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駿圖卷

昭陵六駿圖卷

昭陵六駿是一組紀念碑式的浮雕,內容反映了真實的歷史故事。浮雕選用精細的漢白玉大理石為材料,每塊高2.5米,寬3米,採用高浮雕的形式將六匹駿馬生動地再現在石板上。其中三匹做立狀,三匹為賓士狀,姿態英俊,神韻颯爽,造型生動,眉目傳神,真可謂“秦王鐵騎取天下,六駿功高畫亦憂”。魯迅先生將六駿譽之為“前無古人”的傑作。

簡介

昭陵六駿圖卷 在古代中國,人們對於昭陵六駿的了解主要來自《昭陵六駿碑》的拓片。《昭陵六駿碑》是北宋游師雄讓人刊刻的,碑成之後被立在當時禮泉縣城西的唐太宗廟內。後來隨著其拓片的流傳,“昭陵六駿”的大名遂廣布於世間。
但在《昭陵六駿碑》上游師雄所作的題記中有:“師雄舊見唐太宗六馬畫像,世傳為閻立本之筆,十八學士為之贊。”這段話說明,在北宋時期,昭陵六駿的圖卷(紙本或絹本)仍然流傳於世,游氏曾經親自觀摩過,圖卷上有六駿的圖像及關於六駿的贊語,但是沒有署名是誰畫的圖。至於是否是閻立本所作,只是“世間傳說”而已。
西安碑林博物館館員李舉綱認為,游師雄的記述是正確的。在目前所能見到的唐代記述昭陵六駿的所有文獻中,六駿為誰所畫的問題都沒有被提及。在《宣和畫譜》、《歷代名畫記》、《圖畫見聞志》等文獻中記載著閻立本的許多作品,其中也沒有關於六駿的相關記述。
李舉綱說:“將‘六馬畫像’與閻立本聯繫在一起,可能是因為閻立本是貞觀時期最著名的畫家之故。作為皇家畫家,閻立本長期出入宮廷,許多作品皆為唐太宗授意所作,如《十八學士圖》、《凌煙閣功臣圖》、《步輦圖》等。六駿是唐太宗曾經乘騎過的六匹駿馬,其圖畫是雕刻的範本,需要高超的繪畫技藝。在此情況下,閻立本無疑是最佳人選。何況主持昭陵營造的閻立德正好是閻立本的親哥哥。”
由於閻立本的畫作在後代流傳中大多散失,其作品自唐代以來又多有臨摹之作,不知游氏所見的“六馬像圖”是否為閻立本手筆還是他人臨摹之作。但在金代畫家趙霖的筆下,《昭陵六駿圖卷》中的六駿卻是纖毫畢現,氣韻生動。李舉綱認為,“對於《昭陵六駿圖卷》的深入研究或許對解開六駿圖像作者有所助益。”

其他相關領域

文化 科技 人文 烹飪 釣魚 休閒 娛樂 計算機 網路 軍事 國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