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支線飛機ARJ21

新支線飛機ARJ21

新支線飛機ARJ21是由中國中航一院和中航商用飛機有限公司研製,並利用綜合航空技術並運用於民用飛機的一種飛機的類型。其飛機製造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最先進的技術水平。

產品名稱

 

新支線飛機ARJ21新支線飛機ARJ21

電腦效果圖

新支線飛機ARJ21新支線飛機ARJ21

機頭

新支線飛機ARJ21新支線飛機ARJ21

機身

新支線飛機ARJ21新支線飛機ARJ21

客艙

新支線飛機ARJ21

產品類別

民用飛機

套用技術

綜合航空技術

研製單位

中航一院、中航商用飛機有限公司等

產品概述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於2000年11月17 日在上海正式籌建了“中航商用飛機有限公司”作為法人責任單位、責任主體和經營主體。公司按現代企業制度運作,在研製、設計、生產、銷售的整個過程中,實行國家、地方和企業“共同投資、共擔風險”,在立足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研製和發展我國新型渦扇支線飛機。
ARJ21的基本型為72~79座,標準航程型設計航程為2225千米,增大航程型的設計航程為3700千米;
以安全性為前提,強調高可靠性和良好的維修性,追求經濟性,兼顧符合新世紀潮流的舒適性。
動力裝置選用尾吊發動機布局,可以有效避免外來物損傷,提高環境適應性,降低艙內噪聲水平,以及保證可在較大座級範圍系列化發展。動力選用先進的高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滿足低全壽命使用成本、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燃油消耗低、高原、高溫特性好、低污染、低噪聲、維修簡單、重量輕的要求,還帶有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FADEC)和故障監測系統。
輔助動力裝置布置在機身尾段氣密框後非增壓區防火艙內,引氣口在垂尾根部前緣;排氣口在機身尾段氣密框後非增壓區防火艙內,並滿足FAR25.903條(f)款要求,安全、可靠、維修簡單、使用方便。
機翼採用後掠角較大的超臨界機翼,有較好的巡航特性,飛機在正常巡航M0.78、非定期航班高速巡航M0.80、巡航高度10000米下有很好的升阻比,並有較高的阻力發散M數和抖振邊界。
機翼結構厚度較大,有利於減輕機翼重量和加大燃油攜帶量。機翼兩端還配置了翼梢小翼,全機升阻比約可提高4%左右。增升裝置採用後緣固定子翼的雙縫襟翼和前緣縫翼的組合形式,後緣襟翼最大偏角40度。
駕駛艙採用兩人駕駛體制,可增設一觀察員座位;LCD平板顯示器。客艙截面為雙圓切面,寬敞並有很高的使用靈活性,可方便地改變座椅布局。
貨艙有很好的可達性,每個貨艙有一個貨艙門,艙門位於機身等直段。貨艙淨容積按每座0.227立方米設計,其中0.133立方米用於裝載旅客行李。
噪聲水平,外場噪聲低於FAR36部第四階段6EPN分貝規定,在巡航狀態走道處低於80分貝,語音干擾級(SIL)在客艙前部不超過66分貝,後部不超過68分貝
污染排放水平滿足CCAR34/ICAO標準,留有足夠餘量並考慮到某些地區的特殊要求。
可靠性與維修性方面,派遣可靠度99.5%,故障平均修復時間30分鐘,往返飛行再次離站時間30分鐘,維修性應優於競爭飛機。使用壽命為60000飛行小時/60000次起落/20日曆年。
經濟性方面,製造成本比競爭飛機低20%,直接使用成本比競爭飛機低8%~12%。
信息技術套用方面,將對整個項目實行有效的、動態的技術、質量、成本、進度四坐標管理;實施異地研製生產並行工程;建立和套用適航信息管理系統;實行有效的構型管理;建立和套用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建立和套用供應鏈管理系統;將CAD/CAE/CAM/PDM套用提高到新水平;套用產品協同商務(CPC)技術,支持跨地區、跨企業的協同工作、項目管理、數據發放和交付,支持民機行業實現三足鼎立。
CAD技術套用方面,100%實現三維數位化定義、數位化預裝配和數字化樣機,部分替代物理樣機;項目公司和參研參產單位均建立新支線設計CAD軟體平台,實現新支線飛機從頂層設計到詳細設計都在CAD系統平台上開展;以CATIA V5版作為設計、協調和信息傳遞的主流軟體;以數字樣機作為製造依據,實現設計製造過程的產品數據管理、數據共享和信息集成,以三維數字量傳遞替代模擬量傳遞;關鍵工裝、工藝的數位化設計和主要零件的套用數位化製造。
項目數據管理中心方面,建立基於廣域網的新支線項目數據管理中心,實現項目數據的歸檔和發放;保證項目數據完整性、唯一性、協調性和安全性;支持各廠所聯合研製,實現異地協同並行設計與製造;支持供應鏈管理、客戶關係管理和電子商務系統,實現對研製、銷售、服務的商務管理;建立計算機化型號研製項目管理,實現對型號研製的計畫、進度、成本、質量和研製過程的管理與控制。
ARJ21將在2005年12月首飛,2007年6月取得型號適航證,並投入使用,並儘快獲得FAA和JAA適航證,同時形成市場開發行銷體系、產品研製生產體系、客戶支援服務體系“三足鼎立”的新局面,以提供一流的產品和售後服務,創立我國新型渦扇支線飛機的品牌。

套用領域

民用航空

技術水平

國際先進水平

市場預測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民航改革的深入,未來中國航空運輸市場將繼續以較快的速度增長。特別是促進支線航空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民航航線和機隊結構的不斷最佳化,都將對支線飛機產生越來越大的需求,支線飛機在機隊中所占的比例將由目前的13.8%增加到31.6%左右,其運力所占比重增長最快。支線飛機中噴氣支線飛機將占90%以上。出於經濟性的考慮,國內航空公司更傾向選用座級大一些的支線飛機。預計2022年中國的客機擁有量將達到2050架,其中100座以下支線飛機647架;貨機擁有量達到341架。考慮因運量增長產生的需求和現有飛機的退役,中國民航今後20年內共需要補充1901架客機。

效益分析

到2003年9月,已有35架訂貨。

來源

http://www.aeroinfo.com.cn/database/double/index.asp?id=1&page=1&sort=電子信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