國畫術語一覽

中國繪畫藝術歷史悠久,淵源流長,經過數千年的不斷豐富、革新和發展,以漢族為主、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畫家和匠師,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豐富多采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獨具中國意味的繪畫語言體系,在東方以至世界藝術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與影響。
指畫| 南北宗| 淺絳山水| 青綠山水| 幀畫| 頂相| 白描| 十八描| 雙鉤 | 鉤勒| 五筆七墨| 寫意| 工筆| 變相| 雜畫 | 界畫| 濕筆| 減筆| 博古[繪畫]| 墨分五色| 鉤斫| 皴法| 顫筆| 乾筆| 線畫法| 折枝| 鋪殿花| 衣冠像| 十三科| 畫分十門| 凹凸畫| 木簡畫| 無聲詩| 點簇| 積墨 | 落墨| 沒骨| 山水林石 | 小景| 七觀法 | 礬頭| 捉勒| 水法 | 繡像| 三遠 | 攢聚| 點苔| 渲染| 點垛| 宿墨 | 繪宗十二忌| 六要| 四難 | 七候 | 六氣| 六彩 | 單線平塗| 漬水| 鋪水| 吳裝 | 謹毛失貌| 解衣盤礴 | 三品 | 意到筆不到| 小品[繪畫]| 八格 | 曹衣| 三到| 書畫同源| 起結 | 九朽一罷| 不似之似| 敗牆張索 | 六長| 金錯刀| 三病| 留白 | 長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