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吳偉江山漁樂圖

明吳偉江山漁樂圖

明吳偉江山漁樂圖,中國古畫,吳偉所繪。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這幅畫作表現的是江南的秀色和漁民生活。江邊高樹坡石,其上遠山層疊,江中漁舟有停泊,一幅秀潤美麗的江山漁樂圖卷。

基本信息

簡介

吳偉所繪。浙派畫家常畫漁翁農民、販夫、走卒,且把漁、樵、耕、讀畫在一起,稱之為“四樂”。此幅《江山漁樂圖》即是這一類題材中的典型作品。圖繪湖邊高樹坡石,中遠景山灣盤曲蜿蜒,峰巒層疊,雲氣迷濛,水天相接。江邊停有許多漁艇。漁民有的在備炊,有的在閒談。江中還有不少漁民或在下網,或在收船。漁民均粗衣短衫,滿面風霜,形象純樸,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此圖畫法從南宋院體馬遠、夏圭一路變化而來,山石作斧劈皴,連皴帶染,筆墨奔放,縱橫揮灑,但比之馬、夏的剛硬靜穆,則略顯柔軟騷動。

背景

畫家少時生活孤苦,由常熟錢昕收養,後流落於南京,因而對民間漁民的生活抱有極強的同情心,作品的生活氣息很濃厚,在表現技法上較清新和自由。此畫在空間處理上,真實而濃重,遠景虛淡,更接近真實的自然風景,整幅作品畫法比較粗縱,當屬畫家中年以後的作品。《江山漁樂圖》表現的是江南的秀色和漁民生活。江邊高樹坡石,其上遠山層疊,江中漁舟有停泊,一幅秀潤美麗的江山漁樂圖卷。

作者介紹

吳偉1459-1508江夏(今湖北武昌)人。齠齡流落至海虞(今江蘇常熟),收養於錢昕家,伴其子讀,時竊弄筆墨,畫山水人物之狀,錢見而奇之,曰:「若作畫工耶?」即與筆札厚給養之。弱冠金陵畫名遂起。相傳偉性戇直,有氣岸而豪放,嘗遇龐老人擊石得髓,偉飲其半,遂以畫名。成國朱公延至幕下,以小仙呼之,因以為號。

憲宗時待詔仁智殿,好劇飲狎妓,人慾得偉畫者,則載酒攜妓往。一日被詔正醉,中官扶掖入殿,命作松泉圖。偉跪翻墨汁,信手塗抹,憲宗嘆曰:「真仙筆也。]又孝宗命畫稱旨,授錦衣百戶,賜印章曰「畫狀元」。畫人物出自吳道子,縱筆不甚經意,而奇逸瀟灑動人,山水樹石俱作斧劈皴。白描尤佳。嘗游杏花村酒渴,從老嫗索茗,明年復過之,老嫗已謝世。援筆追寫其像,其子見之大慟,乞而藏之。又嘗飲友人家,酒間作畫,戲取蓮房濡墨印紙上數處,莫測其用意,忽起縱筆揮灑成捕蟹圖,最為神妙。孝宗喜馬、夏畫風,而畫院戴進、吳偉均承繼馬、夏,成為一時風尚,號為「浙派」。吳偉亦號「江夏派」。其後吳派既盛,浙派漸歸澌滅。卒年五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