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藥王節

春分藥王節

春分藥王節始於宋朝,是為紀念炎帝神農而流傳下來的民間盛會,屬全國獨有的民俗節日。

基本信息

節日簡介

春分藥王節始於宋朝,是為紀念炎帝神農而流傳下來的民間盛會,屬全國獨有的民俗節日。

相關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炎帝神農氏帶8名隨從到安仁境內嘗百草,治百病,教化當地百姓農耕。後人紀念神農氏及其隨從為9仙,在豪山冷水石山建一庵,取名“九龍庵”,把神農野炊過的地方取名“香火堂”。

由來和發展

後唐時期(公元923-936年),在當時宜陽河與永樂江匯合處的香草坪(今縣城),山清水秀,風景優雅,建有供人祭祀神農氏的寺廟,人們習俗“擇社日祭神以祈谷”,從此朝拜者絡繹不絕,首先是有賣香燭、紙錢的,然後交易草藥、藤索、鋤柄、斗笠等,逐漸發展到各種農副土特產產品交易。

宋鹹平五年(公元1002年)建立了安仁縣府,才確立每年“春分”、“春社”節日在縣城南門洲“趕分社”,為期3-5天,草藥最為特色,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江西、河南等省及縣商農每年都來安仁“趕分社”,當時上市集散草藥就已超千擔的規模。人們配好各種草藥帶回,用豬腳燉好,吃了以後下田開耕,既可壯身強骨,又能祛寒除病,延續至今。《中國實業志》載:“這裡有一特別風俗,即每年春分春社兩節,四處商賈雲集於縣城之洲上,競物以發售。”

1981年,為拓寬場地,把“趕分社”地點改至五一路、四清路、解放路舉行,後又擴大到商業街、七一路,交易項目也隨之增加到工、農、日用產品,各種商品隨行就市。實際上,由於趕分社期間,縣城的實際人數是平時的數倍,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熱熱鬧鬧,“趕分社”場地已遍布了整個縣城。

主要活動

每年農曆春分節前後,四面八方的人們齊集安仁縣城,進行祭祀炎帝和中草藥材、谷種、農具、農副產品、竹木器等商品交易活動。趕分社期間,草藥市場上擺滿從全國各地甚至東南亞各國採集而來,涉及數百科近千種的中草藥。民間傳誦,“藥不到安仁不齊,藥不到安仁不靈,郎中不到安仁不出名”。

活動一:熬藥。很多部分是農民自己在山上採摘新鮮的現賣,而且安仁的人幾乎每家都會有一個古老的配方,湊齊各種各樣的藥材加上豬蹄和土雞蛋一起熬制幾天幾夜,傳聞吃了防百病,防百病當然誇張了點,但是,確實是強生健體的寶藥,而且沒有副作用,全中藥熬制,60多歲的人下田耕地照樣不腰疼。每年到了春分節家族裡面的人就會聚集在一起,按照配方選藥材,不管你有多忙,這個時候大家都會聚集在一起,圍著桌子一起喝補藥的。

活動二:趕分社。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是最熱鬧的,主要項目有(藥材、服裝、小吃、木家具、瓷器、佛像、玩具、首飾、娛樂節目)以前還有抽獎節目的,但是,後來因為政府說違法而取消了。首先,服裝,有安仁人的甚至連隔壁株洲市的人都跑過來賣衣服了,衣服特別便宜種類也很多,牛仔褲最低甚至賣到10元一條,還有各種蠶絲被子和純棉的襪子以及各種海貨和乾貨整整的占了2條街場面實在是很壯觀,緊接著各種各樣的小吃,有土質的小吃還有一些沒見過的食品,甚至還有黑人在那裡擺攤賣餅哩(安仁外國人很少除了幾個老師)其次,木家具。這些家具都是超級漂亮的,安仁有很多出色的木匠,他們自己製作的家具用木材和竹子製成的家具拿到市場上面賣,價格很公道,天然又保健。瓷器,也是我們那裡的一大特色,景德鎮陶瓷每年在那個時候都會擺成一條街,喜歡瓷器的朋友和想把家裡裝飾的古典又韻味的朋友可以考慮喔。還有鮮花附送。佛教,安仁的人信佛教,自己也有宗廟,平時香火很旺,有些大人,還會特意跑到南嶽去燒香祈福,那裡的菩薩也是很靈的。首飾用品在我們那裡春分節的時候也是很旺的,很多商戶會把各種各樣的珍珠項鍊擺在路邊攤上,這個時候擺攤我們那裡是合法的,我最喜歡的是拿著硬幣叫師傅幫我現場刻成一個戒指帶著,很有意思的,你可以叫師傅刻成你喜愛的款式。娛樂節目也很火爆,平時這些都是見不到的,比如:套圈圈(套汽車、金魚、玻璃水球等等)射飛鏢、打槍(水槍、機關假槍)、投籃球(投中有獎喔)還有很多很多,也許你覺得這些太普通了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但是,如果你看到那種氣氛,人山人海要什麼有什麼,而且就四條街緊緊挨著,一路狂掃過去,那種感覺實在是太勁爆太瘋狂了。“逛街不累,要貨隨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