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廟大成殿

曲阜孔廟大成殿

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是曲阜孔廟的主體建築,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場所。

基本信息

簡介

曲阜孔廟大成殿曲阜孔廟大成殿
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曲阜孔廟位於曲阜城區的中心,是我國祀孔廟堂中建造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又稱至聖廟,與泰山岱廟天貺殿、北京故宮太和殿並稱中國古代三大殿。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後,魯哀公將其生前住宅改為廟,唐代時稱文宣王殿,共有五間。
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年)大修時,移今址並擴為七間。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趙佶取《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語義,下詔更名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黃瓦覆頂,雕樑畫棟,八斗藻井飾以金龍和璽彩圖,雙重飛檐正中豎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書“大成殿”三個貼金大字。殿高 24.8米,長45.69米,寬24.85米,坐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為全廟最高建築。
大成殿為曲阜孔廟的主殿後設寢殿,仍是前朝後殿的傳統形式。前庭中設杏壇,此處原是孔子故宅的講學堂,後世將它改為孔廟正殿。宋真宗末年,增廣孔廟,殿移後,此處設壇,周圍環植杏樹,故稱杏壇。金代在其上建亭,明代又改建成重檐十字脊亭,逐成現狀。東西兩廡各40件,供歷代著名先賢,先儒的神主,到清末共147人。大成殿建於雍正七年(1729),重檐歇山,面闊九間,用黃色琉璃瓦,殿前檐柱用十龍柱10根,高浮雕蟠龍及行雲纏柱,為它處殿宇所少見。
內外懸3副對聯。 門外為清世宗書“德冠生民溯地辟天開鹹尊首出,道隆群聖統金聲玉振共仰大成”聯; 前後內金柱分懸清高宗書“覺世牖民詩書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類拔萃河海泰山麟鳳莫喻聖人”和“氣備四時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對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起時,大成殿內的文物受到破壞,現存龕像匾聯均為1983年照原樣恢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