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吳王光劍

春秋吳王光劍

春秋吳王光劍為春秋晚期的青銅器。總長77.3厘米,劍格寬4.8厘米,劍體長65厘米,重1公斤。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

基本信息

古劍名。為春秋時期吳國君至光所用。安徽南陵縣出土文物。劍通體長50厘米

春秋吳王光劍春秋吳王光劍
,莖為圓柱形,有二道環棱形箍。劍身有脊。近臘處有兩行陰刻篆字銘文:“攻吾王光自乍(作),用劍以戰戍人。”

藏品信息(上海博物館)

【名稱】春秋吳王光劍 
【類別】青銅器
【年代】春秋晚期

吳王光劍吳王光劍
【文物現狀】現藏上海博物館 
【簡介】
總長77.3厘米,劍格寬4.8厘米,劍體長65厘米,重1公斤。
因為劍上銘文記載它是吳王光(即吳王闔閭hélǚ)使用的劍,故而得名。吳王光劍劍身修長,鋒銳極佳。春秋戰國時期,征戰不斷,促成了兵器鑄造業的大發展。兵器的產量、質量均有大幅提高。當時的吳與越都是鑄劍名邦,兵器質量精純,裝飾華麗,行銷天下,歷來為後人所稱道。吳王光劍銘文字型稱為鳥蟲書,這是一種鳥形或蟲形的藝術字型。春秋中晚期以後這種字型常常作為青銅裝飾的一部分而在楚與吳越地區流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