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電視系統測量與監測

《數位電視系統測量與監測》是2009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志武章文輝。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隨著廣播電視數位化、網路化和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需要,《數位電視系統測量與監測》結合國內外數位電視的發展和我國數位電視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有線、地面、衛星傳輸),論述了數位電視系統測量的相關技術,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系統測量方法,並介紹了最新的技術研究成果。《數位電視系統測量與監測》分為5篇,包括數字視音頻測量基礎、數字有線電視廣播系統測量、數字衛星電視廣播系統測量、數字地面電視廣播系統測量以及手機電視系統測量。

圖書目錄

第1篇 數字視音頻測量基礎

第1章 標準清晰度數字分量視頻信號測量

1.1 標準清晰度數字分量視頻信號格式檢驗

1.1.1 525/60、625/50掃描標準的4.2.2 編碼參數

1.1.2 數字視頻分量格式檢驗

1.2 串列數字視頻系統測試

1.2.1 串列數位訊號的傳輸和數據復用

1.2.2 串列數位訊號的接口特性參數測量

1.2.3 反射損耗測量

1.2.4 誤碼及增強測試

1.2.5 抖動概念及測量

參考文獻

第2章 高清晰度數字分量視頻信號測量

2.1數字高清晰度電視格式檢驗

2.1.1 數字高清晰度電視演播室參數標準

2.1.2 高清晰度數字分量視頻信號格式

2.1.3 高清晰度數字分量視頻信號格式檢驗與內容監測

2.2 高清晰度數字分量視頻信號測量

2.2.1 高清晰度數字分量視頻信號接口

2.2.2 高清晰度數字分量視頻信號串列接口特性參數測量

參考文獻

第3章 數位電視圖像質量主觀評價與客觀測量

3.1 數位電視圖像質量主觀評價

3.1 圖像質量主觀評價的一般要求

3.1.2 圖像質量主觀評價方法

3.2 數位電視圖像質量客觀測量

3.2.1 數字圖像質量客觀測量方法

3.2.2 圖像質量的測量和分析的套用

參考文獻

第4章 AES,EBU數字音頻

4.1 數字音頻基本概念

4.2 AES/EBU標準

412.1.AES,EBLI格式結構

4.2.2.AES/EBU信號的電氣特性及互連

4.3 SD/t{D中的嵌入音頻

第5章 數字音頻測量方法和測試設備

5.1 音頻信號的電平和測量

5.1.1 平衡信號與不平衡信號

5.1.2 音頻信號電平

5.1.3 音頻電平的監視

5.2 數字音頻眼圖測量

5.2.1 AES/EBU數位訊號比特流的模擬波形(眼圖)

5.2.2 AES/EBU數字音頻信號格式分析

參考文獻

第2篇 數字有線電視系統測量與監測

第6章 數字有線電視系統常用測試儀器

6.1 頻譜分析儀

6.1.1 頻譜分析儀的分類

6.1.2 頻譜分析儀的基本原理

6.1 -3頻譜分析儀的使用

6.2光時域反射計

6.2.1 概述

6.2.2 光時域反射計(0TDR)的原理

6.2.3 光時域反射計(0TDR)的使用範圍

6.2.4 光時域反射計(OTDR)的使用

第7章 數字有線電視系統傳輸指標及其測量

7.1 數字有線電視系統的主要傳輸技術指標

7.1.1 數字頻道輸出電平

7.1.2 系統輸出口頻道間電平差

7.1.3 調製誤差率(MER)

7.1.4 系統噪聲餘量

7.1.5 誤碼率(BER)

7.1.6 載波抑制

7.1.7 正交誤差:

7.1.8 射頻載波相位噪聲

7.2 系統傳輸指標測量方法

7.2.1 主要測量儀器和測量框圖

7.2.2 系統輸出口電平的測量

7.2.3 系統輸出口電平差的測量

7.2.4 調製誤差率的測量

7.2.5 噪聲餘量的測量

7.2.6 誤碼率的測量

7.2.7 信號質量餘量測試

第8章 數字有線電視系統主要設備測量

8.1 QAM調製器的主要技術指標及測量

8.1.1 QAM調製器的功能性參數、接口要求及測量

8.1.2 QAM調製器輸出信號的主要技術指標及測量

8.2 機頂盒的主要技術指標及測量

8.2.1 機頂盒基本參數要求

8.2.2 機頂盒射頻參數指標要求及測量

8.2 -3機頂盒的視頻輸出指標及測量

8.2.4 機頂盒的音頻輸出指標及測量

8.2.5 機頂盒的物理接口及其他指標

8.3 復用器的主要技術指標及其測量

8.3.1 復用器標準一致性測試

8.3.2 復用器碼流監測

8.3.3復用器物理接口特性

第9章 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系統技術指標測量

9.1 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系統概述

9.1.1 有線電視傳輸媒介

9.1.2 電視信號在光纖中的傳輸方式

9.1.3 混合光纖同軸網

9.1.4 光系統總體規劃

9.1.5 有線廣播電視光纖網路拓撲結構

9.2 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系統技術指標及測量

9.2.1 光纖測量概述.

9.2.2 光傳輸鏈路損耗的測量

9.2.3 光纖色散的測量

9.2.4 光功率的測量

9.2.5 光調製度的測量

參考文獻

第3篇數字衛星電視系統測量與監測

第10章 衛星電視廣播傳輸原理概述

10.1 衛星電視廣播系統組成

10.2 衛星電視傳輸技術原理

第11章 衛星電視的監測

11.1 對衛星電視監測系統的要求

11.2 衛星電視監測參數及監測方法

第12章 衛星電視的測量

12.1 衛星電視系統的技術要求

12.1.1 衛星電視上行系統的技術要求

12.1.2 衛星電視接收系統技術要求

12.1 天線系統測試參數定義和技術指標

12.2 衛星電視系統的測量方法

12.2.1 上行系統射頻指標測量

12.2.2 系統測量的主要項目及方法

12.2 -3地球站室外單元(下變頻器)的主要測量項目及方法

12.2.4 地球站室內單元(IRD)的主要測量項目及方法

參考文獻

第4篇 數字地面廣播電視系統測量

第13章 地面數位電視傳輸系統設備測量

13.1 載頻的測量

13.2 占用頻寬、IFFT取樣頻率和符號寬度的測量

13.3 信號和噪聲的功率測量

13.4 相位噪聲的測量

13.5 RF頻譜模板符合性的測量

13.6 肩電平衰減的測量

13.7雜散發射和無用發射測量

13.8 誤比特率(BER)和載噪比(C,Ⅳ)的測量

13.8.1 誤比特率(BER)的測量

13.8.2 不同發射機輸出功率時BER與cl/Ⅳ的測量

13.8 13不同高斯噪聲功率時BER與Cl/Ⅳ關係的測量

13.8.4 C/Ⅳ門限的測量

13.8.5 接收機最小/最大接收信號電平

13.8.6 等效噪聲損傷(END)和等效噪聲dⅣ的測量

13.9調製誤差比(MER)、調製目標誤差(STE)和延遲時間的測量

參考文獻

第5篇 手機電視系統測量

第14章 手機電視系統構成與傳輸原理概述

14.1 手機電視技術概述

14.2 手機電視系統結構與傳輸原理

14.2.1 DVB-H

14.2.2 Media-FLO

14.2.3 T-DMB

第15章 手機電視傳輸系統性能指標的測量方法與數據分析

15.1 手機電視傳輸系統的主要技術指標

15.2 手機電視傳輸系統指標測量方法

15.2.1 接收失敗判據

15.2.2 信道模型

15.2.3 測量步驟

15.3 手機電視系統測量指標數據分析

參考文獻

附錄A PSI(節目信息表)結構描述

附錄B 縮略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