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語和

於語和

於語和,男 ,漢族 ,天津寧河人, 1962年9月出生, 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畢業,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後。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原天津大學法學系主任,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法史法理教研室主任;2004-2005年,受中組部和團中央委派,赴寧夏司法廳掛職,任司法廳黨委委員、廳長助理(副廳級),分管基層處、法宣處和自治區依法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因工作認真,成績突出,2005年9月,受到中組部表彰。2010年4月至今,在天津市人大代表進修學校掛職,被天津市人大常委會黨組任命為人大代表進修學校副校長,分管教務和基建、綠化及設備維修工作。

學術兼職:

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理事;天津法學會理事、專家評審委員會委員;天津法學會法理學分會副會長;天津政治學會理事;天津市“四五”、“五五”和“六五”普法講師團成員。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法律史(制度史,法律思想史)、中國民間法、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外法律文化比較研究、中西政治文化比較研究。

主要貢獻

(一)出版的主要專著及教材(共26部)

1.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論》,主編,22萬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此書獲華北圖書二等獎。

2. 《中西法律文化散論》,獨著,23萬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第一作者,25萬字,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截止到今年已印刷五次。

4. 《智慧財產權法教程》,第二作者,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二版),33萬字。

5. 《禮治與法治》,獨著,16萬字,香港天馬圖書公司2002年版。

6. 《中西法律文化散論續編》,獨著,25萬字,香港天馬圖書公司2003年版。

7. 《中國法制史》,第一作者,31萬字,天津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8. 《西方政治思想史》(多卷本),徐大同先生主編,參與第三卷撰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卷獲天津市第十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9. 《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研究》,主編,20萬字,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版。

10. 《民間法》,主編,39萬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11. 《尋根——民間絮言》,獨著,22萬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12. 《中國農村糾紛解決機制研究》,主編,25萬字,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

(二)發表的主要論文(145篇)

1. 《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辨偽方法評析》,獨撰,《南開學報》1994年第5期。

2. 《試論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點》,獨撰,《鄭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3. 《論漢代的經學與法律》,獨撰,《南開學報》1997年第4期。

4. 《周易“無訟”思想及其歷史影響》,獨撰,《政法論壇》1999年第3期。

5. 《王寵惠法律思想與實踐述評》,獨撰,《天津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3期。

6. 《<法經>與<十二銅表法>之比較研究》,第一作者,《南開學報》2000年第4期。

7.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釋義及其與西方的比較》,第一作者,《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8. 《試論德治與法治之契合》,第一作者,《中國法制》(香港)2001年第8期。

9. 《近代中國憲政的困境與教訓》,第一作者,載《中西政治文化論叢》(第二輯),2002年。

10. 《禮治與法治——中西方傳統治國模式的差異》,第二作者,《中國公證》2002年第3期。

11. 《明代宦官專權與君主專制主義的發展和影響》,第一作者,《歷史教學》2002年第9期。

12. 《試論西方中世紀教會法中法治理念的形成及其發展》,第一作者,《中西政治文化論叢》(第三輯)2003年。

13. 《羅馬法視野下的權利與權力》,第一作者,《中西政治文化論叢》(第四輯)2004年。

14. 《國家法與民間法互動之反思》,第一作者,《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15. 《平等就業保社會和諧》,《人民日報》 2005年6月15日 ,第15版。

16. 《試論我國民事立法中民間習慣的缺失》,第一作者《寧夏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

17. 《試論民間習慣在民間糾紛調解中的作用》,第一作者,《法學家》2005年第3期(核心刊物)。(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5年第9期全文轉載)

18. 《試論人民調解制度與ADR的嫁接與融合》,第一作者,《中國司法》2005年第9期。

19. 《民間法視野中的村規民約》,第一作者,《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20. 《西方法律傳統的形成及其宗教根源》,第一作者,《中西法律傳統》(第5卷)2006年。

21. 《“和諧社會”溯源——以傳統政治文化為中心》,第一作者,《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1期。(該文被2007年第9期《新華文摘》“論點摘編”所收。)

22. 《我國人民調解制度及其重構——兼論民間調解對犯罪的預防》,第一作者,《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2期。(該文被2007年第11期《新華文摘》“論點摘編”所收。)

23. 《天意、法意、人意——鄉土社會法治化的困惑與民間法的命運與選擇》,第一作者,《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6期。

24. 《從民間調解的歷史性與現實性看中國法學的發展》,第一作者,《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8年第1期。

25. 《民間法的限度》,第一作者,《河北法學》2009年第3期。

26. 《馬克思主義法律觀與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第一作者,《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27. 《英國憲政自由主義傳統的理論基礎與基本價值》,第一作者,《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第3期。

28. 《中國傳統民間法論綱》,獨撰,《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年第1期。

(三)主持的主要科研項目

1. 天津市“十五”社科研究規劃(2003年度)課題立項(一般項目),題目:民間法視角的村規民約與村民自治,已完成。

2. 國家法務部2003年度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一般項目),題目: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研究,已完成。

3. 中國法學會2006年部級法學研究課題(一般項目),題目:村民民主選舉法律問題研究,已完成。

4. 中國法學會2007年部級法學研究課題(重點項目)。題目:農村糾紛處理機制研究,已完成。

5. 南開大學2008年亞洲資助課題。題目:農村糾紛解決機制研究,已完成。

6. 國家社科基金2011年一般項目,題目:民俗習慣的司法適用研究,正在進行。

獲獎記錄

2002年,天津市第八屆社科優秀成果評獎獲論文三等獎。

2002年,獲第三屆“全國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提名獎。

2003年,獲天津市第二屆依法治市理論研究徵文優秀論文一等獎。

2004年,獲天津市教育系統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

2004年,被評為天津市首屆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

2005年,獲南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06年,被評為全國四五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個人。

2006年,天津市第十屆社科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成員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