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尾復鰕虎魚

斑尾復鰕虎魚

斑尾復鰕虎魚,體延長,前部呈圓柱狀,後部側扁且細。頭寬而扁平,最寬處一般均大於體寬。口端位,斜裂。上頜略長於下頜,上下頜均具有銳利的牙齒,外行齒不分叉。是一種底棲小型兇猛性魚類。生活在海里,也能適應鹹淡水生活。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斑尾復鰕虎魚
拉丁名稱 Synechogobius ommaturus(Richardson)
英文名稱 spottedtail goby
地方名稱 采鯊
作者單位 \
中文門名 脊椎動物門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鱸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鰕虎魚科
拉丁科名 Gobiidae
中文屬名 復鰕虎魚屬
拉丁屬名 Synechogobius Gill,1862
分布類別 海水,半鹹水

形態特徵

體延長,前部呈圓柱狀,後部側扁且細。頭寬而扁平,最寬處一般均大於體寬。口端位,斜裂。上頜略長於下

斑尾復鰕虎魚斑尾復鰕虎魚
頜,上下頜均具有銳利的牙齒,外行齒不分又。舌端游離,前緣平。吻長,前端圓鈍,吻部中間顯著隆起。前鼻孔呈小管狀。眼小,側上位。鰓裂寬大,鰓膜與峽部相連。頭部及身體上均披細小櫛鱗,尾柄上鱗片較大。第1背鰭在身體前部,起點至吻端的距離等於或稍大於至臀鰭起點的垂直距離。第2背鰭很長,起點在肛門的垂直上方或稍前。胸鰭很長,末端超過腹鰭末端。腹鰭癒合,呈圓盤狀,腹鰭邊緣呈鋸齒狀。臀鰭起點在第2背鰭的第4~5分枝鰭條垂直下方,末端與第2背鰭末端相對。尾鰭尖圓。鰾1室。腹腔膜黑色。腸長為體長的0.9~1.3倍。無側線。背部灰褐色,腹面白色,背鰭有數行黑色小點。胸鰭黃褐色。腹鰭、臀鰭呈淺金黃色。尾鰭黑色,外緣鑲有金黃色的邊,尤其是下部更為鮮艷。

生活習性

是一種底棲小型兇猛性魚類。生活在海里,也能適應鹹淡水生活,斑尾復鰕虎主要食物為小魚(塘鱧、鰕虎、羅漢魚、[餐]條等),蟹,蝦,糠蝦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