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菜蝽

巴楚菜蝽

昆蟲名,為半翅目,蝽科。分布在新疆、寧夏、內蒙古、前蘇聯等。主要危害十字花科植物等,在內蒙古還為害寬葉獨行菜、藜、胡麻,在新疆還為害小麥。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巴楚菜蝽

拉丁學名:EurydemawilkinsiDistant

巴楚菜蝽巴楚菜蝽

綱:昆蟲

目:半翅目

科:蝽科

主要危害作物:十字花科植物,在內蒙古還為害寬葉獨行菜、藜、胡麻,在新疆還為害小麥。

地理分布:分布在新疆寧夏內蒙古、前蘇聯。

形態特徵

成蟲雄蟲體長6.3毫米,寬3.3毫米,雌蟲體長7.8毫米,寬3.8毫米,尖圓形,全體淡黃略帶青色,背面布有微小刻點和藍黑色花紋。頭前圓,頭側葉長於中葉,頭後緣具黑橫帶1條,前正中有1個梭形白紋間於黑斑中,形成黑白相間的固定花紋。觸角5節黑色,喙黃色,末端黑色伸達中足基節。複眼黑色,基部白色。前胸背板前緣內彎,黃白色,稍後具黑橫帶1條向兩側延伸拐向兩后角,背中具“八”字形黑紋,近前角的黑紋中各具1個小白斑;小盾片中線至端部具1白色箭紋,兩側具魚鉤狀白紋,兩紋彎至中部與箭紋相交,其餘均為黑色。前翅革片內側緣有黑色縱條,外側近中部及末端各有1小黑斑,內側近中央處有1不規則的大黑塊;側接緣外露,黃黑相間。膜片暗褐,邊緣淡色,稍伸過腹末。腹部腹面及足淡黃色,各腹節中部兩側各有1黑色橫條,氣門的後方有1黑狹斑,各節側緣近節縫處各有1小黑斑。各足腿節近端及脛節兩側具黑縱紋,跗節黑色。若蟲體淡青黃色,腹背稍突起,頭頂具空心箭紋,後緣黑色,前胸背板上有2個方形黑塊,塊中具細白紋2條,小盾片上生1“四”字形三角形黑紋,翅芽上有黑紋3條,腹背中線及側緣各生不正形黑斑5個。

生物學特性及發生消長規律

寧夏年生2代,以成蟲在枯葉下或雜草叢中越冬,翌年春天開始為害,卵產在寄主葉背或莖上。在內蒙古成蟲6月始發,7~8月進入盛發期,五齡若蟲7月大量出現。

防治方法

(1)采毀卵塊。 

 (2)捕殺成蟲和若蟲。

(3)收穫後清除落葉和雜草,秋季深耕以減少越冬蟲口密度。

(4)藥劑防治,可用21%滅殺斃乳油10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0%辛.氰乳油2000倍液。採收前7天停止用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