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唐寅落霞孤鶩圖

明唐寅落霞孤鶩圖

《明唐寅落霞孤鶩圖》是明代唐寅所創作的一幅中國古畫。

基本信息

作品介紹

唐伯虎擅畫山水、人物、仕女和花鳥,尤以山水、仕女著稱,他的山水畫代表作《落霞孤鶩圖軸》,精細清雅,配詩得體,詩情畫意渾然天成,觀之,如有一股青碧之氣迎面撲來。

作品賞析

明唐寅《落霞孤鶩圖》局部 明唐寅《落霞孤鶩圖》局部

此畫描繪的是高嶺峻柳,水閣臨江,有一人正坐在閣中,觀眺落霞孤鶩,一書童相伴其後,整幅畫的境界沉靜,蘊含文人畫氣質。

畫家自題雲“畫棟珠簾煙水中,落霞孤鶩渺無蹤。千年想見王南海,曾借龍王一陣風。”表示他羨慕《滕王閣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為自己坎坷的遭遇鳴不平。

在表現技法上,近景的山石多用濕筆皴擦,勾斫相間,用墨較重。全畫墨色和悅潤澤,景物處理洗鍊灑脫。

作者簡介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明代畫家,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是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明代四大家(吳門四家)。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從小聰明好學,詩文書畫,無一不精。29歲時,他考中應天府(今南京)鄉試第一名解元,自詡為“江南第一才子”。但在第二年的會試中,因好友科舉舞弊案的牽連,被捕入獄,從此功名斷絕。出獄後,唐伯虎性情大變,從此絕意仕途,潛心書畫,終成一代大家。唐伯虎擅長畫山水、人物、花鳥等。他的山水畫師法周臣、李唐、劉松年,風格秀逸清俊,筆墨細秀,布局疏朗。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多以仕女和歷史故事為題材,色彩或艷麗或清雅,線條清細,體態優美。花鳥畫灑脫隨意,格調秀逸,長於水墨寫意。傳世畫作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秋風紈扇圖》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