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鴉

《晚鴉》唐代詩人崔護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在人物形象上刻劃,頗有個性特徵。那婦人不嫌驚夢,卻又暗示讀者,她夜裡在夢中哭泣。這和《春怨》中一心要做“到遼西”好夢的少婦比,其處境當更淒涼。

作品信息

【名稱】《晚鴉》

作品原文

晚 鴉

黯黯嚴城罷鼓鼙,數聲相續出寒棲。

不嫌驚破寒窗夢,卻恐為奴半夜啼。

作品鑑賞

詩中描寫的情景應發生在長安城南,禁夜之後,示意“止其行李,以備竊盜”的暮鼓早已敲過了(“黯黯嚴城罷鼓鼙”),這時某一住宅中的一位婦人,卻被屋外樹上的鴉啼聲驚醒。出人意料的是,她並未因此埋怨啼鴉,卻反作歉然的語氣道:“恐怕是我睡夢中的哭聲驚擾了枝上的晚鴉罷。”她一點也不為昨夜悲哀夢境的驚破而感到遺憾。

這就立刻使人們聯想到金昌緒的《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同樣被啼鳥驚夢,這裡的婦人可是怨聲沖天,遷怒於啼鳥。

兩首詩情景形成對照,但不同的形式,卻有相同的意味。不管嫌鳥也好,不嫌鳥也好,可以說都不是詩的本意。詩人通過怨鳥或謝鳥的形式,目的都在於更好地表現閨怨。一般說來,閨怨的本質內容沒有太大差別,千差萬別之處在於表現的方式。不正面寫閨怨,而借水怨山,從側面微挑,更具含蓄韻味。

詩里一面稱鴉窠為“寒棲”,一面稱自家為“寒窗”,兩兩相形,最見物我同情之意,不待奴啼驚鴉,鴉啼驚奴,彼此原諒而後知。與《春怨》比照,讀者能感到這體諒晚鴉的人,是貧婦;那打起黃鶯的人兒,卻是香閨少婦。由詩讀出人物身份,可見詩的高妙。

作者簡介

崔護

中唐詩人。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縣)人。公元796年(貞元十二年)登進士第。官終嶺南節度使。其詩詩風精練婉麗,語極清新。詩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題都城南莊》流傳最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