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舌紫菀

星舌紫菀

星舌紫菀(Aster asteroides (DC.) O. Ktze.),菊科,紫菀屬植物的一種。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星舌紫菀
海拔:3200-3500
命名來源:[Rev.Gen.:315.1891]
中國植物志:74:235
系中文名:星舌系
系拉丁名:Ser.AsteroidesLing
組中文名:山菀組
組拉丁名:Sect.AlpigeniaBenth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上端有數個簇生的萊菔狀向下漸細的塊根。莖常單生,高2一15稀達30厘米,纖細,紫色或下部綠色,被開展的毛和紫色腺毛,中部以上或上部常無葉。基部葉密集,在花期生存,倒卵圓形或長圓形,長1—4厘米,寬0.4—0.8稀1.7厘米,基部漸狹成短柄,近全緣,少有細齒;中部葉長圓形或長圓狀匙形,頂端鈍或漸尖,無柄,上部葉線形;全部葉上面被疏或密的長毛,下面無毛或僅沿脈有毛,有長緣毛,有離基三出脈。頭狀花序在莖端單生,徑2—3.5厘米。總苞半球形,徑0.7—1.5厘米;總苞片2—3層,近等長,線狀披針形,長5.5—7毫米,寬1—1.5毫米,頂端漸細尖,草質,紫綠色,背面及邊緣有紫褐色密毛,背面或基部有長柔毛。舌狀花1層,30一60個,管部長1.5毫米,舌片藍紫色,長10—20毫米,寬1—2毫米,頂端尖;管狀花橙黃色,管部長1毫米,裂片長1—2毫米,有黑色或無色腺毛;花柱附片長0.5—0.75毫米。冠毛2層,外層極短,膜片狀,白色,內層長4—5毫米,有白色或污白色微糙毛。瘦果長圓形,長達3毫米,被白色疏毛或絹毛。花果期6—8月。

生存環境

生於高山灌叢、濕潤草地或冰磧物上。海拔3200—3500米。模式采於克什米爾地區。

本種提示

此種略似萎軟紫菀(A.FlaccidusBge.)的一些類型,但有萊菔狀塊根,管狀花花冠裂片有黑色或無色腺毛,不難與後者區別。西藏的植物(A.HediniiOstenf.)常較矮小,花冠裂片有黑色腺毛。四川和雲南的植物較高大,花冠裂片有黑色或無色腺毛。在青海是新記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