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莊子

 智莊子,男,卒於約前583年,智氏的開創者,穩健的政治家。

智莊子(?—約前583年):姬姓智氏,名首,諡號曰“莊”。因智氏為荀氏旁支,故多稱荀首,史稱智莊子。春秋中期晉國卿大夫,荀息之孫,逝敖幼子,荀林父之弟。晉國六卿之一——智氏的開創者,穩健的政治家。
智氏分於荀氏,烈士荀息之孫,荀息死後,逝敖在晉國不甚得志,只為大夫。逝敖生長子荀林父,將中行軍,建立中行氏家族。前607年,趙穿晉靈公趙盾擁立晉成公,權傾朝野,壓制荀林父。荀林父與弟弟荀首共侍晉成公,深受成公的賞識,成公封荀首於智,別為智氏。
前597年,荀林父擔任晉國正卿,一夜間荀氏家族雞犬升天。此年6月,荀林父帶領晉軍與楚莊王爭霸,荀首在下軍擔任大夫。此戰中雖然晉軍遭到慘敗,但荀首作戰英勇,成為晉軍在兵敗陰霾之下為數不多的亮點。
前596年,先榖敗亡,先氏家族被滅,荀林父利用職務之便,順勢將弟弟荀首拉入六卿行列,為下軍將,自此中行氏與智氏同為六卿。荀首是哥哥荀林父堅定的支持者與追隨者,在荀林父暮年為國家的復興殫精竭慮時,荀首甘當哥哥的馬前卒。所謂“打虎親兄弟”,兄弟倆親密無間的合作,為荀氏家族的迅速強盛奠定了基礎。
前594年,荀林父告老,其子荀庚繼之為中行氏之主,是為中行宣子,將下軍。荀庚尊重叔叔荀首,荀首輔助趙朔,升任上軍佐。直至前591年,士會告老,郤克執政,荀首將上軍。荀首好運連連,就在幾個月後,時任中軍佐的趙朔猝死,趙氏走上下坡路,荀首也幸運代替趙朔為中軍佐,直接輔助郤獻子。時六卿之中,荀首、荀庚叔侄都身居高位(荀庚為上軍將,相當於國家的三把手),對執政的郤氏家族形成了威脅,與郤克關係並不和睦。郤克在失去了趙朔這一得力助手後也深感二荀的顯赫氣勢,力不從心。
前589年,齊頃公攻略魯國、衛國,季孫行父石稷向晉景公求救,晉景公命郤克率領士燮欒書帶兵車800乘攻打齊國,而荀氏叔侄卻似乎只派遣了一位大夫荀騅隨軍出征作為應付。鞍之戰中,郤克英勇的挫敗了齊國,一時聲威大震,郤克英名遠揚。晉景公自豪的將晉國的三軍六卿制擴大為六軍十二卿,並在郤克的左右調和下,最終十二卿將佐如下:
中軍將 郤克 中軍佐 荀首 新中軍將 韓厥 新中軍佐 趙括
上軍將 荀庚 上軍佐 士燮 新上軍將 士朔 新上軍佐 韓穿
下軍將 欒書 下軍佐 趙同 新下軍將 荀騅 新下軍佐 趙旃

荀氏家族在荀首的領導下,與趙氏基本持平(十二卿中各占三席)。所不同的是趙氏正處於滅門前夕的最後回光,而荀氏家族卻如同東升的旭日,放出燦爛的光芒。面對如此強盛團結的世家,即便是一生不服軟的郤克都不得不低頭。
前587年,郤克將死,深恐荀氏對郤氏的下一代不利,臨終前安排欒書為中軍將作為自己的繼承人,打壓荀氏二宗(荀首與荀庚)。欒書是晉國政壇混跡長達十幾年的老手,處事圓滑,團結眾人;荀首更是以穩健著稱。對於欒書,荀首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欒氏一直地位不高,如今欒書一夜暴富,還必須依靠荀氏家族的支持才能在執政寶座上坐穩。
前586年,晉景公宣布遷都,將都城前往遠離趙氏勢力範圍的郇瑕氏,朝中諸姬大臣為滅亡趙氏做著最後的布置與準備。自此晉國“欒氏當國,政出二荀”。
前583年,荀首死於任上,智氏良駒荀罃繼立,是為智武子。荀氏家族的強盛氣焰暫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