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

編碼信息:五筆86/98: rjbc,倉頡: qase,鄭碼: dkcx,四角號碼:56047,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64AE。基本字義:取、摘取;用手指捏取細碎的東西;量詞;中國市制容量單位,一升的千分之一;撮東西用的器具;聚起,多指用簸箕狀的器具鏟起東西。

基本信息

漢字釋義

基本信息

拼音:cuō,zuǒ,
撮

部首:扌,部外筆畫:12,總筆畫:15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扌最
漢字部件分解:扌日耳又
筆順編號:
121251112211154
筆順讀寫:橫豎橫豎折橫橫橫豎豎橫橫橫折捺

基本字義

cuō,
ㄘㄨㄛˉ
1.聚起,多指用簸箕狀的器具鏟起東西:~成一堆。~土。~合。
2.取,摘取:~要。
3.用手指捏取細碎的東西:~藥。
4.中國市制容量單位,一升的千分之一。
5.量詞:一~米。
6.撮東西用的器具:~子。~箕。
其它字義
zuǒ,ㄗㄨㄛˇ
量詞,用於成叢的毛髮:剪下一~頭髮。動詞,借:撮到二十斤谷。(湖北部分地區常用口語與‘借’同意)

詳細字義

動詞

1)(形聲。從手,最聲。本義:用手指抓取粒狀物)
2)用三指取物;抓取
撮,四圭也,一曰兩指撮也。——《說文》
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漢書·律曆志上》
鴟鵂夜撮蚤。——《莊子·秋水》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中庸》
(3)又如:撮一點兒鹽;撮藥(抓藥);撮土(抓一把土);撮拾(撮取);撮台子(拾掇桌子)
(4)把聚攏的東西用簸箕等物鏟起。如:撮走一簸箕土
(5)拉攏。如:撮補(從中幫助)
(6)玩弄。如:撮戲(玩把戲);撮哄(起鬨);撮空(戲弄虛假)
(7)簇擁。如:撮擁(簇擁)
(8)摘要,摘取。如:撮文(摘取文句;咬文嚼字);撮錄(採錄;摘錄);撮略(摘取,摘引);撮述(摘要敘述);撮取(摘取)
(9)聚合;聚攏
撮冀州之眾。——《後漢書·袁紹傳》
我這裡正項錢糧,兀自起解不足,東那西撮。——《水滸傳》
(10)提,拎
詞性變化

量詞

(1)容量單位,等於一升的千分之一——用於可用手或工具撮取的粉粒狀物量之所起起於粟。六粟為一圭,十圭為一撮,十撮為一抄,十抄為一勺,十勺為一合,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斛。——《孫子算經·上》
(2)食指與姆指間能撮起的量。如:一撮兒;一撮食鹽;撮土焚香(撮土為香。撮土代替香爐,焚香敬神佛);撮土(一撮泥土)

常用詞組

撮合撮合山撮箕撮錄撮弄撮鹽入火撮鹽入水撮要撮要

釋義

cuō

<書>聚合;聚攏。
用簸箕等把東西聚集起來:~垃圾。
撮

摘取(要點):報告~要。
容量單位。十撮等於一勺。現用市撮,一市撮等於一毫升。
觀卦。
量詞。a)<方>用於手所撮取的東西:一~鹽|一~芝麻|一~菸絲。b)借用於極少的壞人或事物:一小~壞人。
<方>用手指捏取細碎的東西拿起來:~藥|~了點鹽|用手~著吃。
<方>吃:我請你上館子~一頓。(注意:不要將“撮一頓”寫成“搓一頓”,雖然“搓cūo”與“撮”讀cūo時音相同,但“搓”沒有“吃”的義項。)
(此處內容來源不祥,留於了解情況的科友整合)

zuǒ

量詞,專用於叢狀的毛髮:一~鬍子|一~兒毛。兩~子頭髮。

常用詞組

1、撮合cuōhe從中介紹說合撮合親事
2.撮合山cuōheshān舊指媒人
3.撮箕cuō
jī〈方〉∶撮垃圾等用的簸箕
4.撮錄cuōlù選擇抄錄
間亦有略具聯絡者,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魯迅《狂人日記
5.撮弄cuō
nòng
(1)戲弄;耍弄
你這猴頭,又是撮弄我也!——《西遊記
(2)唆使;煽動
6.撮鹽入火cuōyán-rùhuǒ食鹽灑入火中發出迸裂之聲。比喻性急容易發作
待去呵,小姐性兒撮鹽入火。——元·王實甫《西廂記
7.撮鹽入水cuōyán-rùshuǐ食鹽投入水中,立即消溶。比喻迅速消失,無影無蹤
有鬼有鬼,撮鹽入水。——明·楊文奎《兒女團圓》
8.撮要cuōyào摘取出來的要點
這本書是許多事實的撮要

中醫

用指爪合取物。亦指一次撮取之量。《素問·病能論》:“以澤瀉、術各十分,麋銜五分,合以三指撮為後飯。”張介賓註:“用三指撮合,以約其數。”

網路辭彙

在網路或日常口語中,“撮”用作動詞,表示“吃”的意思。來源於北京等地的方言,可能是說吃太土了,於是很多人開始用“撮”來代替“吃”
例句:辛苦了一周了,大家好好去撮一頓啊。

方言集匯

粵語cyut3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彙]cod5zeb5zod5[海陸豐腔]cot7zep7[客英字典]cot7[台灣四縣腔]cot7zep7[梅縣腔]zep7cot7[陸豐腔]cot7[東莞腔]zut7[寶安腔]cot7|zot7zep7潮州話cuag4(tshuak)[潮州]cuêg4,coh4(tshoh)

古典釋義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撮·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2
《唐韻》《正韻》倉括切《集韻》《韻會》麤括切,$竄入聲。《說文》四圭也。一曰兩指撮也。《玉篇》三指取也。《釋名》撮,卒也,謂暫卒取之也。《增韻》蹙聚而捎取之也。《禮·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前漢·律曆志》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注》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六十四黍為圭。
又《司馬遷傳》撮名法之要。《注》撮,摠取也。
又《詩·小雅》台笠緇撮。《傳》緇布冠也。《疏》小撮持其髻而已,制小,故言撮。音七活反。
又《唐韻》《正韻》子括切《集韻》《韻會》宗括切,鑽入聲。挽也。
又《集韻》祖外切,音最。《莊子·人閒世》支離疏者,會撮指天。《》頂椎也。會音活,向秀讀。
又祖官切,音鑽。乗載器也。《尸子》行險以撮。
又租悅切,音蕝。義同。
又初買切,釵上聲。亦指取物也。一曰搦也。 本從曰從取。

說文解字

1.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撮
四圭也。一曰兩指撮也。從手最聲。倉括切
2.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四圭也。漢律厤志曰。量多少者不失圭撮。孟康曰。六十四黍為圭。按廣韻圭下雲。孟子曰六十四黍為一圭。十圭為一合。
孟子卽孟康。經典釋文序錄有孟子注老子二卷。或曰孟康也。康字公休。孫子筭經。六粟為一圭。十圭為一撮。十撮為一抄。十抄為一勺。十勺為一合。說與孟異。
本艸序例曰。凡散藥有雲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準如梧桐子大也。一撮者,四刀圭也。十撮為一勺。十勺為一合。此葢醫家用四圭為撮之說。可相發明。從手。
最聲。倉括切。十五部。亦二指撮也。大徐作一曰兩指撮也。按許此別為一義。而應仲遠注漢雲。圭,自然之形。陰陽之始。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不說是二義。
三指所撖為四圭。則四圭甚少。殆卽孫子所謂六粟為圭乎。二十四粟,三指可撮也。小徐本作二指。二疑三之誤。大徐本又改為兩耳。圭者,瑞玉。上圜下方。故應
雲自然之形。陰陽之始易之數,陰變於六。故六粟曰圭。

宋本廣韻

入十三末

拼音是cuo的漢字

拼音是cuo的漢字共有37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