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毛氏傳

其說以《左傳》為主,兼及他家。 其義例皆有證據,典禮尤為該洽。 足為治《春秋》者參備。

簡介

〖春秋毛氏傳〗三十六卷。清毛奇齡(1623一1716)撰。奇齡博覽載籍,著述甚富,尤好說經。其辨正“圖書”,排擊異學,多有功於經義,惟喜為駁辨以求勝。凡他人所衛言者,必力反其詞。文亦縱橫排擊,睥睨一世。晚年性樂《易》,好獎借後進。昔日說《春秋》者,但明義例,至宋代張大亨始分五禮,而元代吳澄固之,然只粗具梗概而已。奇齡是書,分改元、即位、生子、立君、朝聘、盟會、侵伐、遷滅、昏覿、享唁、喪期、祭祀、搜狩、興作、甲兵、田賦、豐凶、災祥、出國、入國、盜殺、刑戮,凡二十二門。又總該以四例:曰例禮、曰事例、曰文例。曰義例。然門例雖分,而卷之先後,依經為次,無割裂分隸之嫌,較他家禮例為善。其說以《左傳》為主,兼及他家。而最攻擊者莫若《胡安國傳》。其認為安國開卷說“春王正月”已辭窮理屈。可謂確論,奇齡於簡策之名及由來加以辨別,閏簡書、策書來劃分經傳之別。乃為武斷。然是書一一反胡傳之深文,而衡之以事理,多不失平允之論。其義例皆有證據,典禮尤為該洽。自元代吳澄《纂言》以後,說《春秋》者罕有倫比。足為治《春秋》者參備。有《西河合集》本、《四庫全書》本、《皇清經解》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