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測光

星系天文學攝影技巧。

方格測光
簡介
1.矩陣測光就是將整個畫面割成小區塊,依照每個
區塊的位置套用相機測光的程式進演算,算出一個
最合的曝光值後進曝光.
2.各家的矩陣測光皆相同,是割方式,割
及運算方式等等都有自己的技術,當然也會與相
機的硬體,韌體有關.
3.矩陣測光最初是由Nikon發展出獨特的測光技術,
稱為"AutomaticMulti-Pattern"(AMP).像傳統測光
表只測光線18%,而是協助攝影師在複雜且困難的
態下做正確的曝光.
4.1990左右,相機廠商也發展出似的測光方法,像
Canon就稱他的測光方法為evaluative,萊卡的R8用
的測光技術就跟FA的一模一樣.
關於攝影方面的背景與名詞解釋
1.像素(Pixel):像素.
2.感光元件(Sensor):如同底片的功能一般.
3.光圈(Aperture):相機鏡頭讓光進入的孔,相當於眼睛的瞳孔.
4.快門速(ShutterSpeed):快門是一片在感光元件前的遮板.
5.感光(SensitivityorISONumber):傳統底片以ISO值表示它的感光
.
6.曝光值(ExposureValueorEV):曝光是指讓感光元件接受光並記影
像.而(感光,光圈,快門速)表示一組曝光值(EV).
7.測光(Metering)相機會測鏡頭畫面範圍內的光,計算出最合適的
曝光值(EV).
常的形式有:
-點測光—只針對畫面中心大約10%的小圓形區域測光.
-中央重點測光—會測整個畫面的光,但中央部份會特別加重測光.
-矩陣測光—將畫面成多個方格分別測光,再依據各方格的測光結果計算出最
佳曝光值.
矩陣測光的由
早期的相機是沒有測光表,後部份的相機開始增設測光
功能.
現在的相機則多半都附有TTL式測光(透過鏡頭測光,
ThroughTheLens),甚至針對拍攝畫面做分區,並對各
區給予加權值測光.
較早的是中央重點式測光(Center-WeightMatering),對
於中央測光區所測得的光線給予比較重的加權.
後開始慢慢演變,從原先的大區變成五區,後再
將中間部份再成區,或將周邊四大區割成多的區
塊,達到精確的曝光,即1983NikonFA發展的AMP
測光(AutomaticMulti-Pattern),目前稱為Matrix矩陣測
光.
比如40%面積的中央區測到的光占測光值比重的65%,
而60%面積的外圍區測光值僅占35%的比重,
本面積與測光比僅是明.
矩陣測光(AMP)的基本原
由於Nikon目前尚未把如何用矩陣計算這
些資訊的演算法公布出,所以我們以敘
述式的方式介紹其運作的方式.
以下是Nikon的AMP基本的運作原:
(相機內部構造)
【考(詳細程圖)】http://www.kenrockwell.com/nikon/matrix02.htm
步驟1
將影像轉換成位資訊,並把這些資
割成幾塊區域,如下圖
主要分為五大區,如上圖的字表示,其中中央下面的色區域是後
為加強曝光的精確所分割的.
步驟2~3
2.入鏡片的資:包含有最大光圈的大
小,使用的鏡片,焦距,在各個分割區域
的等等.
3.評估這些影像資訊並將它們分成20的族
群,這個步驟是為第(5)步驟的前置作
業,而評估這些影像資訊最主要是以它們
的最大作分,如下圖的AMP
PatternClassificationTable.
步驟4~5
4.修正曝光並加以分析
5.影像資分與暫存,依照步驟(3)影像
資被分為20群
6.最後將上述步驟得出的結果加以計
算,即可得到修正後曝光的結果
修正後的結果
矩陣測光一
矩陣測光二

矩陣測光主要用猜測主題型:在經過
分析計算過超過三萬張照片後,得出一個
加權圖,用這些值猜測被攝主題(困
難部份)並做出正確的測光值(簡單部
份).但實際上可能每一張的照片都可
以配到完美,有時候可能凸顯的是周圍配
角,而非你真正要拍攝的主體.但這也比
我們自己操作相機閃光燈,快門速,光
圈要的準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