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

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

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將遵循“以工業為主、吸引外資為主、產品出口為主和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的發展方針和圍繞雲南省建設“綠色經濟強省、民族文化大省,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大通道”的總體思路,開拓創新,將開發區建設成為生物資源開發創新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基地。

基本信息

開發區簡介

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我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的全國

54家國家級高新區之一,是雲南省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我區在國家科技部、雲南省委省政府、昆明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關心下,高舉“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旗幟,把優秀人才、優惠政策向招商引資第一線傾斜,努力實現招商引資年年有新突破;以建設法制、誠信、服務型政府為目標,努力創造發展環境新優勢;以初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為基礎,努力實現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以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環保技術等產業為重點,努力形成適合我省資源特點的產業集群,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經過一批批建設者的艱苦努力,我區已成為全市乃至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地,投資的熱土,創業者的搖籃,改革的試驗、示範區,對外開放的視窗和新的經濟成長點。
我區經國務院批准的總規劃面積為9平方公里,首期5平方公里已全部開發完畢,為現代新昆明提供了重要的產業和城市化支撐。累計實現總收入1797.6億元,工業總產值1518.5億元。尤其是近年來, 我區經濟增長駛入了快車道,在沒有新增一寸開發用地的情況下,主要經濟指標仍然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速度,各項經濟指標在2003年的基礎上翻了兩番多。2007年實現總收入463.6億元,同比增長36%;工業總產值408.5億元,同比增長33%;增加值84.2億元,同比增長26%;實現財政總收入19.56億元,同比增長5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1億元,同比增長35%;出口創匯5.6億美元,同比增長2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了4%,每平方公里實現總收入92.7億元,位居全國高新區的前列(第二位)、西部高新區首位。人均創造總收入139萬元,創造增加值25.3萬元,都高於全國高新區的平均水平。
始終堅持以招商引資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把招商引資作為全區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把引大項目、建大產業、促大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形成了以大招商、招大商、促大發展的良好局面。累計引進項目1770個,引進資金340億元。進區企業達3165家,其中,總收入100億元的企業有1家,上10億元的企業8家,上億元的企業28家,上千萬元的企業39家。來自美國、日本、瑞士、英國、德國、義大利、泰國、新加坡、香港、台灣等23個國家或地區的客商(其中世界500強企業4家)進區投資興業,投資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光電子、高效農業等多種行業。繼2006年成功引進世界500強百事可樂、嘉吉集團之後,2007年成功引進了世界500強美國微軟公司等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產業拉動強、產業聚集程度密、發展前景好、具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全年引進到位內資47億元人民幣,完成全年任務指標的127%;引進到位外資8567萬美元,完成全年任務指標的190%,招商引資再居省市榜首。我區招商引資工作已連續4年名列全省、全市先進,並受到獎勵。
先後創辦了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大學科技園、生物產業基地、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基地、新材料孵化器等10個國家級創新基地,聚集了一大批實力較強的骨幹企業和一大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極具市場潛力的名牌產品,形成了以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光機電一體化技術、生態環保技術、電子信息技術、高效農業技術為主的產業群體。累計承擔了國家、省、市重點科研項目380多項,其中國家級項目50項;建立了15萬多平方米的孵化基地,累計孵化企業700多家,已畢業200多家,為我區的可持續發展增強了活力和後勁。全區有高新技術企業151家,占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的1/2,占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的2/3,平均每個高新技術企業擁有3項以上專利,其中80%以上的核心專利實現了產業化,科技型企業占企業總數的80%以上,非公經濟占企業總數的80%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占高新區產品總數的80%以上。
按照人才是第一資源,以人為本、以才興區的思路,注重人才環境的營造,建立了靠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政策留人的機制,促進了人才的不斷聚集。造就了一支“特別能創新、特別能開拓、特別能務實、特別能奉獻”的人才隊伍,為我區注入了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基因。到2007年底,全區從業人員33266人,其中擁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4730人、博士147人、碩士542人,成為了昆明市乃至雲南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人才集聚的高地。
不斷改善投資環境,按照“親商、安商、護商、富商”的理念,把管委會建成為企業之家,當好企業的“110”,現場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按“小機構、大服務”的特區政府模式,建立和完善了“投資審批一條龍服務、項目建設全方位服務、項目建成投產後經常性服務”的投資服務體系。投資建設和配套了道路、水、電、氣、通訊、骨幹光纖網路等基礎設施。人才公寓、中小學校、商住小區、超市、體育活動中心等一系列生活配套設施的建成,進一步最佳化了投資發展環境。海關、銀行、投資公司和人力資源中心、產權交易中心、會計師、律師事務所、公證處等一批服務機構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區具備了符合國際慣例的投資發展環境。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積極參與現代新昆明新城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目前,大幹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潮已經掀起,一個在科技新城帶動下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一座集產業、研發、商貿、居住、觀光為一體的現代科技新城建設已經啟動,新城產業基地正成為吸引外來投資新的熱點,並將打造為中國西部的“矽谷”。
下一步工作思路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八屆四次全會和市委九屆四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強勢開展招商引資、大幹新城基地基礎設施建設、行使市級管理許可權和全面做好實體化管理、培育重點產業集群等四大重點工作,大幹2008,拼搏2009,攻堅2010,衝刺“十二五”,把我區建設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經濟景氣指數更高、區內文化特色更濃、投資環境更佳、人居環境更好、社會更安定和諧的集產業、商貿、文化特色顯著、城市功能配套齊全的面向東南亞、東協國家最具影響力、帶動力和聚集功能的國際科技新城區。

投資區位優勢

昆明處於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10+1)和

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
泛珠江經濟合作區域(9+2)兩個國際、國內經濟圈的有利結合部;同時,在現代新昆明建設中,開發區處於主城和新城的連線帶,是現代新昆明建設中的產業支撐帶,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十分巨大。

地質

開發區多為緩丘地帶,無滑坡、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質現象。從抗震角度考慮,屬對抗震基本有利地段(中軟場地土類型),Ⅱ類建築場地,適宜建築工業廠房和民用生活設施。

供水

區內已形成供水能力5萬立方米/日,管徑分別為Φ600mm與Φ400mm、Φ300mm、Φ250mm的供水管道通至地塊邊緣。

排水,污水治理

(1)開發區鋪設了雨、污水管道34公里,下水實現雨污水分流。
(2)污水通過開發區排污管網,進入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東郊污水廠處理後,排入滇池水系。

交通運輸

公路

開發區距昆明市區4公里。從昆明沿公路可直接抵達中(國)老(撾)邊境磨憨口岸(國家一級口岸)、中(國)越(南)邊境河口口岸(國家一級口岸)、中(國)緬(甸)瑞麗口岸(國家一級口岸)。以昆明為中心的200公里半徑範圍內的公路,全部實現了高等級化。

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

鐵路

雲南省形成以昆明為中心的鐵路網,主要有貴昆鐵路、成昆鐵路、南昆鐵路、昆大鐵路、滇越鐵路等鐵路幹線。開發區距昆明兩大鐵路客貨樞紐中心-昆明南站4公里,昆明東站2公里。

航空

昆明國際機場為中國重要國際機場之一。開通直航香港、澳門、新加坡、仰光、吉隆坡、漢城、大阪等國際(地區)航線8條,國內航線70多條,開發區距離昆明國際機場僅1.8公里。

港口

經南昆鐵路,從廣西的北海港或防城港出海,經貴昆鐵路,至廣東湛江港出海,也可至上海港出海或經滇越鐵路至越南海防港出海。

投資優惠政策

高新區投資政策

31、凡到昆明高新區辦理行政相關申辦事項的企業和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法定註冊地址在昆明高新區規劃範圍以內、工商稅務等手續需到省市相關部門辦理的各類企事業單位,試行由高新區財政代企業繳納部分行政收費。其工商註冊、變更、年檢,稅務登記,土地登記,人員政審等費用由高新區管委會代為繳納

32、凡上繳稅收形成高新區財政收入的企業且年增量大於5萬元的,均可在年增量50%的額度內向高新區管委會提出項目扶持。

33、為進區企業在工商註冊、人員(調動、招聘、培訓)、職稱評定、出國政審、戶籍管理、會計核算、政策法律諮詢等方面提供簡便和快捷的服務。

34、進區高新技術項目經批准後,可以幫助申報項目扶持資金。

35、進區企業的產業化用地,將視項目的技術含量和產業發展趨勢給予相應的優惠。

36、根據進區企業生產和科研的需要,可幫助建蓋各種形式的生產廠房和科研用房。

37、設立高新區高層次人才專項資金,給予進區單位人才培訓、進修以及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每人次或單位1000到10000元的資助。

38、高新區建蓋的“人才公寓”將以低價出租或無償居住方式,為進區企業引進博士學位以上的高層次人才提供短期居住用房。

39、凡進入創業服務中心的企業,還可享受

(1)低價為企業提供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經營場所;

(2)為企業提供DDN專線上網,辦公自動化、車輛、會議接待等公共資源服務;為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國家各類計畫項目提供幫助。

40、對進入雲南高新軟體園、雲南省大學科技園的企業,在租賃房屋上視其項目實行級差優惠。

41、對招商引資有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省、市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主要入住企業

昆明蘇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昆明蘇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致力於蟲膠深加工,集研發、生產、貿易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經數年研究摸索,形成了以蟲膠為主要原料的一系列蟲膠生物科技產品:精製漂白蟲膠、蟲膠果蠟、糖果拋光劑、藥膜包衣、軟膠囊囊材等;從2003年至今,已完成5萬畝蟲膠寄主樹種植,計畫五年完成10萬畝種植。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培育了一批蟲膠種植專業戶。

雲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綠大地生物科技

雲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雲南河口綠大地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6月,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於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02200),成為國內綠化苗木行業首家上市公司,雲南省首家民營上市企業。公司充分依託雲南豐富的自然資源,致力於省內外花卉園林市場開拓,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現已發展成為擁有完整產業鏈的特色苗木工業化培植、銷售及服務的生物科技公司。

昆明雪蘭牛奶有限責任公司

昆明雪蘭牛奶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0年1月1日,由昆明市牛奶公司,

昆明市一農場奶牛場、食品廠,昆明市二農場兩個奶牛場、飼料廠,昆明市三農場兩個奶牛場、飼料廠,昆明市紅星農場奶牛場,昆明市乳畜研究所,昆明市農墾總公司,雲南省種畜場奶牛場及職工持股會共同出資組建而成。2003年3月26日,雪蘭公司引進戰略合作夥伴,與四川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簽定《增資擴股協定書》,雪蘭註冊資金達8250萬元。

昆明金殿製藥有限公司

昆明金殿製藥有限公司,於1989年由醫學科研機構創建,創建時位於擁有百年

歷史的文化古蹟—金殿名勝區旁,故得名“金殿製藥”,並於2002年遷入昆明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個以研究、開發、生產各類中西藥的現化化高新技術企業。

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設計院

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設計院位於昆明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昌宏路9號,辦公樓占地面積8畝,建築面積8600平方米。1994年,為了配合昆明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工作,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成立了“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設計院”。我院自成立以來,本著“團結協作、愛崗敬業、服務開發”的宗旨,一直為我區建設提供規劃等技術服務。全院職工在開發區的領導下,歷經十餘栽的耕耘,取得了較大的發展。現以形成包含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市政工程設計、室內裝飾設計、工程監理諮詢、工程項目管理(代建)、招投標代理、工程造價等多種專業的綜合性技術服務企業,擁有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市政工程設計乙級資質和工程監理雙甲級資質。

相關詞條

鹹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吳忠市太陽山開發區青海格爾木崑崙經濟開發區寶雞高新技術開發區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玉溪高新技術開發區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

昆明旅遊

長湖

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

湖,一個把人逗得很眼讒的高原湖,靜靜地躺在群山的懷抱中,修長的湖面猶如一位靚麗的少女,楚楚動人。長湖位於石林縣城東南18公里,距昆明市區約120公里,湖長約3公里,寬僅300米,湖面呈長形,狀若臥蠶,又似新月,得名長湖,因其深藏叢山密林之中,又稱“藏湖”。長湖是民間傳說中阿詩碼的故鄉,而且在電影《阿詩瑪》中也有許多鏡頭是在長湖拍攝的。因此,當地人把長湖看成是神湖。

長湖為岩溶湖泊,因地質斷裂作用而生成。長湖很寬也很大,在湖的中央還有四個小島,島上長滿了野花山果,棲息著成群成隊的水鳥。湖中有島,稱蓬萊二島,湖底布滿礁石岩柱石筍等,旱季水淺之時,礁、石出露,可踏石上島。南岸山石延伸入湖,形為半島,島上又有一湖,是為湖上島,島上湖。湖周又有十數處小湖,散嵌山林之中,是為湖中有島,湖外有湖,皆為長湖特色。

湖水清澈平靜,從竹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群群魚兒不時

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
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游過,岸邊的青山綠樹倒映其間,那般景象是用任何華麗詞藻來表述都是顯得蒼白無力的。來到長湖您不好好地呼吸新鮮空氣,會是一大憾事。當你深深呼吸後,感受到長湖的空氣是那么的清新、濕潤,讓人心曠神怡。春日的長湖天高氣爽,在藍天映襯下又多了幾分嫵媚與清新,讓到這裡來的遊客也不免對她心生妒意。蕩舟湖上的遊客在划過湖心小島時,不時會驚擾島上鳥兒,有的鳥兒會鏇即飛上天空嘰嘰地叫個不停,有的鳥兒會撲楞著翅膀在湖面上輕蘸幾個小水水圈後衝上藍天,讓你感受到什麼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而夕陽下的長湖也很美,整個湖面被落日的餘輝塗抹得金光燦燦,銀花點點,游離其中的三兩條竹筏,這時也在落日餘輝的催促下輕輕地滑向岸邊。

每至火把節之夜,彝族人民聚於湖畔,彈琴吹笛、高歌踏舞、篝火映湖、

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

樂聲如潮,最是宜人。
除了泛舟湖上外,或釣魚,或登山,或采野花、野菜……同樣令你野趣不斷,回味無窮。
長湖近旁又有獨石山,卓然而立,挺拔清秀。清末彝族何光、趙發率眾揭竿而起,據獨石山反抗清朝統治,堅持鬥爭十數年。至今山上仍有義軍當年開鑿之石井、殘堡、碾槽等。1938年,著名歷史學家吳晗至此一游,題詩曰:“獨石山上豎將旗,將軍雄略婦孺知。我來已歷滄海劫,猶傍斜陽覓古碑。”

岩泉寺

宜良縣城金星村,有一山狀若臥獅,人稱伏獅山。五峰壁立,岩峭千

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
仞。岩下清泉晝夜淙淙,水質佳、流量大。水秀山俊,修竹茂林,清幽雅靜。因山水故,又名岩泉山。“自古名山僧占多”。元至正初(約1341年)名僧盤龍祖師至,結茅為庵,弘揚佛釋。緣滿而去,徒眾建祖師殿供奉,代代如是。後有道士發現此處是“風水寶地”,躋身其間。岩泉古剎遂成釋道偕居、寺觀並處之所。

明景泰年間(1450年~1456年),即沐府人朱福海始修,萬曆間僧人興寬重修。得稱“岩泉漱玉”,為宜良八景之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邑令高士朗、教諭王佐才偕邀文人邑士投資經營,建閣起亭、築半月池。岩泉自此成為自然、人文景觀皆俱名勝佳境。鹹同兵燹,殿閣損毀。1915年,知縣錢良駿重修亭台,題“半山亭”。1929年,邑紳馬雲翔募資修斗母閣、玉皇閣,新建涼風亭,廣植花木,並大規模作摩崖石刻。寺觀煥然一新,成其最繁榮時期。1940年,日機轟炸昆明,傷兵醫院遷入,景物難免損壞。

1987年7月,摩崖石刻公布為宜良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2月,縣政府批准,岩泉寺所有權劃歸金星辦事處。近年來,辦事處進行大規模全面重建。新建大雄寶殿、天王殿、玉皇閣、財神殿、山門、游泳池等,又廣植花木、草坪,並修道路,增設石桌石凳,使得岩泉煥然改觀今勝昔。1999年4月,昆明世博園指揮部及雲南省旅遊局授牌為世博會旅遊接待定點單位。

發展歷史

1992年5月20日,經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政府同意,昆明市政府決定在昆明市東郊牛街莊建立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昆明經開區”)。1993年3月15日,雲南省政府批准昆明經開區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998年11月13日,雲南省政府批覆同意昆明經開區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0年2月13日,國務院批准昆明經開區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08年3月,昆明市政府決定將官渡區阿拉彝族鄉、呈貢縣洛羊街道辦事處劃歸昆明經開區託管,昆明經開區進入了實體化管理和“改造再造”新經開的征程。

發展規劃

編輯
今後一段時期內,昆明經開區將按照“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要求,搶抓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建設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面向西南開放“橋頭堡”的戰略機遇,圍繞“提升、建設、再造、改造”發展方針,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提升園區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大力促進社會事業,把經開區建設成為聚集一流創新要素、一流投資環境、一流體制機制和一流發展績效,國內先進、西部一流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至2016年,實現出口加工區銷售收入超千億,全區銷售收入超兩千億的“雙超”目標,為昆明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4

經濟產值

經開區始終堅持將經濟成長的集約化和產業發展的集群化結合起來,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聚集效應日益突顯,形成了以裝備製造、光電子、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和菸草加工及配套等為主導的產業集群,成為昆明市、雲南省乃至西南地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2011年,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達113家,占全市的14.6%。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7億元,工業總產值290億元,工業增加值81億元,財政收入28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了25%以上增速,綜合經濟實力已躍居西部開發區上游水平。

招商引資

經開區始終堅持將招商引資作為開發區建設發展的第一要務,不斷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完善投資促進政策體系,最佳化投資軟硬環境,已經成為昆明市重要的外來投資聚集地。與此同時,開發區積極引導園區經濟向開放型經濟發展,不斷最佳化進出口商品結構,促進進出口貿易轉型升級,建成國家級昆明出口加工區,較好地發揮了對外開放的“示範區”作用。2011年,經開區引進市外內資152億元,利用外資2.7億美元,分別占全市的13.8%和20.7%。實現進出口總額12.7億美元,占全市的10.5%。

土地利用

經開區始終堅持滾動發展、少占耕地、有償使用和工業用地為主的原則,高度重視土地的規劃、管理和利用,開發一片、建設一片、收效一片,已初步形成了信息產業基地、光電子產業基地、出口加工區等“一核七園”的空間發展格局。截至2011年,經開區已完成工業用地開發近10平方公里,占國批規劃面積的80%。每平方公里平均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近4億元,投產工業企業48家,工業產出近29億元,單位土地面積投入產出明顯高於昆明全市水平。

基礎建設

經開區緊緊圍繞“以大項目帶動大配套,以大配套促進大招商”的基礎設施建設思路,以信息產業基地為中心,以出口加工區、王家營物流片區等專業園區開發為龍頭,以重點道路建設為重心,以綜合管線等配套設施建設為載體,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做好土地徵用收儲,經濟發展承載和保障能力持續增強。截至2011年底,信息產業基地33#路、出口加工區3#路、王家營物流片區呈榮大道東段等順利完工,總里程超過18公里;利用德國貸款建設的倪家營污水處理與再生水利用工程進入試運行階段,信息產業基地32#路電力通道、33#路通訊管道等配套工程交付使用,園區供水、供電、通訊能力不斷增強;昆明鐵路樞紐、貴昆路改擴建工程征地拆遷全面展開,捷運6號線項目拆遷工作全部完成,為園區開發提供了基本保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