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槐書

新野槐書

新野槐書表演有單口演唱或雙口對唱,很少有道白,即便是有道白也多以板白和垛板代之,前奏和過門中加鼓鑼伴奏。槐書表演唱腔屬兩段體曲體結構,有起腔、隨腔和落腔之分。這是新野槐書唱腔的主要特點。古老的傳統文化融進了現代社會的文明,使槐書這一民間曲藝綻放出鮮活的色彩。

簡介

所屬地區:

河南·南陽·新野縣

..

文化遺產名稱:

新野槐書

遺產編號:

Ⅵ-3遺產類別:曲藝

申報日期:

2006年申報人

申報單位:

新野縣

遺產級別:

概述

新野槐書新野槐書
新野民風淳樸,鄉俗濃郁,民間文化豐厚。槐書作為新野民間文化曲藝中的一個曲種,有著“藝術活化石”之美稱。新野槐書是南陽獨有的地方曲種,它和新野的猴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眾所周知,新野素有“猴戲之鄉”之美稱,玩猴藝人遍及全縣走遍全國。清朝末年,新野城北沙堰鎮蘆堰村有兄弟二人,常年以玩猴為業。

為吸引觀眾,玩猴藝人在表演猴戲時像皮影戲裡的演員一樣,一邊動作一邊演唱。

為了使猴戲便於當地百姓欣賞,走到哪裡,他們就把當地的民歌小調融入到演唱中,並把這些雜亂的唱腔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唱腔調門,走到哪裡就演唱到哪裡。舊社會由於鄉村文化生活比較貧乏,蘆堰村蘆氏兩兄弟每次回來,鄉親們就邀他們在門前的大槐樹下表演。兩兄弟也就很爽快地敲起隨身攜帶的小鼓小鑼,把在各地表演的大雜燴經過自己隨口加工,形成了詼諧優美的小調。

這些不在譜兒的鄉村小調,鄉親們聞所未聞,聽起來十分新鮮。因為當時也沒個曲名,久而久之約定成俗,大家就叫這種在村頭槐樹下表演的小戲稱為“槐書”。

歷史

民國年間,抗戰烽煙疊起民不聊生,槐書這一演唱形式在新野近乎絕跡。上個世紀60年代初,縣文化局搞民間曲藝普查時,工作人員在鄉下發現一位叫茹新和的民間老藝人,會唱一些槐書段子。當時老人已是古稀之年了。文化局工作人員專一把他請到縣城,根據他的演唱,記錄整理了老藝人汝新和青年時演唱的《崔羅斗》和《扠衙門》等劇目,並教縣曲藝隊排練演唱,使槐書這一傳統曲藝形式首次登上了文藝舞台。1963年,槐書《崔羅斗》參加南陽地區曲藝匯演,還榮獲了音樂和演出兩項獎勵。“文革”開始,新野縣曲藝隊解體,槐書停演。直到1975年,時任新野縣文化局局長的郭聚山同志提出復活槐書,並要求對槐書的節目、內容、唱腔等進行變革,以跟上時代的步伐,用句時髦的話說叫“與時俱進”。新野縣文化館館員曹寶泉同志接受了這一任務。他根據本縣上莊公社一個插隊女知識青年破除陋習與當地一位飼養員結婚的故事素材,創作了一個槐書劇本《愛田新歌》。同時曹寶泉又對槐書簡單的曲調進行了大膽的變革,使唱腔更加豐富,更加便於人們接受。加上劇本內容與現實生活比較貼近,因此槐書《愛田新歌》1977年參加原南陽地區文藝會演一炮打響,後來赴省里參演,得到省領導的高度評價。

上個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東風給文藝界帶來了萬紫千紅的春天,槐書作為傳統的民間曲種又重新登上了舞台得到發揚光。

1984年後,曹寶泉同志對槐書的演唱形式又進行了更大膽的改革,他把槐書的二人對唱形式改為三人或多人演唱,賦予新野槐書以新的內涵。同時他又吸收借鑑了其他曲種的音樂特點,並加以樂隊的伴奏,改新了傳統的唱腔,使槐書更加受到民眾的歡迎。

傳承發展

如今的新野槐書演唱,就是在傳統演唱形式上經過改進過的。演員一旦進入角色,就給觀眾帶來了直觀的形象感,加深了觀眾對劇情的理解,淺顯易懂,寓教於樂。
新野槐書表演有單口演唱或雙口對唱,很少有道白,即便是有道白也多以板白和垛板代之,前奏和過門中加鼓鑼伴奏。槐書表演唱腔屬兩段體曲體結構,有起腔、隨腔和落腔之分,這是新野槐書唱腔的主要特點。

古老的傳統文化融進了現代社會的文明,使槐書這一民間曲藝綻放出鮮活的色彩。今天,這一曲藝瑰寶正在百里沃野的城鎮鄉村潛滋暗長。枯木逢春的新野槐書,伴隨著耍猴藝人的足跡,在祖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釋放出更加誘人的魅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