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松雞

普通松雞是1975年才在我國新疆極北部的山地首次發現的。它是松雞類中最大的種,雄鳥體長94厘米,體重3600~5050克;雌鳥體長57~61厘米,體重為1350~2000克。雄鳥從額到尾上覆羽都是石板灰色,頭部的顏色較暗,上面有黑色的蟲蠹狀斑或雲霧狀斑,眼睛的上緣呈深紅色。分布: 從歐洲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向南到阿爾卑斯山和巴爾幹半島;向東到西西伯利亞、中亞、蒙古西北部和我國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

基本信息

松雞介紹

普通松雞是1975年才在我國新疆極北部的山地首次發現的。它是松雞類中最大的種,雄鳥體長94厘米,體重3600~5050克;雌鳥體長57~61厘米體重為1350~2000克。雄鳥從額到尾上覆羽都是石板灰色,頭部的顏色較暗,上面有黑色的蟲蠹狀斑或雲霧狀斑,眼睛的上緣呈深紅色。下體也較暗,喉部黑色,胸部有藍綠色的光澤,腹部有白色的斑點。翅膀的上面是黑褐色,下面為白色。尾長而寬闊,具有一些白色斑點,在中央尾羽上有一條寬的不規則白斑。雌鳥的上體是銹褐色,夾雜著黑色及皮黃色的的橫斑,下體較淡,喉部淡黃或橙黃色,胸部棕色,腹部和兩脅淡白色,密布著黃褐色的橫斑。雄雌兩性的嘴都是角黃色;眼睛內的虹膜都是褐色;頦和喉部的羽毛在受驚時均能垂直地豎立起來,就像長長的鬍鬚一樣。

分布範圍

從歐洲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向南到阿爾卑斯山和巴爾幹半島;向東到西西伯利亞、中亞、蒙古西北部和我國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隨著地理環境的不同,共分化有10個亞種,其中分布於我國的是阿爾泰亞種,僅分布於新疆阿勒泰、富蘊、布爾津、福海和哈巴河等縣境內,它是我國學者於1975年首次發現,1980年發表的我國鳥類新記錄。

數量

雖然普通松雞在世界上的分布範圍很大,但各地的種群數量都在下降。在英國,自70年代中期開始急劇下降,在德國以及中歐各國,很多地方已經絕滅或達到絕滅的邊緣。在我國,普通松雞於1975年在新疆極北部的布爾津縣哈納斯湖畔和哈巴河縣北部山區首次被我國學者發現後,又在阿勒泰、富蘊、福海等縣境內的阿爾泰山地區見到它們的蹤跡,但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典型棲息地內的種群密度僅有每公頃0.01隻或更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