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洛村

撮洛村

撮洛村位於雲南省紅河州綠春縣大黑山鄉西部,李仙江北岸,距鄉政府駐地36公里。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撮洛村位於雲南省紅河州綠春縣大黑山鄉西部,李仙江北岸,距鄉政府駐地36公里,是三縣(綠春縣江城縣墨江縣)的交界點,東與老白寨、嘎處村委會接壤,南與江城縣加禾鄉隔江相望,西與墨江縣泗南江鄉西岐村委會對應,北與大水溝鄉扭直村委會山水相連。轄區內山巒陡峭,溝壑縱橫。全村國土面積44平方公里,村委會駐地海拔1580米,最高海拔1925.8米(靛塘梁子),最低海拔530米(李仙江),屬山地季風氣候,海拔差異較大。全村轄撮洛、半邊寨、扭波田、二慶、大平掌、扎洛、老黃寨、老馬寨、迷那等9個村民小組,有367戶1759人,有漢、哈尼、拉祜等民族,拉祜族占30%,漢族占43%,哈尼族占27%。撮洛村委會在1958-1973年叫"過路鄉",1974-1983年改為"半邊大隊",1984-1988年改為"撮洛鄉",1989-2000年改為"撮洛村公所",2001年改為"撮洛村委會",1958年以前屬墨江縣。
村莊全貌村莊全貌

農村經濟

該村土地資源豐富,海拔在800米以下適宜開發橡膠、大黃藤等熱區經濟作物的土地面積有850畝;水資源豐富,境內河流縱橫交錯,蘭坪河、李馬河貫穿整個村委會;礦產資源豐富,在扭波田馬棕山有溶洞煤礦;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橡膠茶葉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4.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1.1%。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70.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0.7萬元,占總收入的59.3%;畜牧業收入77.1萬元,占總收入的28.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09頭,肉牛144頭,肉羊0頭);漁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0.3%;林業收入19.2萬元,占總收入的7.1%;第二、三產業收入2.8萬元,占總收入的1.03%;工資性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農民人均純收入118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收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9人(占勞動力的5.5%),在省內務工51人,到省外務工0人。
水稻種植水稻種植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9個、通路8個、通電9個、通電視(或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67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2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
村中田園村中田園
達標(占農戶總數的0%)。有367戶通電,有21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1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58.9%和58.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1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63戶(分別占總數的57.8%和44.4%)。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硬化(未硬化)的路面是半邊、撮洛、大平掌、二慶;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3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農用車8輛,拖拉機1輛,機車1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53畝,有效灌溉率為74.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5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1畝。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4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9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