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喻道中寄元明

新喻道中寄元明

《新喻道中寄元明》是北宋時期黃庭堅寫的一首七言律詩。 .

基本信息

【名稱】《新喻道中寄元明》
..

【年代】北宋
【作者】黃庭堅
【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新喻道中寄元明
中年畏病不舉酒,孤負東來數百觴?
喚客煎茶山店遠,看人獲稻午風涼。
但知家裡俱無恙,不用書來細作行。
一百八盤攜手上,至今猶夢繞羊腸。

作品注釋

①新喻:今江西新余。元明:黃庭堅之兄黃大臨的字。
②一百八盤:黃庭堅被貶到黔州時,其兄一直送到地頭,途經一百八盤和四十八渡等險境。

作品簡析

錢鍾書先生曾指出:“這首是黃庭堅的比較樸質輕快的詩。”可謂一矢中的。讀者根本不用去管他“無一字無來處”,讀起來輕鬆得多。遺憾的是,這樣的詩在黃山谷集中並不多見。
首聯破題,平平敘來,情真意切。自己因病戒酒,辜負兄長款待的一片深情。有人不厭其煩考證出《文選》“孤負陵心區區之意”,歐陽修“一嚼宜百觴”等來處,真是無聊。其實任何一位真正的詩人寫詩用的詞語都能考出“來處”來,只要肯翻破古今中外的所有書籍。
中間兩聯尤為“樸質輕快”,且詩味淳厚之至。“山店遠”,似有“白雲深處有人家”的清新意境;“午風涼”,絕無“關塞蕭條行路難”的重重心事。而頸聯則是家常話,只要家中的人身體都健康,也就用不著“來書細作行”(杜甫)了。侃侃道來,充滿親情;不須雕琢,自見意切。
尾聯回憶當年兄長相送的深情厚誼,一路上攜手前行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至此詩依然“夢尋來路繞羊腸”。許多古今詩家和詩評家,混淆了用典和用詞的界線,包括黃庭堅在內。他們不知語言的繼承性和發展性,把使用古人用過的詞語說成是“靈丹一粒,點鐵成金”(黃庭堅答洪駒父書》),追求字字有來歷,使詩詞創作和鑑賞變得玄虛神秘,甚至莫名其妙,寫出來的東西必然生硬晦澀。對此,必須給予批判。[1]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1105)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原籍金華(今屬浙江),祖上遷家分寧(今江西修水),遂為分寧人。治平(宋英宗年號,公元1064—1067年)進士,授葉縣尉。歷任國子監教授、秘書郎,曾為《神宗實錄》檢討官,編修《神宗實錄》,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神宗實錄》成,擢為起居舍人。哲宗親政,多次被貶,最後除名編管宜州(今廣西宜山)。卒於貶所,私諡文節先生。《宋史》有傳。尤長於詩,與蘇軾並稱“蘇黃”。與張耒、秦觀、晁補之並稱“蘇門四學士”。其詩多寫個人日常生活,藝術上講究修辭造句,追求新奇。工書法,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編》三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