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現實的變態核心:後911時代的意識形態批判

日常現實的變態核心:後911時代的意識形態批判

《日常現實的變態核心:後911時代的意識形態批判》,作 者是吳冠軍,由新星出版社於2006年11月1日出版,本書是一個“無學科”的哲學實踐,打破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神學、精神分析、文化研究、女性研究、國際關係研究、電影研究等等“學科”界線,打破高級文化與低俗文化的意識形態區劃。是一個知識分子對“當下”的介入性與越界性的批判實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日常現實的變態核心:後911時代的意識形態批判

本書是一個“無學科”的哲學實踐,打破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神學、精神分析、文化研究、女性研究、國際關係研究、電影研究等等“學科”界線,打破高級文化與低俗文化的意識形態區劃。是一個知識分子對“當下”的介入性與越界性的批判實踐。這一批判性的介入不僅是對我們時代的症狀之分析,其本身便是這樣一種努力:使現實世界的平滑運行中斷,使它呈現出症狀。在今天的“帝國”(符號性的全球秩序)中,作者意圖通過此書“使我們從現實中醒來”。

本書目錄

代序:這個謎語太黃色

——我們怎樣對日常生活進行哲學反思

《猜謎》: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

創痛:“黃色”母親和中國闡釋學學者

“謎底”:過度信息里的驚駭

政治:從清朝文字獄到當代“9·11”

抉擇:做個經濟人,還是哲人

“現實”中的萬象

從咖啡到戰爭

——或,為什麼色情片如此受歡迎

喝咖啡的欲望

“色情製造業”的秘密

“我愛你,但正因此,我必須拒絕你”

普遍人權的核心:“我們都是色情片主角”

“Ask for more!”

今天,你“革命”了嗎?

21世紀的“百事可樂”超級大國

附語:今天的意識形態批判

世界的黑夜

——從“9·11”的紐約到“7·7”的倫敦

我們時代的症狀:恐怖

再談“恐怖”與“精神分析”

——回應石勇先生

nationalism? No,Thanks!

“聖誕”時節談信仰

懷著信念過聖誕

當規範遭遇到“例外”之後

——從酷暑里的“第二性”到強世功的施米特主義

附:酷暑里的“第二性”

“粉黛滔滔皆假面”

——或,將“超女”進行到底

我們因權利而不凡

誰說你有權利?它在哪裡?

沒有清單,只有創造

讓我們積極生活

讓我們從現實中醒來

做愛?少來這一套

“做愛真的很爽么?”

——從大教授的慾火到張國榮的自殺

病中談性

病中說愛

談談亂倫

“女人並不存在”

——再論酷暑里的“第二性”

國際婦女節的變態核心

女人何以成為一個問題

——作為“性批判”的哲學與精神分析

何以談論女性?

“政治正確”的女性主義與激進的“性”批判

何謂“真實的女人”?

“婦女節”的陷阱

所謂“男女平等”

“性自由”的圈套

“性騷擾”的背後

批判的視界

有一個叫“中國思想界”的地方

汪暉的“鬼話”

鄧正來的兩張面孔

劉擎的“聲東擊西”與“施特勞斯之局”

“閱讀西方”:為何又要“重新”?

——致甘陽、劉小楓兩先生

“部落格”時代,還是“狂客”時代?

“歪視”:從“西洋偽書”到“中國盛世”

“太陽底下”無法想像的全新開端

用“中國的視野”去讀“西方本身的脈絡”,何如?

結語:自我反思性的批判實踐

在這一刻,讓我來書寫死亡

——寫給王強君

沒有身體的器官

恐怖的“知識”

災難的去災難化

未知死,焉知生?

作為“幻想”的批判性,或知識分子的團結

除卻真誠性,我們還剩什麼?

——當代中國語境下的思想溝通、學術批評與

公共批判實踐

真誠性

“派系區劃”,或知識分子的團結

批判·內在批判·外在批判

當代中國語境下的公共批判實踐與正當性

問題

結語

附:答友人問

“瘋子(們)”的後花園

A Letter to Annie

沉默與瘋狂

——“瘋狂”是如何變成“美麗心靈”的?

徘徊於“天才”與“瘋人”之間

他,還是那個納什

“瘋狂”是如何變成“美麗心靈”的?

瘋狂:作品的闕如

反思文明社會的“阿基米德支點”

思想者與拆白

——充滿快感地實踐、選擇死亡地生活

“自戀”

專業

快感

啟蒙

真實

呢喃

死亡

學術思想與私人生活

——一個無可救藥的自我反思

“歡迎來到真實的荒漠!”

——拉康、幽靈學與當代激進左翼學術講座

答問

症狀:從例外到普遍

意識形態與自我指涉

激進左翼在中國

柏拉圖主義理念論?No,Thanks!

遭遇上海女孩

跋?“不,謝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