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面不寒楊柳風

吹面不寒楊柳風: 吹面不寒楊柳風。 “杏花雨”,早春的雨“楊柳風”,早春的風。

基本信息

吹面不寒楊柳風:
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
《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作者:僧志南,南宋詩僧,志南是他的法號,生平不詳
“杏花雨”,早春的雨“楊柳風”,早春的風。這樣說比“細雨”、“和風”更有美感,更富於畫意。楊柳枝隨風蕩漾,給人以春風生自楊柳的印象稱早春時的雨為“杏花雨。“沾衣欲濕”,用衣裳似濕未濕來形容初春細雨似有若無,更見得體察之精微,描模之細膩。試想詩人扶杖東行,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細雨沾衣,似濕而不見濕,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這是怎樣不耐心愜意的春日遠足啊!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宋·釋志南《絕句》(妙句之妙)
杏花盛開時節,細雨濛濛,衣衫漸沾漸濕,雜著杏花的芬芳;楊柳吐青,天氣轉暖,春風拂面,醉人宜人,伴著楊柳的清香。剪剪輕風細細雨,悠然徜徉春色里,何等愜意。
雨,冠以杏花;風,冠以楊柳。雨,是杏花浸濕過的雨,似乎更純淨;風,是楊柳篩濾過的風,似乎更清爽。杏花雨,楊柳風,把風雨花木糅在了一起,使春意的色彩渲染得更加濃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