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集鄉[阜南縣於集鄉]

於集鄉[阜南縣於集鄉]
於集鄉[阜南縣於集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於集鄉位於陵城區城北5公里處,轄38個行政村,總人口1.8萬,耕地面積3.95萬畝。於集鄉工業經濟基礎雄厚,是遠近聞名的紡織之鄉,以棉花加工、紡織為主的工業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於集洪崗洪廟谷堆 付崗 八里 程樓 席老家 席衛東

經濟發展

於集鄉是農業鄉,主要種植小麥、大豆、水稻、玉米、綠豆、穀子等糧食作物和花生、油菜、速生楊、杞柳、蔬菜等經濟作物。糧經比6:4,農業產業化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我鄉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加大推廣間作套種力度。已初步形成八里、趙莊、河灣、張樓種植優質水稻區,谷堆、程樓的西瓜、蔬菜種植區,洪崗、古城、河灣水產養殖區。同時我鄉利用低洼地資源,種植速生楊2650多畝。

於集鄉現有龍頭企業15家,近兩年先後引進企業有上海步馬縫紉機台板廠、浙江永平防滑鏈條廠、福州旭達鞋業有限公司、浙江天花塑膠扣板廠和八里活性碳加工廠等企業。為我鄉注入1600多萬元固定資產投入,解決剩餘勞動力850人,增加財政收入70多萬元。產品遠銷浙江、福建、上海、廣東、東北三省等地區。

於集鄉召開扶貧觀摩推進會 於集鄉召開扶貧觀摩推進會

於集鄉新爭取一項國家級土地平整項目,共爭取項目資金1980多萬元。現第一期工程已到位資金1370多萬元。該項目實施後,我鄉可平整荒廢舊宅基地886畝,打井123眼,修路60多公里,從而大大推動了我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切實改變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資源優勢

於集鄉農業基礎牢固,糧、棉、菜、果協調發展,甘藍、大蒜等綠色無公害蔬菜遠銷京、津等地。畜牧業發展迅速,是全省黃牛品種改良試點鄉鎮,人均黃牛占有量、奶牛存欄總量均位居全縣前列。

於集鄉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鄉政府駐地實現"六通一平",第三產業發達,商業服務網點健全,集市貿易活躍,有全縣最大的黃牛交易市場。

於集鄉資源環境豐富,電力供應充足,建有3.5萬伏的輸變電設備。水利資源充沛,馬頰河穿境而過。

於集鄉投資環境優越,鄉黨委政府專設了保護客商投資經營的機構,工業小區設施齊全,功能完善,實行封閉式管理,主外來客商提供一條龍優質服務。

於集鄉社會事業發展迅速。程控電話、網際網路、移動通信和無線尋呼為人們提供了便利通訊。交通便利,北距德寧公路10公里,南距104國道15公里,西距京福高速公路20公里,陵邊、陵義公路穿境而過,境內柏油路四通八達,村村通柏油路。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醫療衛生條件得到根本改善。

於集鄉黨委政府把搞好小城鎮建設作為增強經濟發展後勁的重要工作來抓,著力完善小城鎮服務功能,加大資金投入,實現了"六通一平"。兩個工業區,一個商業區和一個專業市場規劃,小城鎮內商貿流通活躍,店鋪林立,經營項目涉及百貨、副食、餐飲、五金、維修等三十多個行業。工商業戶達到180多家。大於集黃牛交易市場是全縣最大的專業黃牛市場,集交易量達到5000頭,交易額達到600萬元。

歷史文化

洪林廟位於於集南1公里,背崗面灣,占地18000平方米,廟宇近百間。有前後兩大殿、東西廊房,西院平房為僧舍。大殿及廊房內,泥塑金雕,彩繪四壁,金碧輝煌。外觀建築壯麗,氣勢恢宏。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廟會。該廟因年久失修,解放前後,逐漸傾圮。現僅存有後殿牆基和清道光二十七年碑刻一塊,上書“萬類同歸”。

聽老人們講洪林廟東南是古時烏江三岔口,現名蒙河。歷史悠久,留下過許多美麗的傳說,伍子胥打馬過烏江的故事在這一帶廣為流傳。

地理環境

地處北亞熱帶北側、暖溫帶南緣,具有暖溫帶向北亞熱帶交接的過渡帶氣候特徵,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季風明顯,雨量適中,光照充足。既兼有南北氣候之長,即降水優於北方,光照優於南方;又兼有南北氣候之短,即降水集中且變異性大,旱澇災害頻繁。

縣境年平均氣溫15℃。建國後至1985年,年平均氣溫高於15℃的有4年,低於15℃的有5年。民間傳統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做為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以農曆一至三月為春季,四至六月為夏季,七至九月為秋季,十至十二月為冬季。按照氣候學規定,候平均氣溫小於10℃為冬季,大於22℃為夏季,10℃至20℃為春季,22℃至10℃為秋季。阜南縣春季從3月26日始,56天;夏季從5月21日始,118天;秋季從9月16日始,61天;冬季從11月16日始,130天。很明顯,冬、夏兩季遠長於春、秋兩季。四季之中,以冬季1月最冷,平均氣溫僅1.2℃;夏季7月最熱,平均氣溫高達28℃;春季氣溫偏低,4月平均為15℃;秋季氣溫偏高,10月平均為16.3℃。就溫差而言,春、秋大而復、冬小。春季5月溫差最高值為10.9℃,秋季10月溫差最高值為10.5℃,夏季7月為8.4℃,冬季1月為9.7℃。[

自然資源

野生動物
哺乳類黃鼬(黃鼠狼野兔野貓褐鼠刺蝟蝙蝠等
爬行類守宮(壁虎)蜥蜴赤練蛇蚯蚓烏風蛇等
鳥類喜鵲麻雀杜鵑啄木鳥貓頭鷹烏鴉鵪鶉等
魚類鯽魚魴魚黑魚黃鱤泥鰍黃鱔
鯉魚西邊魚鱅魚鮎魚鰻魚鯿魚鮦魚竄鰷
青魚(黑鯤)黃鯖銀魚油鮎條角牙紅鯉魚
長吻魚(淮王魚)針魚赤眼鱒草鯶白鱔鱖魚等
野生植物
馬齒莧蔞蔞菜豆本菜麵條菜竹節草獨草澤蒜薺菜
狗尾巴菜地衣木蛾野木耳米兒蒿掃帚苗富苗鴨頭苗
莞葦王子草大曲草豬芽草等

甲殼類 有青蟹、土蟹、大白蝦、麥蝦、草蝦、蚌殼蟲、枝角類(紅蟲、水蚤)和橈足類屬小型甲殼動物、河蟹。
貝類 三角帆蚌、褶紋冠蚌及圓背無齒蚌、背角無齒蚌、河蜆、螺絲、田螺、蜆子等。
蟲類 蜈蚣、蜻蜓、蟬、蝴蝶、馬蜂、蜘蛛、蠍、螳螂、土蠶、土鱉、黃蜂、螞蟻、蝗蟲、豆蟲、蝣子、蟋蟀、螻蛄、天牛、熒蟲、天蛾、金龜子、叩頭蟲、牛虻、蠅、蚊、臭蟲、放屁蟲、水蛭、蚜蟲、瓢蟲、大草嶺、隱翅蟲、步甲、蚰蜓、麗草蛉、蚜蠅、棉卷葉螟、小造橋蟲、棉蛉蟲、紅蛉蟲、稻苞蟲、姬蜂、赤眼蜂、松毛蟲赤眼蜂、胡蜂、東在小花春、棉葉跳蟬、薊馬、黑盲綠盲春、大眼蟬長春、窄姬春、纖腰巴食蚜蠅、短翹刺腿食蚜蠅、黑帶食蚜蠅、食蚜斑腹蠅。
其他 有青蛙、蟾蜍等。

風景名勝

洪林廟位於於集南1.22公里,背崗面灣,占地18000平方米,廟宇近百間。有前後兩大殿、東西廊房,西院平房為僧舍。大殿及廊房內,泥塑金雕,彩繪 四壁,金碧輝煌。外觀建築壯麗,氣勢恢宏。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廟會。該廟因年久失修,解放前後,逐漸傾圮。現僅存有後殿牆基和清道光二十七年碑刻一塊, 上書“萬類同歸”。

於集牌坊,百里有名,解放後大煉鋼鐵時被毀

洪崗村烏江底,留下伍子胥打馬過烏江傳說,現在百畝光伏基地

程樓村的橡皮壩

雷莊寨炮樓,已被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