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多孔菌

擬多孔菌所屬真菌門,分布於吉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陝西、甘肅、河南、廣西、四川、貴州、青海、雲南等地,生針葉或闊葉樹枯立木或倒木上。

基本信息

名稱

擬多孔菌

簡介

拉丁學名:Polyporellus brumalis (Pers.) Karst.
中文別名:毛仙幾
同物異名:Polyporus brumalis (Pers.)
分類地位: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氦多孔菌屬
形態特徵:子實體小或中等大。菌蓋直徑2-6(10)cm,扁半球形至平展或扁平,新鮮時肉質而韌,乾時變硬,中部稍呈臍狀,表面褐色、黃褐色、黃灰色至暗灰色,乾時土黃色,初期有微細剛毛且漸脫落變粗糙或光滑。邊緣薄且具毛,乾時內卷,其下無子實層。菌肉白色。菌管延生,黃白色,長0.1-0.2cm,管口色較深,圓形至多角形,邊緣完整,每毫米3-4個。菌柄長1.5-3cm,粗0.3-0.5cm,後期毛脫落。孢子光滑,無色,圓柱形,稍彎曲,7-8μm×2-3μm。
生態習性:生針葉或闊葉樹枯立木或倒木上。
分布地區:吉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陝西、甘肅、河南、廣西、四川、貴州、青海、雲南等。
經濟用途:幼嫩時可食用。屬木腐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