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魏晉壁畫墓

新城魏晉壁畫墓

新城魏晉壁畫墓位於嘉峪關市東北20公里處的新城鄉戈壁灘上,系統反映了魏晉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俗、科技等內容,其繪畫以中國傳統的寫實手法為主,早於莫高窟藝術,填補了魏晉時期繪畫藝術的空白。

簡介

位於嘉峪關市東北20公里處的新城鄉戈壁灘上,始掘於1972年。在嘉峪關以東至酒泉市以西20公里的範圍內,共有1400多座魏晉時期(公元220-419年)的地下壁畫磚墓群,被譽為“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從1972-1979年先後發掘了13座,其中8座是彩繪磚壁畫墓,共出土壁畫磚700餘塊,現有六號和七號墓室對遊人開放。魏晉墓分為二室和三室兩種,有拱形斜坡式墓道相通,以乾磚壘砌而成,也有規模較大的多室磚墓。多為家族聚族而葬的墓地。墓門有雕雲紋、水火圖、四神像圖方磚或仙靈異獸彩繪;地面鋪以各式花紋磚;墓室各壁為表現勞動人民各種生產生活、婦婢僕從的雜役和墓主人奢侈豪華的享樂生活的磚畫。畫像磚除軍事體材外,均是一磚一畫,筆法簡練,形象生動,系統反映了魏晉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俗、科技等內容,其繪畫以中國傳統的寫實手法為主,早於莫高窟藝術,填補了魏晉時期繪畫藝術的空白。

新城魏晉墓群中,最具代表性的6號墓常年對遊人開放。墓葬為前、中、後三室夫妻合葬墓。其建築構造是墓門朝東,入門迅即轉向南方,以45度坡度挖一長20米,寬2米的斜坡形墓道和三座墓室,再以乾磚壘砌而成。墓室內乾磚頂形成大小不等的等腰三角形,頂端正好成一方形,呈覆斗形,用料計算精巧。地面鋪有各式花紋磚。墓門牆照高11米,鑲嵌有托梁赤幘力士、雷公、托梁獸、雞首人身及牛首人身等建築造型磚,上面彩繪或雕刻有象徵天門的星雲紋飾闕門、鎮墓的兵卒和青龍白虎朱雀麒麟等仙靈異獸。表現了墓主人對“天堂”生活的嚮往,給人以雄偉、森嚴之感。墓室象徵墓主人生活的宅院,前、中室以磚砌出閥門、突檐等多層樓閣式建築;兩側耳室表示牛羊圈、車廡、炊房和倉舍;後室為主人的“寢室”,發掘時曾較好保存有兩幅棺材和屍體;各室中共有壁畫磚136塊,民俗生活題材廣泛,應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縮影。6號墓是西晉一個有代表性的官宦墓葬,雖經1600多年的歷史,卻依然保持原樣,令人稱奇。專家們發現,原來在中室頂部有一小洞,一條鋼絲自上垂下,原為懸掛油燈之用。掘墓人在封墓前先點上油燈,再砌以七層磚封死,油燈燃燒盡墓中氧氣後,使墓穴自然形成真空狀態,以至於壁畫和古物未被氧化,得以完好保存。

6號墓的彩繪畫像磚反映了墓主人從一個勤奮的遊牧主逐漸耕種、經商至發跡而終致富,步入仕途而晉升為官宦的一生。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類表現了大量的生產勞動場面; 第二類畫像磚描繪了奴婢們從事的屠宰、炊庖等各種雜役,和主人們宴飲美食的場面;第三類畫像磚描繪了墓主人身為達官顯貴時奢侈豪華的享樂生活。

新城魏晉壁畫墓新城魏晉壁畫墓

6號墓已成為遊人在嘉峪關必游的景點,當地的景點講解人員會為您作逐一詳細的講解,令您大開眼界。在新城墓區,現建有魏晉磚壁畫博物館,占地3464平方米,建築面積379平方米,設有仿古式展室和接待室。

門票價格31元/人

交通提示

新城魏晉壁畫墓交通 到達方式:由嘉峪關市區可租車前往。 開放時間:08:30到20:00

相臨景點

  • 嘉峪關
  • 七一冰川
  • 黑山石刻畫像
  • 新城魏晉壁畫墓
  • 長城博物館
  • 懸壁長城
  • “天下雄關”碑
  • 天下第一墩
  • 嘉峪關滑翔基地
  • 明長城遺址
  • 天下第一雄關
  • 祁連山
  • 嘉峪關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