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菜蝽

新疆菜蝽

新疆菜蝽(拉丁學名: Eurydema maracandicum Oschanin),昆蟲綱,半翅目,蝽科。分別於新疆、寧夏、甘肅、青海、內蒙古等省區。

信息

中文學名:新疆菜蝽
新疆菜蝽新疆菜蝽

拉丁學名:EurydemamaracandicumOschanin異名E.festivaLinnaeus
綱:昆蟲綱
目:半翅目
科:蝽科
分布區域:新疆、寧夏、甘肅、青海、內蒙古等省區。

形態特徵

雌成蟲體長6.5~8毫米,寬3.5~4.5毫米;雄蟲體長7~8.2毫米,寬3.4~4.2毫米,橢圓形,外形與菜蝽相近,新疆菜蝽花紋呈黃、白、橙紅,具黑斑,但黃色部分較多。頭黑色三角形,寬大於長約1.8倍,有3個黃白色小斑點,邊緣黃白,頭側葉長於中葉,且在頭前方匯合,側緣淺色,觸角5節,黑色,被淺色細毛,複眼紫紅,喙黑,長達中足基節;前胸背板前緣凹,後緣直,側緣直且光滑,側角緣、前側緣及中域“T”字紋,黃白色。小盾片三角狀,基部具大黑斑,亦為三角形,近末端兩側各具1小黑斑,頂端橙紅色。前翅革片外緣色淺,中間具1小黑斑,膜片黑,邊緣無色。足黃黑相間。體下方黃,腹部各節中央均具小黑斑鈍,具6塊黑斑,前2後4,後4個斑多合併成2塊大斑。前2個,各節兩側和頂角處有小黑斑1個,側接緣黃黑相間。五齡若蟲體長4.5~5.0毫米,寬3.5~3.8毫米,橢圓形,花紋黃色成份居多;頭三角形,側葉外緣黑色,每側各生1黃斑,余黑色;複眼、觸角、喙黑色,喙達後足基節;前胸背板前緣略凹,兩側黑斑近方形。小盾片三角形,兩側各生1黃斑,余黑色。翅芽外緣

生物學特性

新疆年生2~3代,以成蟲在田邊或田埂雜草落葉下越冬,翌年4月下旬遷入菜田為害。進入9月中旬第二代部分成蟲及第三代成蟲陸續越冬。成蟲產卵部位與寄主植株高度有關,植株矮小產卵在地面上,植株高大多產在葉片或果實上。卵聚生平鋪,每塊卵多為12粒,個別8粒,一般10~11粒,初孵若蟲常群集在卵殼旁,一、二齡多在植株頂部葉片上群集,三齡後分散為害,四、五齡若蟲和成蟲多在植株上中部取食。內蒙古成蟲6月始發,7~9月進入盛發期,5齡幼蟲8月大量出現。

防治方法

1、冬耕和清理菜地,可消滅部分越冬成蟲。
2、人工摘除卵塊。
3、藥劑防治,可用21%滅殺斃乳油10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0%辛.氰乳油2000倍液。採收前7天停止用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