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大盜

1959年8月16日,因當時故宮的防衛不如後來嚴密,所以被他得手。 第六位大盜石柏魁,山東曹縣人。 2011年9月,故宮失竊案被警方偵查終結,犯罪嫌疑人石柏魁被移送審查起訴。

詞條涵釋

顧名思義,就是指到故宮博物館偷盜文物的盜竊犯。由於故宮中國最大、規格最高的宮殿群,世界知名,建國以來作為博物館,防範嚴密、安全級別極高,所以到此偷竊的都堪稱“大盜”。

近期新聞

2012年3月19日上午,備受公眾關注的“5·8”故宮失竊案一審宣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宣判:判決石柏魁有期徒刑13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罰金1萬3千元。
據法院審理查明:2011年5月8日,被告人石柏魁到故宮博物院內,趁人不備潛入齋宮內夾道避開清園。晚8時許,破窗進入誠肅殿,竊得香港兩依藏博物館在此展出的《交融——兩依藏珍選粹展》展品金嵌鑽石手袋、金鏨花嵌鑽石化妝盒等手袋及化妝盒總計9件。後在逃跑過程中,先後將所竊5件展品遺落或丟棄。次日,石柏魁因銷贓未果,又將手中4件展品丟棄。被盜的9件物品經核實,香港兩依藏博物館投保金額總計41萬元。其中,3件丟失的被盜物品投保金額總計15萬元。

歷史上的大盜

第一位大盜是武慶輝山東壽光人,他是唯一一位曾成功攜寶逃離故宮的,作案時年僅20歲。武慶輝來自農村,來北京投奔姐姐後,因不甘心生活拮据,所以起了故宮盜寶的歹意。1959年8月16日,因當時故宮的防衛不如後來嚴密,所以被他得手。但後來卻在潛逃過程中被抓獲,以盜竊國寶罪被判無期。
第二位大盜是孫國范,山東濟南人,一說河南舞陽人,自建國以來就在各地當流竄犯,以盜為生,1962年4月16日偷到了故宮頭上來。不料故宮已經啟用了機器防盜,聲控報警器讓背著四十多斤故宮珍寶孫國范無所遁形。被抓獲後,以盜竊國寶罪被判死刑。
第三位大盜是陳銀華湖北應山縣人。曾經有過盜竊案底的他,決心在故宮乾一票後潛逃去香港,開始新生活。1980年2月1日,25歲的他在珍寶館養性殿剛摸到“珍妃之印”不久,就因聲控報警器而被抓獲,當年8月12日被判無期徒刑。
第四位大盜韓吉林,也是栽在“珍妃之印”上面的。是24歲的韓吉林。1980年夏天,夢想發財的他打起了故宮的主意,但連“珍妃之印”還沒摸到,被報警器驚動的警察已經把他圍了起來。經過一番追逐後,被擒,判處死刑。
第五位大盜向德強,山東濰坊人。1987年7月年僅21歲向德強,意圖偷盜乾隆皇帝用過的一把匕首,他鋌而走險到故宮盜寶,沒進想到進入珍寶館的方法就已遭擒。因作案未遂,由死刑減為無期徒刑。
第六位大盜石柏魁,山東曹縣人。2008年曾因非法攜帶管制刀具,石柏魁被西城廣外派出所治安拘留,留有案底。2011年5月初,故宮博物院發生失竊案,石柏魁系被盜案犯罪嫌疑人;11日,警方將犯罪嫌疑人石柏魁抓獲歸案。2011年9月,故宮失竊案被警方偵查終結,犯罪嫌疑人石柏魁被移送審查起訴。2012年3月,石柏魁接受一審宣判,獲刑13年,罰款1.3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