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

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成立於1950年3月29日,當時名稱為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協會內設機構為:分黨組、辦公室、組聯部、研究部、人事處、《民間文學》雜誌社、《民間文化》雜誌社、《繽紛》雜誌社。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是中國各民族民間文藝工作者自願結合的民眾性文藝學術團體。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剪紙委員會副秘書長傅清泉與她的獲獎作品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宗旨是蒐集、研究、保管中國民間文學和民間藝術,繼承和發揚其優秀傳統,增進對民間文藝的尊重和了解,進行與國際民間文藝和民俗學界的交流,推動新的社會主義文學藝術的發展和繁榮。協會自成立之日起,一直受到黨中央和毛主席,以及各方面的關心和支持,協會在歷任主席郭沫若周揚鍾敬文馮元蔚馮驥才的領導下,聚集了中國從事民間文藝工作的同仁;在“二為”方針的指導下,進行了大量的蒐集、整理、編輯、出版工作,為繼承中國各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作出了很大貢獻。

尤其是1979年協會恢復活動後,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中國民協以及中國民間文藝事業得到飛速發展。到目前為止,中國除台灣省外,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成立了民間文藝家協會,有中國會員近5千人;協會工作領域也有了很大擴展,大批民間藝術表演家和民間手工藝家加入協會,壯大了民間文藝家隊伍,使中國民協的工作更全面、更科學、更系統,更貼近和深入廣大人民民眾的實際生活,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人物

姓名:陶思炎
簡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政協常委、文史委副主任,致公黨江蘇省委副主委,省文聯副主席,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主席郭沫若

姓名:郭沫若
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主席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開貞,是中國著名的文學家考古學家思想家、革命活動家、古文字學家、詩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幼年入家塾讀書,1906年入嘉定高等學堂學習,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先學醫,後從文。這個時期接觸了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惠特曼等外國作家的作品。

郭沫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主要創建者之一。1958年5月,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聯合部分著名科學家,提出由中國科學院創辦一所新型大學的建議。同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正式成立,郭沫若兼任校長。此後,郭沫若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長達20年。中國科大於建校30周年之際,在東區校園樹立郭沫若銅像。

郭沫若筆名、化名很多,有“郭鼎堂”、“麥克昂”、“羊易之”、“楊伯勉”、“白圭”等,而用得最多的是“郭沫若”這個筆名。因為他家鄉四川樂山的兩條水,一條是沫水(即大渡河),另一條是若水,他少年時飲二水長大,所以他後來發表新詩時,就用了“沫若”這一筆名。

成績

在最近的20多年來,中國民協在蒐集、整理、研究、發展中國民間文學藝術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
全面蒐集、整理中國各民族民間口承文學作品,使中國民間口承文學震驚世界。20世紀80年代初由中國民協會同文化部、國家民委共同發起,由本會直接組織實施的《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國歌謠集成》、《中國諺語集成》工程浩大,僅1985年至1987年就動員了上百萬人次普查,共蒐集民間故事187萬篇,歌謠302萬首,諺語748萬餘條,編印資料本3000餘種,總字數超過40億,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恢復了《民間文學》期刊和先後創辦的《民間文學論壇》、《民俗》兩個期刊起到了廣泛介紹和宣傳民間文藝事業的作用,也促使了一大批民間文藝報刊的出現,成立於1980年的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民間文藝作品和民間文藝理論方面的書籍,曾經為繁榮民間文藝事業做出貢獻。

為創建有中國特色的民間文藝學作出了貢獻。民間文藝學研究崛起於學術界,一度成為顯學;各大學開設了民間文學課程,碩士、博士點增多,民間文藝學人才輩出,著作如山,在國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從事民間文藝學教學、研究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中都有本會會員。中國民協成立了中國神話學會、中國歌謠學會、中國諺語學會、中國故事學會、中國新故事學會、中國民間藝術學會、中國剪紙學會等學術團體,這些團體的學術水準和凝聚力,使本會培養和聯絡大批的專業人士。中國民協還多次召開中國性分專題的學術研討會,如吳歌學術研討、神話理論研討、機智人物故事研討、寓言研討、梁祝故事研討、孟姜女研討等,還多次召開年度學術會。1983年和1989年,分別由周揚主席和鍾敬文主席主持,進行了兩次中國民間文學作品評獎。中國民協還於2001年評出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學術著作獎。中國民協還與國際上多個民間文化與民間藝術學術組織開展了學術交流。1986年4月中國民協和芬蘭文學協會、北歐民俗研究所土爾庫大學文學系合作進行了“中芬民間文學蒐集、保管問題學術研討會和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民間文學考察”。1996年中國民協在北京承辦了國際民間敘事文學研究會第12次大會。外國專家與中國學者互訪增多。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者共同開展過多次學術研討。

開展多樣的民間文藝活動,弘揚中華優秀民間文化藝術。1979年主持召開中國民間歌手座談會,影響深遠。在本會組織的多次普查中,發現了大批的民間故事家和歌手,以及故事村和民歌村。協會兩次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調查中國民間故事和民歌,命名了中國十大民間故事家。在民間藝術方面,本會從自己的工作性質出發,側重於民間手工藝品的繼承、研究和普及工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命名中國民間工藝大師;側重於民間習俗活動中藝術表演方面的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如將民間年節時花會上的民眾文娛活動,變為符合時代特色的新型的,有組織的民間文藝形式,以豐富當代民眾文化活動。1986年9月和1987年10月,由本會和有關單位共同主辦,在延安和武漢舉行了“黃河歌會”、“長江歌會”,到會的學者和藝術家均有數百人。1989年以來,連續舉辦了五屆“中國民間藝術節”。舉辦了兩屆國際民間工藝博覽會。主辦了多次“山花獎”民間藝術表演獎評比。舉辦了中華舞龍大賽,並在天安門廣場為迎澳門回歸慶祝活動表演。以上活動均在社會上產生很好的影響。

相關活動

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劉春香講話
2006年4月11日,無錫市博物館內外熱鬧非凡,伴隨著滿天紛飛的禮花,孩子們興奮的歡呼和市民民眾熱烈的掌聲,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熱情洋溢地宣布:“2006中國(無錫)吳文化節《吳地風韻》大型展覽開幕!”,作為吳文化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吳地風韻》大型展覽拉開了帷幕。

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劉春香、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江蘇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楊承志、省文化廳副廳長王惠芬、省工藝美術總公司總經理、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馬達、省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蔡昆及市領導楊衛澤、周解清、王立人、楊惠菊、麻建國、朱倫昌為開幕式剪彩並認真觀看了展覽。開幕式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立人主持。

市委副書記周解清在開幕式致詞中說,《吳地風韻》大型展覽包涵兩個項目,其中歷代文物精品展形象生動的凸現了無錫文明的演化歷史,匯集了包括國寶級在內的文物精萃,民間工藝美術展繽紛燦爛地展現了以舉世聞名的惠山泥人和宜興紫砂為代表的50多個品類的工藝美術精品。從中折射無錫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理想和追求、民風和民俗。兩個展區規模大、規格高,互相輝映,代表了無錫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特色,塑造著和樹立起無錫的形象,再一次證明了無錫不僅能夠創造財富奇蹟,還將鑄造新的文化輝煌。

大型展覽共展出各類文物和工藝精品700餘件。其中,無錫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文物———仿中原青銅樂器的成套“青瓷樂器編鐘”、玉器“玉飛鳳”,江陰高城墩出土的良渚玉器精品“玉琮”,以及明代紫砂制壺大師時大彬的“三足如意壺”等藏品,均是首次在市區向大眾展示。以惠山泥人宜興紫砂精品為主體的民間工藝美術展,集中反映近年來我市開展特色文化和民間工藝普查的綜合成果,是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次集中展示。而民間工藝綜合展區內,無錫民間藍印花布民間紙馬、竹雕微雕、發繡微書等民間工藝大師巧奪天工的藝術創作,則為展覽畫上了一道獨特的風景。《吳地風韻》大型展覽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評,近千名各界民眾和中國小生參觀了首日的展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