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民間工藝

日照民間工藝

民間工藝的“民間”二字,並不是指產品的生產場所或所在地,而指的是產品的內含。用民間工藝加工生產出來的民間工藝品,除過欣賞者眼睛可以看到的表象外,還有更為豐富的內涵。

日照黑陶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一踏上中國的大陸,就要求看一看中國黑陶的高柄蛋殼杯,這究竟是件什麼寶貝,引起了美國總統的極大興趣?原來,早在1936年,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永帶領考古隊在日照兩城文化遺址發現了4500多年前的珍稀陶器——高柄鏤空蛋殼陶杯,以及其他大量的出土文物。後來,這些文物被轉移到南京、台灣等博物館,有的還流散到歐美各國。生長在日照的龍的傳人,繼承和發展了古老的黑陶製作工藝。日照黑陶具有“黑如漆,明如鏡”之美譽。

日照黑陶是龍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學家稱之為“原始文化中的瑰寶”。
日照歷史悠久,陶文化源遠流長。在距今約4500年前的龍山文化遺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類。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質陶和烏黑光亮的細泥質陶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麵為主,有的飾弦紋、劃紋和縷孔,各類黑陶製品均製作精細、美觀,特別是蛋殼黑陶高柄鏤孔杯,無釉而烏黑髮亮,胎薄而質地堅硬,其壁最厚不過1毫米,最薄處僅0.2毫米,重僅22克,製作工藝之精,堪稱蓋世一絕,系珍貴文物,現保存在國家博物館。
日照的黑陶是中國的傳統陶藝,這種陶器通體漆黑,閃閃發亮,有獨特的審美情趣,帶有原始氣息古拙的美,正是這種樸素的美,恰恰符合今天人們追求返璞歸真的時尚,而成為人們欣賞和收藏的精美藝術品.

(圖)日照民間工藝日照民間工藝

龍山文化的代表——日照高柄鏤空蛋殼陶杯

(圖)日照民間工藝日照民間工藝

在日照兩城文化遺址發現了4500多年前的珍稀陶器——高柄鏤空蛋殼陶杯,無釉而烏黑髮亮,胎薄而質地堅硬,其壁最厚不過1毫米,最薄處僅0.2毫米,重僅22克,其製作工藝之精,堪稱世界一絕,是龍山文化的典型代表物,又稱為“標準黑陶”,體現了一種單純質樸的極致之美,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被世界考古界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緻的製作”。
黑陶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屈家嶺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遺址中。黑陶的燒成溫度達1000度左右,黑陶有細泥、泥質和夾砂三種,其中以細泥薄壁黑陶製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紙”的美稱。這種黑陶的陶土經過淘洗 ,輪制,胎壁厚僅0.5-1毫米,再經打磨,燒成漆黑光亮,有“蛋殼陶”之稱,表現出驚人的技巧,飲譽中外。這時期的黑陶以素麵磨光的最多,帶紋飾的較少,有弦紋、劃紋、鏤孔等幾種。中國黑陶的製作工藝比原始彩陶更純熟、精緻、細膩和獨特,早在瓷器產生的約2000年前中國黑陶已達到與瓷器相媲美的工藝程度。黑陶表面所呈現純靜的黑色,是以獨特的無釉無彩碳化窯變的古老工藝燒制而成的。出窯後就是渾然天成,不再做任何處理,其外觀效果黑如漆、亮如鏡,是繼彩陶之後,中國新石器時代制陶業出現的又一個高峰。

日照兩城——“四、五千年前亞洲最大的城市”

日照,這箇中國新時期時代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最豐富的地區,這個境內兩城、丹土等遺址被史學界稱為“四、五千年前亞洲最大的城市”的瀕海文化聖地,曾一度並一直吸引著世界各國考古大師和尋寶者接踵而至。日照境內古遺址出土的各類陶器是中國龍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學家稱為“原始文化的瑰寶”“華夏藝術之魂”,日照的黑陶製作迄今已具有四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工藝精湛,陶文化源遠流長。
日照市東港區兩城鎮,是典型的龍山文化遺址。關於兩城類型的黑陶文化特徵,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先生曾說:這種陶器最占優勢的顏色是黑色,所以就有了“黑陶文化”的稱號。

龍山文化的繼承者

生長在日照的龍的傳人,為了繼承和發展這一古老的黑陶製作工藝,弘揚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黑陶製作工藝代代相傳,自古至今從未間斷。從生活用品的盆盆罐罐,到裝飾等工藝品,每年生產達六、七十萬件。特別是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日照文化、文物部門,著手系統地發掘、研究和開發利用龍山文化黑陶技藝,成立了“日照市龍山文化黑陶工藝研究所”,集民間和科研機構之大成,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日照黑陶技藝的研究已漸臻頂峰,不僅使龍山文化黑陶藝術瑰寶重現異彩,而且還研古創新,在製作、燒制待方面較前人有了發展與創新,在製作上採用輪制與、模製、印壞、灌漿、手塑等方法;在造型上講究美觀、古樸、高雅,形式多樣,各具特色,陶面有浮雕、烤彩,並刻有古字畫等;融古老制陶工藝與現代美術、工藝於一體;在燒制上,一般採用高溫密封窯煙滲碳之法,根據不同要求,可分別掌握達到毛光、烏光、漆光的程度。形成仿製、複製、創新三大系列,仿古、移植、複製、工藝、觀賞、實用等六個類別300多個品種,並已形成規模生產力。

日照農民畫

日照農民畫, 它是一種由農民表現自我 生活、表達自己思想感情與審美理想, 並具 民族、民間藝術特色的鄉土繪畫。它既保持 著民族、民間的藝術風格, 又具有鮮明的地 方性和時代性。日照農民畫具有鮮明的特點: 在色彩上, 吸收了木板年畫和民間刺繡的用 色特點,厚重而不混濁;對比強烈而不刺眼; 色彩單純而不顯單調。給人以色彩豐富、明 快、艷麗的感覺。在表現形式上吸了剪紙和 漢畫石刻的特點,使構圖飽滿、豐富,畫面滿 而不塞、多而不亂,不講透視、不重比例,以 意造形,以形抒情,使畫面洋溢著濃郁的鄉土 氣息和農民畫家真摯的感情。

日照農民畫始自50年代,中共十一界三中全會後,日照農民畫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80年,《農民大眾》專版發表了日照農民畫。此後,《美術》雜誌,《大眾日報》,《農民日報》也相繼撰文予以高度評價。1985年3月,成立了日照縣農民畫協會。次年,應山東工藝美術學會、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邀請,65幅農民畫在濟南展出,受到省城觀眾和美術界權威人士的讚譽。中國美協副主席華君武揮毫題書“沂蒙山花”。《人民畫報》社社長邢雁題為“繪美人間”,著名畫家阿老則稱讚日照農民畫是“百花園裡的一朵奇葩”。1987年5月,日照農民畫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國家領導人及美術界知名人士參觀後給予高度評價。1988年2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正式命名日照市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

(圖)日照民間工藝日照民間工藝

工藝剪紙

春冬兩閒,大家聚在一起,一邊談家常,一邊剪花樣、做針線,這是你在日照鄉間經常能看到的風俗一景。日照剪紙既有粗獷豪放的大手筆,也有線面結合的精巧手工;既體現了北方農村的樸實、純厚的特色,同時又不失纖細與秀麗。日照剪紙反映了日照農民豐富的想像能力和淳樸的審美情趣。

(圖)日照民間工藝日照民間工藝

日照石刻

日照石刻發展到現大已經有數百年的歷 史。栩栩如生的日照石刻,無處不反映出古 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日照石刻素以“用料講究、做工精細、 品種齊全”而著稱,其外型粗獷之中見精細, 樸實之中見華美。日照石刻的小工藝品更令 人倍加喜愛,羅漢、仙子、動物,那神態、 造型、顏容無不維妙維肖。日照石刻的實用 性在近幾年發展很快,筆筒、菸灰缸、桌几. .....給您的生活更添幾分詩意。

日照石刻不但在國內享有很高的盛譽, 同樣也深受外國朋友的喜愛。現在,石刻已 暢銷日本、南韓、美國、東南亞、港台等 1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其他

除農民畫、黑陶、剪紙外,根雕、盆景、刺繡、草編、柳編、珠繡、勾織、荷包、布老虎、虎頭帽、過門貼、小雕刻品、鐵藝品、面藝品等眾多民間工藝品構成了一道靚麗旅遊文化風景線。

海上生產習俗

【開光】

即新船下水儀式。這是漁家盛事,儀式最隆重,新船落成,親朋好友送 紅旗祝賀,旗幅六尺,取六六大順之意。近 幾年賀旗驟增,少則數十,多者逾百。開光 儀式要選吉日舉行。船主在天亮前到船上焚 紙、放鞭、燒香,將紅綠布條懸掛船頭,事 先備下兩隻大紅公雞,一隻在船頭處開刀, 雞血從“船眼”流下,染紅船頭,俗稱“開 光”,又稱掛紅,也說是“染龍眼”。意思 是該船下水後像龍一樣,眼睛睜得大大的、 亮亮的,不論白天、黑夜,霧大雨驟都能看 得清,多打魚,還處處得到龍王的保佑。雞 血開光,是取雞的諧音,喻“大吉大利”之 意。另一隻公雞放掉,謂之“放生”。新船 開光後就可試航,俗稱“下河”。下河時, 大放鞭炮,燃紙、香,插賀旗,也有插搖錢 樹的。親朋鄰里畢至,歡送新船下水。

【上扛】

也稱敬龍王,每年農曆正月 初五日舉行。這個儀式實際上是每年漁業生 產開工典禮。船頭上擺供品,要用整豬。也 有的人家為節儉和省力,僅供豬頭和尾巴充 作全豬。豬臉要用刀劃一個“十”字,並抹 進豆瓣醬,放上兩棵大蔥。供品還有糕點、 饅頭、水果等。上香燒紙後,船員在船主的 帶領下,面向大海磕頭,祈求龍王保佑,賜 給一個豐收年,此後,船主設宴款待船員, 席間共商當年生產事宜。

【插重旗】

這是一種在海上傳遞豐收 喜訊的方式,即在大桅桿上升起一面紅旗, 接海人不等漁船靠近,便知捕撈豐收。插重 旗也有講究:大風船共有5個倉,若有4 個倉 滿,就算重載。捕白鱗魚時,超過l 萬尾, 旗掛大桅桿,若有7000~8000尾,旗掛在船 尾的旗炮上。

【拿行】

又稱“抓行”。近海漁場, 魚的多少不一,民謠道:“拿了老虎頭, 吃 喝都不愁,拿了金盆底,不種稻子也吃米, 拿了下邊外,壇漂、撐子一起賣。”故漁民 在每年農曆的六月十三日,用抓閹的方式來 確定各自的漁場。 據傳,清道光年間,戴家村人首倡“拿 行”之舉,得到石臼所一帶漁民的回響。石 臼所海區率先實行,後推及沿海漁。拿行的 儀式由公推的艄公主持,一般在龍王廟進行。 在近海下大網(又稱罈子網)的船主,都參加 抓閹。這天,早飯後殺豬,各船分到一份肉, 此舉俗稱“合豬”。下午,船員到龍王廟祭 奠神祀。屆時,道士誦經,眾人上香、焚紙、 放鞭、供三牲(生豬頭一個、魚一條、 雞一 只)及餑餑。祭畢, 幌簽決定抓闊的次序。 各船主的姓名均寫於竹籤上,裝在竹筒內。 幌出一個竹籤,此人拿去“抓行”。行地( 即漁場)寫於紙上,裝在一截葦管內, 用紅 紙包裹,全部放在升(一種計量糧食的容器) 內,用紅布將升蒙好,放在廟內神台上。漁 民從升內摸出“行地”,再將“行地”登記 到帳簿上,此帳稱“行帳”,以備查詢。當 晚吃水餃,同一村中不下海的人家也包水餃。 相沿成習,漁村形成了六月十三日這個獨特 的節日。80年代,誰先下滬(即在海中打樁), 其漁場即歸誰,但仍過六月十三日這個節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