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曆五彩鏤空雲鳳紋瓶

明萬曆五彩鏤空雲鳳紋瓶,是明萬曆年間景德鎮窯燒制的瓷器,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名稱】萬曆五彩鏤空雲鳳紋瓶
【類別】 瓷器
【年代】 明萬曆年間
【文物原屬】 明萬曆景德鎮窯燒制,御用瓷器,為清宮舊藏。
【文物現狀】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簡介】
這件萬曆五彩鏤空雲鳳紋瓶,高49.5厘米,口徑15厘米,底徑17.2厘米。
瓶洗口,長頸,垂腹,圈足。頸兩側貼飾獅耳。通體以褐色或赤褐色勾勒輪廓,用釉下青花及紅、黃、綠、茄紫、孔雀綠諸彩裝飾,葉間相隔蝴蝶花朵各四組,全器共繪八層紋飾。瓶腹鏤雕9隻鳳凰飛翔於祥雲之間,構成了器物的主題紋樣。瓶口鏤空如意雲頭紋,頸部環繪五彩蕉葉紋,並鏤雕若干飛舞的蝴蝶。頸部兩側堆雕的獅耳上有青花篆書“壽”字。足外牆有錦地鏤雕八孔,孔間繪八寶紋。無款識。全器裝飾集彩繪、浮雕、鏤雕於一體,紅艷奪目,絢麗異常。
整個器物自口至底,層層花紋密布,無纖毫隙地,可稱艷麗之至。這時期的五彩,一反明成化時彩瓷之疏朗、優雅、寧靜,變為濃艷熱烈的風格,紋飾繁密雜亂,布滿器身。華麗俗艷有餘而高雅秀美不足,為萬曆年五彩之特徵,此瓶即典型器物。
這件鏤空雲鳳紋瓶不僅成功地運用了五彩裝飾,而且以熟練的鏤雕技藝,給人以巧奪天工之感。如此繁密的鏤空與五彩裝飾相結合的工藝,反映出當時瓷匠們高超的技能,是萬曆時期官窯五彩瓷中的稀世珍品。
【相關資料】
金代磁州窯系燒造的釉上紅、綠彩瓷器是最早的釉上五彩瓷器。景德鎮窯從元代開始燒造五彩瓷器。明朝宣德年間,官窯青花五彩瓷器燒成,僅西藏薩迦寺有藏,明朝中期開始流行的青花五彩工藝,至萬曆朝發展到高峰。
青花五彩瓷器燒造工藝複雜,先於坯上用青花料描繪出一定的紋樣,入窯燒成。再以紅、黃、綠、紫、赭等色彩描繪到已燒成瓷器上,最後再入窯以700度低溫燒造而成。五彩瓷並不是指一定要有五種彩,可以根據文飾的需要增減,釉下青花是“五彩”之一彩。青花五彩瓷在明嘉靖、萬曆時期燒造極盛,畫面粗獷,色彩艷麗,器形風格各異。
萬曆官窯五彩瓷燒造難度大,產量低,傳世不多。多見於小件,大件器物罕。器形多樣,有盤、碗、洗、罐、瓶、尊、各式盒(圓、方、六角、銀錠等)花觚、筆桿等。圖案紋飾以龍鳳、花草為主,並有嬰戲、八仙、魚藻等畫片。萬曆官窯五彩小件器物的胎體精緻細密,大器胎體厚重,釉面光澤肥潤,微微泛青。多採用開光和鏤空工藝,別具一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