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萍果

星萍果

星萍果,常綠喬木,生長繁茂,株高6~7米。山欖科金葉樹屬植物。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星萍果星萍果
樹皮褐色,粗糙,有縱條溝,枝葉有乳汁。葉互生,卵形或橢圓形,長12~15厘米,寬7~9厘米,葉面深綠色光亮,葉背深黃色密被絨毛,戲稱為“兩面派”。果實橢圓形,光滑,長3.5~5厘米,橫徑4.5~5.5厘米,未成熟時綠色,具白色粘質乳汁,成熟時紫色,果肉白色,半透明膠狀,味甜可口。果實橫切,胞室自中心向四周輻射呈星狀,果大如山蘋果,故稱“星蘋果”。9~10月開花,5~6月果熟。

用途

金星果果肉質地細滑,具柔和甜味,宜鮮食,可製成蜜餞。其本身沒有特殊風味,但與柑橘類尤其是橙類作混合果汁飲料,風味可大大得到改善。除作為果樹栽培外,由於其具有傘形樹冠和正背面不同顏色的葉片,樹形美觀,很適於作庭園觀賞樹或遮蔭樹。在古巴、牙買加、斯里蘭卡、美國夏威夷和佛羅里達等地常作觀賞樹木。

產地

原產熱帶美洲或西印度群島,熱帶地區多有栽培。20世紀60~70年代從東南亞引入我國海南和廣東,台灣、福建、雲南等省也有分布。

山欖科植物

山欖科(Sapotaceae),雙子葉植物、五椏果亞綱,約800種,屬於35-75屬(屬的界限還不很清楚),主要分布於東半球和美洲熱帶地區,在歐洲及熱帶以外的亞洲無分布。中國有14屬28種,主產華南和雲南,少數產台灣, 1種延至西藏東南部。其中有5種是由國外引種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