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空巢

新空巢

新空巢,是指獨生子女暫時離開父母去外地求學,父母產生一定的不適應的現象。而且,母親的不適應感要遠遠超過父親。其主要表現症狀有心情鬱悶、食慾減低、睡眠失調等。

新空巢,是指獨生子女暫時離開父母去外地求學,父母產生一定的不適應的現象。而且,母親的不適應感要遠遠超過父新空巢親。其主要表現症狀有心情鬱悶食慾減低睡眠失調等。

來由

寧波周女士的獨生女兒被四川一所大學錄取,女兒在家的時候,她一下班就忙著上菜場,想著給孩子買什麼好吃的菜,可女兒上學後,什麼心思也沒有了,人也沒精神了。她的丈夫也很不適應,過去每天都要和女兒聊會兒天的,現在就沒有這番樂趣了。孫女士也是,自兒子在北京上學後,她一天要給孩子打兩三個電話,一會擔心飯菜合不合口味,一會擔心孩子睡覺會不會著涼,而且自從兒子走後,話就少了許多,並且老是喜歡呆在孩子的房間裡。(據9月15日《寧波晚報》報導)

問題分析

這兩位女士的情況不是個別現象,許多家庭的孩子離開父母到異地上大學後,父母都會不適應,而且,母親的不適應感

新空巢新空巢
要遠遠超過父親。專家稱這種現象叫“新空巢”現象。以前我們所說的“空巢”現象是指子女成家後離開家庭,大部分時間只剩下父母兩人單獨居住。而“新空巢”則是獨生子女暫時離開父母去外地求學,其主要症狀有心情鬱悶、食慾減低、睡眠失調等。 如今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自打孩子出生起,就成了家庭的“中心”,父母的整個心思都用在孩子身上,圍著孩子轉,雖然很辛苦,但也很充實,感覺很幸福。現在,孩子突然離開家庭到異地上學,家庭的“中心”突然離開了,就好象自己失去了“主心骨”,沒了精神寄託,生活也沒了目標,沒有“中心”,不知該圍著什麼“轉”了。

家長訴苦

昨日,不少中年讀者打進晨報熱線,表示自己正處於空巢情緒障礙期。從中可看出,空巢情緒障礙主要來自兩方面。重心突然失衡無所適從手機尾號為5795的徐女士:孩子7月出國後,我不習慣閒下來的日子,經常做一大桌子菜,還多放一副碗筷,感覺兒子就在身邊。而且我至今仍堅持每天整理他的房間,一天不整理就感覺心慌。手機尾號為6686的陳女士:7年前,我開始做全職太太,一心照料女兒,把家裡的經濟、生活等方面都安排得很妥當。可自從孩子上大學離開家後,家裡的一切都亂了,水電費、電話費經常忘交,搞得幾次被停電停水、電話停機,每當想整理家務時,怎么也提不起勁,總覺得所做的沒有意義,沒人能享受到,現在家裡亂成一團,我也經常跟老公吵架。

專家解難

如何預防和破解“新空巢”現象給部分中年人帶來的心理危機?社會學心理學專家給出了建議。

新空巢新空巢

別把孩子當成“私有財產”
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系梅志罡教授說,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精心培養子女的惟一目的,是為了光宗耀祖--這樣的父母,實際上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一旦孩子稍微脫離自己的掌控,就感覺極度不適。梅志罡提醒中年父母們,要認識到孩子不僅是家庭的,更是社會的,孩子成人了,就應該走向社會,有獨立自由的發展空間。現代人應該面對這一現實。
心理調整,從夫妻感情入手
武大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王高華教授分析,獨生子女父母特別擔心孩子在外過得怎么樣,朝思暮想會讓他們產生憂慮情緒,嚴重時會形成心理疾病。“新空巢”家庭中,母親不適應感明顯高於父親。此時,女方多面臨退休,身體正步入更年期階段,生理和心理都經歷著變革;男方則多為事業黃金期,工作緊張、充實。“一閒一忙”形成對比,加上作為“紐帶”的孩子不在身邊,處理不好就可能產生婚姻危機。因此,夫妻間應注意情感的培養與溝通,夫妻感情好了,孩子離家後的失落感也就不會那么強。王高華建議,中年人應多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多交朋友,擴大生活圈,尋找新的生活方式,以豐富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因家庭“空巢”而出現心理問題的中年人,應及時做心理諮詢。一般來說,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是可以調整過來的。
親情教育,從娃娃抓起
武漢大學社會學羅萍教授說,“空巢期”的提前到來,也與新一代子女親情教育缺失有關。傳統親職教育中,父母常要求孩子孝敬、尊重老人。《論語》中就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現在的父母往往只是一味付出,一切圍著孩子轉,沒有教會孩子要懂得感恩;學校在親情教育方面也幾乎是空白,這就容易造成新一代人家庭觀念淡化,不願和父母溝通與聯繫,有些家長為此而感到失落、苦惱。羅教授建議,家長和學校應對孩子從小進行親情教育,孩子長大後,才能很好地體諒父母的苦心,主動去照顧父母的情感需求。他同時提醒年輕人,應經常給“空巢”父母打個電話,常回家看看,帶些小禮物給父母一點驚喜。

群策群議

部分經歷過“新空巢”情緒障礙期的讀者來電錶示,他們已成功“轉型”,還有少數家長已為即將到來的“空巢”期進

新空巢新空巢
行了規劃準備。
人到中年,從頭學起
手機尾號為5628的韓女士:我女兒去年考上了上海大學,以前為照顧女兒生活,我對身上的病痛一直未在意,女兒走後,全身毛病都來了,經常住院,害女兒總是上海武漢兩地奔波。後來我想開了,女兒剛讀書,以後還要參加工作、結婚生子,我只有把自己身體養好,才能以後享受天倫之樂。於是,我為了讓自己生活更充實,開始學駕照、學英語口語,今年國慶節女兒回來,我們一家三口還駕車去鹹寧溫泉玩了兩天,心情開朗,身體也好了。
種花養寵物,轉移注意力
手機尾號為7611的葉女士:女兒剛去外地工作時,我們夫妻倆極不適應,看著女兒空蕩的房間,想著女兒活潑的笑容,總是忍不住以淚洗面。後來別人送給我們一隻小狗,多了這個“開心果”後,我們的心情也慢慢平復了。座機尾號為6117的周女士:我獨自撫養兒子18年,4年前開始過“空巢生活”,怕電話打擾兒子工作,我就用最原始的信件方式與他溝通,我覺得書信的方式更能拉近距離,更有親切感。座機尾號為3727的蔡老師:女兒今年9月到澳大利亞讀研,我們夫妻倆想女兒時,就加大工作強度麻痹自己,出現悲傷情緒時,立即對著鏡子大笑,不讓悲傷情緒蔓延。座機尾號為0258的羅女士:5年前,我被確診為癌症晚期,隨後女兒考到西安,老公工作繁忙,家裡經常就我一人,但我學會充實自己,每天到公園唱歌跳舞,原本只有3個月生命的我,健康地活到現在。

湖北省精神衛生 中心王高華教授發現,每年12月,心理門診都會接診許多有相同困擾的中年女性。因為大學開學最初的3個月,新入學的孩子還不適應環境,會通過電話或信件與家裡保持比較密切的聯繫,但隨著孩子建立起新的社交網路,與父母的聯繫就會減少。王高華介紹,有的女人在孩子離開家以後,總是提不起精神,晚上也睡不著覺,感覺生活像變了味。如果再加上丈夫經常出差,兩個人平時欠交流,導致共同話題越來越少。孩子到外地上大學,夫妻二人事業進入平穩期,按理講,夫妻要進入第二個蜜月期了,可是那些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夫妻卻常常覺得失去了生活重心,一時間沒有了共同的話題。由於“新空巢家庭”對女人影響大,所以夫妻雙方要特別注意增加家庭凝聚力,當心婚姻危機。 習慣子女在身邊的父母,很容易產生心理落差和孤獨感。由這些中年父母組成的心理就診高峰期被稱為“12月現象”。“12月現象”是“新空巢家庭”成員無法調整心態和相處模式而出現的心理危機。在“新空巢家庭”中,母親的不適應感明顯高於父親。王高華分析,此時的女方多面臨退休、身體步入更年期的階段,生理和心理都經歷著很大變化;而男方此時多為事業黃金期。“一閒一忙”形成了對比,加上作為“紐帶”的孩子不在身邊,更容易遭遇婚姻危機。王高華建議,中年夫妻要學會適應離開孩子的生活,在這段時間應多加強感情溝通,相互理解,嘗試尋找新的生活重心,找回屬於自己的生活模式,如經常一起旅遊、健身、參加文娛活動等。
新“空巢”家庭帶來心理問題
家住瀋陽市和平區的劉女士每天都盼著在上海讀書的女兒打來電話,如果連續幾天得不到女兒的訊息,她便會煩躁不安。隨著一批批獨生子女進入大學校園,不少像劉女士這樣的新型“空巢”家庭的父母出現了心理問題。 據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科主任王秀珍介紹,近來到該院諮詢的這類父母不在少數。對此,她認為,“空巢”家庭的出現,是一個家庭所必經的周期。但因為新“空巢”家庭中,父母對孩子傾注的感情太多,孩子上學突然離開後,致使父母在心理上難以承受,從而感到精神空虛。也有些父母因此表現出焦慮、煩躁不安,經常嘮叨。另外,由於社會的激烈競爭,使得年輕一代為了學業和事業上的成功,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這也在客觀上加劇了新“空巢”家庭父母在精神、感情上的失落感和寂寞感。因此王秀珍認為,孩子不在身邊時,要加強社會交往。另外,夫妻間要多溝通,將情感重新分配,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空巢”所帶來的困惑。
直面“空巢危機”
“空巢家庭”緣何越來越多
新空巢
悲哀:安徽農村空巢老人帶三歲孫子

“空巢家庭”是指無子女共處、只剩下老年人獨自生活的家庭。近10年來,我國“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勢。據調查,1993年,“空巢家庭”在有老人的家庭中所占比例只有16.7%,而2003年上升到25.8%,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更是高達34%、34.8%、30%和36.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單身獨居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由1999年的3.8%上升到2003年的11%。“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促成了‘空巢家庭’的迅速增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徐勤表示,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人們工作變動日益頻繁,人口流動和遷移加速,促使大家庭結構向小家庭轉變。此外,隨著社會轉型加快,代溝越來越突出。物質生活水準提高后,人們追求精神生活,老少兩代人也都要求有獨立的活動空間和越來越多的自由。 專家指出,我國實行計畫生育政策已有20多年,隨著獨生子女逐漸進入中年,他們的父母進入老年,“空巢家庭”將越來越多。可以預料,“空巢家庭”將是21世紀我國城市甚至許多農村地區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
“空巢”綜合症
新空巢72歲的王四,兒女在外,貓來作伴

一個家庭的生命周期大致需經歷五個階段:誕生、新婚、生育、空巢和解體。在傳統的多子女家庭中,空巢期多在夫妻晚年。而今城市獨生子女家庭,子女離家的時間越來越早。孩子的分離,使許多夫妻難以適應,容易引發情感危機。“空巢綜合症”表現為———心理問題。空巢老人普遍都有一種孤獨感,進而生髮出思念、自憐和無助等複雜的情感體驗。有空巢感的老人,大都心情抑鬱,惆悵孤寂,行為退縮。他們中許多人深居簡出,很少與社會交往。———疾病醫護問題。“空巢家庭”老人,特別是單身老人,生了病以後特別感到無助。單身老人病死在床上無人知曉的事例,近年來屢見不鮮。———生活照料問題。單身老人對此憂慮最大,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精力的衰退,將來總有一天難以獨立地照料自己。特別是生活中發生意外時,如何得到援助? 減少子女離家後對家庭的心理衝擊,避免空巢出現的情感危機,就要積極防治“空巢綜合症”。
一要未雨綢繆,正視空巢。有些家庭對空巢心理準備不足,不願面對,似在迴避,誤以為“空巢綜合症”是過渡性的,豈不知忽視帶來的負作用會更大。
二要重燃激情,找回感覺。中老年人具有懷舊、戀舊的心理特點,塵封的舊情終難忘。如王先生在空巢困擾下掙扎了很久,遵照心理治療的要求,夫妻共同參與文娛活動,找回了當年含情脈脈的感覺。
三要對症下藥,心病醫心。預防“空巢綜合症”,不能採用消極的應對方法,如賭博等不正當的娛樂活動。由於症狀病因不同,必須接受規範的心理治療。
常回家看看
新空巢一位還挑得動水的老人

老人們大都可以過清貧的生活,卻不能忍受漫長的對在外孩子的思念,那是一種撕心裂肺“催人瘦”的思念呀!父母最想摸到的並不是你寄去的匯款單,而是你那一張被父母哺育的臉啊!只有當切實地感覺到你自然的呼吸的時候,他們才感到踏實,才能睡得香吃得甜,這是任何物質享受都不能代替得了的。子女們要充分認識到空巢老人在生理上可能遭遇的危機,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夠有的放矢地為父母的身體健康做一些實事。有專家強調,和父母住同一城鎮的子女,與父母房子的距離最好不要太遠。在這一點上,日本人提倡“一碗湯”距離,即以送過去一碗湯而不會涼為標準。對於身在異地,與父母天各一方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顧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對父母的精神贍養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緒上容易產生不良情緒,經常與父母通過電話進行感情和思想交流。 常回家看看,其實並不是要求子女們必須拋開自己的工作常常回家與父母相聚,空巢老人也不希望影響子女們的事業和前途。他們唯一的奢望只不過是,子女能多關心父母,能發自內心地做一些有益於身處空巢的父母的事情。

編後語

確實,孩子在家時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會隨著孩子的暫時離開而突然發生變化,產生一些不習慣是正常的。面對這種不適應感怎么辦?我認為既然是“空巢”,就應該“引新鳳”,用新的生活方式來填補因孩子走後產生的“空缺”。父母們無聊的時候,不妨想一想,因為孩子,自己喜愛的吹拉彈唱、琴棋書畫有多久沒有溫習了?年青時痴迷的攝影旅遊、運動打球有多久沒有操練了?自己有沒有夢想因為孩子而擱置了?現在孩子走了,有時間了,不正好可以把它們都一一撿起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嗎?下班之餘,邀上朋友唱上幾曲戲,奕上幾盤棋,彈上幾首曲,打上幾個回合的球,生活不照可以過得豐富多彩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