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落霞孤鶩圖》軸

唐寅《落霞孤鶩圖》軸

中國明代畫家唐寅的繪畫作品。唐寅(1470~1523),字子畏,一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江蘇蘇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舉應解元,後應進士試,因科場案而被革黜。工詩文,擅畫山水、人物、花鳥,為明四家之一。此圖絹本,設色。縱189.1厘米,橫105.4厘米。圖中高柳峻岭,水閣臨江,一文士端坐昂首遠眺空中的落霞孤鶩,一侍童立於後。與水閣相依處,別有垂簾水榭一所。江邊泊一小船,一侍童立船中,意境幽雅恬靜。山石以細長挺勁的線條為主,把小斧劈皴和披麻皴糾合在一起,行筆峭利靈活,雄偉中透出靈秀的氣韻。圖左上作者自題“畫棟珠簾煙水中,落霞孤鶩渺無蹤,千年想見王南海,曾借龍王一陣風。晉昌唐寅為德輔契兄先生作詩意圖”。接鈐“南京解元”、“逃禪仙吏”2印,起首鈐“吳趨”圖印。題詩中所稱“王南海”,即唐代王勃,當是描寫王勃《滕王閣》詩和《滕王閣序》中的意境。現藏上海博物館。

唐寅《落霞孤鶩圖》軸

正文

中國明代畫家唐寅的繪畫作品。唐寅(1470~1523),字子畏,一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江蘇蘇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舉應解元,後應進士試,因科場案而被革黜。工詩文,擅畫山水、人物、花鳥,為明四家之一。此圖絹本,設色。縱189.1厘米,橫105.4厘米。圖中高柳峻岭,水閣臨江,一文士端坐昂首遠眺空中的落霞孤鶩,一侍童立於後。與水閣相依處,別有垂簾水榭一所。江邊泊一小船,一侍童立船中,意境幽雅恬靜。山石以細長挺勁的線條為主,把小斧劈皴和披麻皴糾合在一起,行筆峭利靈活,雄偉中透出靈秀的氣韻。圖左上作者自題“畫棟珠簾煙水中,落霞孤鶩渺無蹤,千年想見王南海,曾借龍王一陣風。晉昌唐寅為德輔契兄先生作詩意圖”。接鈐“南京解元”、“逃禪仙吏” 2印,起首鈐“吳趨”圖印。題詩中所稱“王南海”,即唐代王勃,當是描寫王勃《滕王閣》詩和《滕王閣序》中的意境。現藏上海博物館

配圖

唐寅《落霞孤鶩圖》軸唐寅《落霞孤鶩圖》軸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