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之夜

概述

火把節之夜》為一首中阮獨奏曲目

詳細

樂曲描述了彝族人民慶祝火把節的情景
一年一度的火把節是彝族人民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天晚上,人們紛紛點起火把盡情歌舞,青年男女們也藉此互訴衷腸。此曲描繪了這一動人的民族風情。
樂曲共分為三段:第一段引子以後。具有濃郁彝族風味的慢板主題輕柔地奏出。極富歌唱性,舒展柔美。
第二段歡快明朗,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從輕快詼諧到熱烈奔放,展示了人們手擎火把載歌載舞的情景;中間部分,鏇律時而溫柔輕捷,時而優美明朗,猶如青年們的綿綿情語;第三部分用夾掃演奏,強烈有力,描繪了人們狂歡的場面。
樂曲的第三段是主題的再現,音樂優美寧靜,富有韻味。
火把節是雲南許多民族的共同節日,通常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節最為隆重,具有代表性
在彝族山寨,到了火把節之夜,村村寨寨都要豎起一個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圍,以示團結齊心。人們穿上節日盛裝,圍著火把唱歌跳舞。在最高潮的時候,人們還要舉著熊熊燃燒的火把,繞住房和田邊地頭巡,邊走邊唱,並發出陣陣宏亮的歌聲的吼聲;火把相連,形成條條火龍,蔚為壯觀。火把節期間的白天,男子們參加摔跤、賽馬。鬥牛。斗羊、爬桿等活動和比賽。婦女們的動主要是唱歌、跳舞、有的向摔跳、鬥牛等比賽的優勝者敬酒…

相關

彝族火把節來自一個古老的傳說:名叫十大力的惡魔到人間破壞人們的幸福生活。地上的一名叫包聰的大力士與他摔跳定勝負。惡魔斗輸後放出各種害蟲來糟踏人們的莊稼。包聰又集合起人們點燃一支文火把去燒死害蟲,保衛了人民的幸福生活。這一天正好是農月二十四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