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年

1002年

1002年,壬寅年(虎年);契丹統和二十年;北宋鹹平五年;越南應天九年;日本長保四年。

大事記

國際:

1、1002年,英國國王埃塞爾雷德諾曼第公爵的妹妹埃瑪為妻。

2、1002年——拜占庭帝國和保加利亞之間爆發戰爭。

3、1002年11月13日——英國國王下令處死所有在英國的丹麥人

中國

(圖)西夏西夏

1、公元1002年,李繼遷集結重兵攻陷靈州(寧夏靈武西南),殺靈州知州裴濟。繼遷以其祖先世爵西平王,而他本人又受遼冊封為西平王,便改靈州名為西平府。李繼遷非常喜歡靈州的山川形勢,繼遷佔據西平府以後,認為西平府北控河朔,南引慶涼,據諸路上游,扼守西陲要害。如能修城挖壕、練兵積糧,一旦四外出擊,關中就無法法防備。百姓習華風,尚禮好學,可藉此地為今後進取的資本,成一方之霸。平夏地方偏僻,不如西平府前途廣大。於是令弟李繼瑗和牙校李知白等,督領民眾建造宮室、宗廟,暫定都於西平。李繼遷此次遷都的直接原因有三:
其一,西夏原來的根據地銀、夏一帶,東南是北宋王朝領土,東北為強大的遼國,軍事上易受威脅,也不利向外擴張。而靈州地區水草豐美,地繞五穀,而且是軍事實力相對較弱的回鶻、吐蕃等民族的活動範圍,便於向西北方開拓疆域。

其二,靈州地區據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其地理位置比銀、夏一帶優越得多。靈州是當時西北地區的交通要衝,有四通八達的道路網。晚唐以後,絲綢之路,主要通過靈州走向西域。

其三,靈州農牧業發達,土地肥沃,物產豐美,俗有“塞上江南”之美稱。得黃河灌溉之利,旱澇保守有建都的優越經濟環境。
公元1020年,李繼遷之子李德明將西夏政權的都城由靈州遷至懷遠鎮,改名興州(今銀川)。

(圖)延慶寺塔延慶寺塔

2、1002年,張詠因以前治蜀成就優異而又任職益州。宋真宗對張詠說:“得卿在蜀,吾無西顧之憂矣。”

3、在北宋真宗鹹平五年(公元1002年),西沱已是“川鹽銷楚”的鹽運大道起點和貨物集散地。

4、延慶寺塔:位於松陽縣城西3公里塔寺下村。宋鹹平二年(999)動工興建,五年(1002)年建成。樓閣式磚木結構,六面七級,中空,可登塔頂;斗拱瓦鎦作雙卷頭,山檐舒展平緩,鐵質塔剎相輪為卷草圖案,曲線流暢;塔壁朱畫飛天,依稀可認。額榜“延慶寺塔”為沙孟海先生手書。

出生

梅堯臣,北宋詩人(1060年去世)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宣州區人。蔭庇河南主簿,歷任縣主簿、知縣,國事監直衝,累官尚書都官員外郎。善詩,詩意深遠古淡,間出奇巧,有“宋詩開山祖”之稱。歐陽修自稱不如,並尊之為“詩聖”。司馬光說:“我得聖俞詩,勝有千金珠。”時有“宋文歐公第一,詩梅公第一”之評論。他的詩,語意新工,能得“前人所未道,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於言外”。宋史稱:“宋興以詩名家為世所傳,如梅堯臣者,蓋少也。”著名詩人陸游稱梅堯臣是李杜以後的第一大家。著有《唐載記》、《毛詩小傳》、《宛陵集》等,皆刊行問世。

逝世

1、 奧托三世 Otto III,Kaiser (980年7月—1002年1月23日)德意志國王(983年—1002年在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996年起)。奧托二世之子。995年親政以前,由他的母親狄奧凡諾 (拜占庭的)和祖母阿德萊德攝政。奧托三世996年進入義大利,冊立自己的堂弟格里高利五世為教皇,後者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德國籍教皇。格里高利五世隨即為奧托三世加冕(5月21日)。奧托三世醉心於恢復羅馬帝國,長期駐紮在義大利。1001年,奧托三世因羅馬市民發動暴亂才從義大利撤離。他在1002年於義大利去世。

2、吳淑(947年~1002年),字正儀,潤州丹陽(今屬江蘇)人,徐鉉女婿,南唐進士出身,補丹陽尉,後歸北宋,以薦試學士院,授大理評事。預修《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仕至職方員外郎。真宗鹹平五年(1002年)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