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益村

新益村歧義詞:多指地名。本詞條指1 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新益村 2 江蘇省蘇州市虎丘鎮新益村 3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崇福鎮新益村 4 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許村鎮新益村 5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義蓬鎮新益村

基本信息

新益村

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新益村

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東源鄉新益村位於萍鄉市北,與赤山彭高、福田接壤,距萍城15公里,距上離縣城20公里,距319國道3.5公里,距昌速公路5公里,緊鄰義龍洞、楊歧寺,是萍鄉進江西省萍鄉市上粟縣新益村村委辦公大樓東源的第一大門,所轄面積8平方公里,統計到2008年,全村21個村民組,671戶,總人口約3130人,中共黨員91人。 新益村森林茂密,盛產茶油,2004年被江西省林業廳列入全省森林生態可持續發展示範村,2006年列為省、市、縣、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新益村不僅區位優越,社會秩序良好,交通便利,而且資源豐富。境內有煤礦、瓷泥、石灰石等,尤其市旅遊資源有較大發展潛力。到2008年,村有採石場、花爆廠、煤礦、磚廠、冬粉廠等十幾家企業,村內還有農家樂6家,村民均收入突破四千元。3.5萬伏的供電站建在新益村境內,程控電話、通訊網路、有線電視遍及全村、戶戶都有了自來水。 新益村分為四大區域,即苗圃花卉區、畜牧種養區、工業區、生態休閒旅遊區。有門球場、籃球場,有老年人活動中心。有耗資100多萬元建起的村綜合辦公大樓。在以李雲桃同志為首的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修通了組組通水泥公路,起了能蓄水300多噸的高位自來水塔。2009年初,新農村建緊鑼密鼓的操作運行當中,80%的農戶已貼了外牆瓷磚,60%農戶已住上了花園式的庭院,30%的農戶用上了水沖式廁所,用上了沼氣。[1]

江蘇省蘇州市虎丘鎮新益村

新益村,位於虎丘山風景區西北部,屬城鄉結合地段。新益村東至西塘河與平江區交界,南至蘇虞張連線高架與路北村相鄰,西至京滬鐵路,北至滬寧高速公路與白洋灣街道新城村相鄰。全村占地面積2.13平方公里,有21個村民小組,統計到2008年共741戶,總人口約2600人,其中農村居民1670人,另有外來人員3500多人。新益村村民委員會地址位於312國道。 新益村是由原新益村和白洋村於2004年4月合併,有耕地800多畝,其中苗木及綠化生態園240畝,蔬菜地400多畝,糧田100多畝。新益村具有優良投資環境,進入21世紀以來緊緊依託緊靠312國道的地利優勢,村黨支部、村委會和村經濟合作社共同努力,大力發展經濟工作,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到2008年村內有各類企業50多家。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崇福鎮新益村

概況

新益村位於桐鄉市崇福鎮北門,京杭大運河由北往南流經該村,桐德公路自南向北貫穿而過,距梧桐街道20公里,杭州市55公里,上海市15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地處浙北杭嘉湖平原,地形平坦,平均海拔3.2米,河道交錯,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 新益村行政隸屬崇福鎮,地域面積2.2公里,全村12個村民小組,統計到2008年共434戶,總人口約1728人,耕地總面積1795畝,其中水田1070畝,旱地725畝,人均耕地1.038畝。土壤有機豐富,土質疏鬆。 [2]
經濟建設

工業

全村共有企業21家,涉及絲綢、紡織、皮毛、電器設備、建材等各個行業,200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6030萬元,利稅980萬元。 農業生產 到2005年,全村已實現排灌機電一體化,農村電網改造已達到小康村標準。水利工程“三老”改造和電話村已基本完成。對外河圩堤進行了加高加寬,並澆築塊石護岸,投資數十萬元,改造了老察港機埠、觀莊橋機埠,對全村排灌渠道進行了修築和改造,鋪設了U型渠,排灌分系,道路成網,改善了耕作環境,提高了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確保了農業旱澇期保豐收。 種、養殖業均衡發展,2005年全村種植水稻面積1035畝,總產量519噸,飼養蠶種1228張,生產優質蠶繭50噸,年出欄生豬2623頭,湖羊563頭,家禽5640羽,農業經濟總收入393萬元。2005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7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8785元,村級集體可支配收入84萬元。

基礎設施

2005年該村投資90萬元,澆築水泥路面3.5米寬的通組公路7.9公里,通組道路已全部實現硬化。2006年開始加快危舊橋樑改造,分別完成了曹家墩橋,仙人浜橋的改造,剩餘部分於2008年完成。已澆築老察港等生態塊石護岸公里,清理內河河道淤泥16653立方,改善了河道水質,增強了抗旱、抗洪能力;村級主要行道樹已全部種植。 進入21世紀後,通過村莊規劃的實施,農戶建房相對集中,村莊周圍衛生整潔,環境優美,民眾對環境建設的意識不斷提高,生活、生產條件全面提升,對河道邊、主要道路邊的垃圾進行了清理。到2008年,村莊建設垃圾箱100隻,垃圾中轉站一間。衛生廁所改造率達到100%。

文明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新益村黨總支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始終把提高村民形象、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放在首位,以培養新型農戶為立足點,實施無職黨員設崗定職活動。建立村民民主理財小組和村財務監督小組,實行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廣泛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實施文明家庭的創評活動,推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福利事業得到全面改善,該村先後被評為為嘉興市級衛生村、桐鄉市級文明村、五好村黨總支等稱號。[3] 到2008年,九年制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5%,有線電視入戶率95%,飲用自來水達100%,電話普及率90%,大部份村民已用上手機通訊,人民民眾的生活、生產基本達到小康水平。

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許村鎮新益村

基本概況

海寧市許村鎮新益村村域面積2.74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3個村民小組,截至2008年,全村有796戶農戶,總人口3561人。[5]

地理位置

浙江省海寧市許村鎮新益村地理位置新益村位於海寧市許村鎮西部,緊鄰杭州市餘杭區,東臨許村鎮永福村,南與團結村相連,北靠海寧中國家紡城和家紡產業基地。[5]

經濟狀況

全村耕地面積1900畝,農業主要種植糧食穀物為主。在工業上,全村依靠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扶持民營企業,截至2008年,全村個私企業達600多家,其中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23家(包括進鎮、村工業區塊的企業),超1000萬元企業18家。[5]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義蓬鎮新益村

基本概況

浙江省蕭山區義蓬鎮新益村文化中心新益村位於義蓬鎮城鎮規劃建成區東側,區域面積1.5平方公里,內外耕地2164畝。截至2009年6月,全村有14個村民小組,常住農戶634戶,總人口2074人,村黨支部有黨員80名。[6]

村容村貌

該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有關部門的精心指導幫助下,村黨支部、村委會團結帶領廣大黨員民眾開拓進取,真抓實幹,創新創業,村級基礎設施、村容村貌大為改觀,村民安居樂業,生活品質明顯提升。該村先後被命名為區級文明村、區級財務會計工作規範化建設示範村、區級村級財務規範化管理先進單位、區級文化示範村、區級村級“和諧班子”、區級新農村建設“優勝村”、杭州市級衛生村,杭州市小康體育特色村等榮譽稱號。[6]

特色農業

蕭山蘿蔔乾 該村農業企業生產的蕭山蘿蔔乾精選優質蘿蔔(蕭山“一刀種”蘿蔔為原料),以傳統工藝融合現代加工理念,在保持蘿蔔的清脆可口的同時,加入美味調料,精製而成。色澤黃亮、條形均勻、鹹甜適宜、脆嫩鬆口,是極佳的佐食之品。[7] 黃瓜 該村農戶種植的黃瓜,條型好,肉質脆嫩,汁多味甘,生食生津解渴,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蔔素、尼克酸、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具有清熱、解渴、利水、消腫之功效。[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