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市新城魏晉磚壁畫博物館

嘉峪關市新城魏晉磚壁畫博物館

新城魏晉磚壁畫博物館成立於1988年,新城魏晉壁畫墓位於嘉峪關市東北20公里處的新城鄉戈壁灘上,始掘於1972年。在嘉峪關以東至酒泉市以西20公里的範圍內,共有1400多座魏晉時期(公元220-419年)的地下壁畫磚墓群,被譽為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從1972-1979年先後發掘了13座,其中8座是彩繪磚壁畫墓,共出土壁畫磚700餘塊,現有六號和七號墓室對遊人開放。占地面積1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2000平方米,整體建築為磚混結構,外觀為大屋頂式仿古建築。博物館大門內照壁上畫有大型魏晉時期墓葬磚壁畫“出巡圖”,顯得宏偉壯觀。

基本信息

館舍介紹

1981年8月市文物管理所派專人保護新城魏晉壁畫墓,1988年10月4日,成立嘉峪關市新城魏晉磚壁畫博物館。隸屬於文物管理處。
該館為仿古建築占地面積為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80平方米,包括展廳、接待室、辦公室。

歷史沿革

嘉峪關市新城魏晉磚壁畫博物館嘉峪關市新城魏晉磚壁畫博物館

位於嘉峪關 市東北20公里處的新城鄉戈壁灘 上,始掘於1972年。在嘉峪關以東至酒泉市以西20公里的範圍內,共有1400多座魏晉 時期(公元220-419年)的地下壁畫磚墓群,被譽為“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從1972-1979年先後發掘了13座,其中8座是墓,共出土壁畫磚700餘塊,現有六號和七號墓室對遊人開放。魏晉墓分為二室和三室兩種,有拱形斜坡式墓道相通,以乾磚壘砌而成,也有規模較大的多室磚墓。多為家族聚族而葬的墓地。墓門有雕雲紋、水火圖、四神像圖方磚或仙靈異獸彩繪;地面鋪以各式花紋磚;墓室各壁為表現勞動人民各種生產生活、婦婢僕從的雜役和墓主人奢侈豪華的享樂生活的磚畫 。畫像磚除軍事體材外,均是一磚一畫,筆法簡練,形象生動,系統反映了魏晉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俗、科技等內容,其繪畫以中國傳統的寫實手法為主,早於莫高窟 藝術,填補了繪畫藝術的空白。
新城魏晉墓群中,最具代表性的6號墓常年對遊人開放。墓葬為前、中、後三室夫妻合葬墓。其建築構造是墓門朝東,入門迅即轉向南方,以45度坡度挖一長20米,寬2米的斜坡形墓道和三座墓室,再以乾磚壘砌而成。墓室內乾磚頂形成大小不等的等腰三角形,頂端正好成一方形,呈覆斗形,用料計算精巧。地面鋪有各式花紋磚。墓門牆照高11米,鑲嵌有托梁赤幘力士、雷公、托梁獸、雞首人身及牛首人身等建築造型磚,上面彩繪或雕刻有象徵天門的星雲紋飾闕門、鎮墓的兵卒和青龍 、白虎 、朱雀 、麒麟 等仙靈異獸。表現了墓主人對“天堂”生活的嚮往,給人以雄偉、森嚴之感。墓室象徵墓主人生活的宅院,前、中室以磚砌出閥門、突檐等多層樓閣式建築;兩側耳室表示牛羊圈、車廡、炊房和倉舍;後室為主人的“寢室”,發掘時曾較好保存有兩幅棺材和屍體;各室中共有壁畫磚136塊,民俗生活題材廣泛,應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縮影。6號墓是西晉一個有代表性的官宦墓葬,雖經1600多年的歷史,卻依然保持原樣,令人稱奇。專家們發現,原來在中室頂部有一小洞,一條鋼絲自上垂下,原為懸掛油燈之用。掘墓人在封墓前先點上油燈,再砌以七層磚封死,油燈燃燒盡墓中氧氣後,使墓穴自然形成真空狀態,以至於壁畫和古物未被氧化,得以完好保存。

館藏作品

展廳設在博物館後院。仿明清建築,紅柱通廊,展覽面積122.6平方米。展覽魏晉磚壁畫墓出土的磚壁畫和絲綢、灰陶器、銅器、鐵器、骨器、漆器、金銀器等60餘件。發表主要文章和發掘報告有:《新城魏晉彩色磚壁畫淺識》、《新城魏晉6號墓》、《嘉峪關壁畫墓發掘報告》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