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門

摳門

1、小氣、吝嗇。不大方,把財物(包括無形財產)看得很重要,不肯輕易花費,節省簡樸。2、精明、算計。精打細算,錙銖必較,算計入微,十分的精明。3、搜刮、苛求。指那些為了自己斂財,對別人敲骨吸髓式地盤剝、榨取。

基本信息

詞義

1、小氣吝嗇。不大方,把財物(包括無形財產)看得很重要,不肯輕易花費,節省簡樸。

2、精明算計。精打細算,錙銖必較,算計入微,十分的精明。

3、搜刮苛求。指那些為了自己斂財,對別人敲骨吸髓式地盤剝、榨取。

分類

摳門按照主客觀可以分為:

一、摳自己的門,而對人家很大方,甚至無私的捐助。這種人在社會生活中很多,並不是非要有錢才行,只要你具有了這樣的理念、精神做個志願者也同樣很好。他們應該是我們社會風氣所提倡的楷模。

二、摳自己也摳人家。對自己更摳一點,對人家雖然算計但還是合乎情理,這種人往往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

三、專摳人家,對自己就盡情花費。摳別人為的就是自己生活瀟灑,為了自己從不吝嗇;而為別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四、不摳自己也不摳人家。有福同享,瀟瀟灑灑,來的容易去的也快,如果自己廣開財路能賺也能花,也許可以說:錢是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如果是靠父母,坐吃山空立地吃陷,那就是個敗家子

歷史淵源

1.古時候有一個財主,愛財如命.去寺里燒香看見廟門上的刷的金粉,他都要摳去帶走. 所以就有了摳門這個詞語 。
2.“摳門”的意思是說,吝嗇到連個門把手都捨不得裝,開門的時候不得不用手去摳門縫。摳門就誕生了。
所以大家把吝嗇的人說成是摳門。

3. “摳門”在現代生活中的含義是:買了房東的二手房,房東吝嗇到要把自己安裝的門拆走,只留下一個門框。


說摳門

貪官污吏的摳門

古代有一首散曲小令,戲說摳門貪小利的人,精彩無比:

[正宮·醉太平]無名氏
譏貪小利者①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②,無中覓有。鵪鶉嗉里尋豌豆③,鷺鷥腿上劈精肉④,蚊子腹內刳脂油⑤,虧老先生下手⑥!
①醉太平:正宮曲牌,一名[凌波仙],亦入仙呂與中宮,定格句式為四四、七四、七七七、四,八句八韻。②刮金佛面:到鍍金佛面上刮金,意謂不擇手段的搜刮。③鵪鶉:鳥名,頭小尾禿,似雞雛。嗉:禽類食囊。④鷺鷥:又稱白鷺,腿細長。⑤刳(kū):剖開,刮。⑥老先生:此為元代對朝廷官員的稱呼。
【簡評】這首小令是元散曲的名篇。它以辛辣的語言,形象的比喻和誇張的手法,諷刺剝削者的貪得無厭。作者選取“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等離奇事例,鋪排誇張,揭露“無中覓有”的剝削者。結句“虧老先生下手”點題,點明是朝廷官吏。全曲寓莊於諧,嬉笑怒罵,皆成妙文,充分體現出元曲風趣、幽默、潑辣的特色。

現代人的“摳門”

看看新時代下,新青年們是如何做“新摳門男女”的:
“新摳門男女”絕不是沒有消費能力,而是不願追隨失去理性的消費浪潮;"新摳門男女"也絕不是不捨得花錢,而是比從前更明白該怎樣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他們帶來了新的花錢觀念,新的省錢絕招,新的摳門理由……
摳門有門道精打細算的節儉生活

林和妻子的收入只能算中等偏下,他們在同一家企業工作扣除個人所得稅公積金、各種保險,兩人的總收入只有5000多元(不包括住房公積金)。夫妻倆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擁有一個自己的小窩,於是在花錢時計算的單位不是元,而是多少平米的房子。例如,一頓飯花了七八十塊錢,妻子就會說:"咱們家的房子又被我們吃了將近0.01平米。
林和妻子的生活支出清單:
每個月存入2500元用於買房,雷打不動。再加上二人的住房公積金,大約三年後便能存夠買房的首付。而剩下的2500元便作為生活費,清單如下:
房租800元;一伙食費1000元(中午到單位附近的大學食堂蹭飯,每人每餐不超過5元,晚飯回家自己弄,不超過20元,周末偶爾在外面加餐);交通費200元;手機費150元(小靈通也當固定電話用,只買加送簡訊息和接聽免費的電話卡);其他費用:剩下350元(買衣服只買過季打折貨,妻子一般只買必需的護膚品,多用吃剩的水果美容,儘量避免外出應酬的大額開銷)。
單身漢的“摳門”生活

Martin是一個高級物業的經理級人物,住著公司給的酒店式公寓,以商務車代步,領著10萬元的薪水袋……上述跡象表明,Martin是個不折不扣的"黃金單身漢"。上班時間應酬客戶時的Martin西裝筆挺出手闊綽,用他的話來說是在用公司的錢給公司掙面子;平時生活中的他則是粗茶淡飯加普通品牌的T恤牛仔,偶爾給女朋友買化妝品,還難免肉痛得緊,說是自己的錢還是悠著點好。

Martin的支出清單:
房租0元(公司配房);交通費0元(公司配車);手機費0元(公司報銷)一伙食費1500元以下(平時通常有應酬,周末假日正好清清腸胃);置裝費1000元(平日裡可以不講究穿著,但還是為正式場合準備了幾套名牌衣服);機動款1000元(用於應付親朋好友及交女朋友的開銷)。其餘薪水全部存入銀行。幾年下來,Martin的銀行存款早已突破百萬,他也越發心滿意足。
我們為何要"摳門"
房價蹭蹭蹭地往上漲,物價也緊隨其後,工資的漲幅卻小之又小,不"摳"心裡不安;
銀行雖然最近剛升了息,但距我們所期望的幅度還是遠遠不夠,只有多存點錢進去才拿得到期望的利息;
LV、PRADA再漂亮,攝像頭百萬像素再先進,提高的只是面子又不是生活質量,把錢花在那上面才叫傻瓜;"新貧"早已經過時,"飲食男女"也不再吃香,到了該成家立業、贍養父母、養育下一代的年紀,再大手大腳那叫不負責任;
從“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到考慮一個家庭的現在將來;從只知道吃喝玩樂,到要買房,要結婚,要投資,要充電,要留學……成熟的標誌是從:“只會花錢”到“學會怎么樣更好地花錢”;
--因此,我們必須學會“摳門”。
TIPS:從這一步起,步入新節儉主義殿堂。
1、銀行的升息幅度再小,也要堅持存款,不斷從薪水中撥出部分款項,5%、10%都可,反正一定要存;另外,如有投資股票外匯等行為,請量力而行;
2、學會理財,即使你的專業是考古或者是小提琴。如果實在不行,就考慮從網上下載功能齊全的理財軟體,它會幫助你的錢每天、每周、每月流向哪裡,並列出詳細的預算與支出;
3、房價再貴,前景再不明朗,若連續6個月每月置衫費超過自己薪水的一半,還沒有自己的房產的你也要考慮買房,否則你的房子會被衣服、鞋子一平米一平米地吞掉;
4、信用卡只保留一張,欠賬每月絕對還清;
5、養成去超市大宗購物前研究每月超市特價表的好習慣,如果正符合你的需要,那么上面的特價品往往是最值得購買的;
6、多讀些有關家居維修知識、投資理財這樣的"實用手冊",當然最好從圖書館借閱,或從網上下載;
7、凡消費皆要養成索要、保留髮票的習慣,並檢查、核對所有收據,看看商家有沒有多收費,就餐和在超市大批量購物時尤其要注意;
8、尋找坐"順風車"或載"順風人"上下班的機會,節省停車費、汽油費、保險費及找停車位的時間。

細數全球最“摳門”富豪

人們常說,越有錢的人越摳門。照這種邏輯推理下去,那么國內外頂級富豪一定是世界上頂級吝嗇鬼。悉數世界“摳門”的富豪,他們不是不捨的花錢,他們或者是依然保持著創業前

巴菲特巴菲特

艱苦樸素的傳統,或者是“天性使然”。不管怎樣,對於富豪來說,奢華無罪,“摳門”更加光榮......

"股神"巴菲特:一個錢包用了20年

雖然是超級富豪,但巴菲特在美國的口碑卻不錯,這主要緣於他生活的節儉和為人的低調。
巴菲特的年薪數十年來一直都維持在10萬美元。在“《財富》500強”所有的執行長當中,巴菲特的薪水最低。
巴菲特經常以這樣一種形象展示在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股東們面前:巴菲特就是你的合伙人,他在為你勤奮工作;他沒有利用股東們的共同財產為自己建造任何紀念物,沒有巴菲特高塔,沒有巴菲特大廈,沒有巴菲特機場,沒有巴菲特大街,也沒有巴菲特動物園。擁有的,只是踏踏實實的盈利。

比爾·蓋茨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典型的“摳門主義者”

據說作為首富的比爾·蓋茨生活上是個典型的“摳門主義者”,這位世界首富沒有自己的私人司機,公務旅行不坐飛機頭等艙卻坐經濟艙,衣著也不講究什麼名牌;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還對打折商品感興趣。
蓋茨在生活中遵循一句話:“花錢如炒菜一樣,要恰到好處。鹽少了,菜就會淡而無味,鹽多了,苦鹹難咽。”在他之後,帶領起一批IT“摳門”新貴,人們這樣評價他們:“年輕、富有但是普通”。

世界首富斯利姆世界首富斯利姆

世界首富斯利姆:只戴廉價塑膠手錶

墨西哥電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是美國《福布斯》雜誌新一期富豪榜的世界首富,身家535億美元。與一般富豪不同,他沒有私人飛機,不喜歡奢侈品,生活日常開銷全部從自己2.4萬美元月薪中支出……
傳記作家何塞·馬丁內斯在《外界所不知的卡洛斯·斯利姆》一書中向世人展示這名大富豪節儉樸素的一面。這本書即將在拉丁美洲出版。
“與一些貴族、富豪或王室成員不同,他過著極其簡單的生活,”法新社16日援引馬丁內斯的話報導。
馬丁內斯在書中寫道,斯利姆把自己的月薪定為2.4萬美元,用作個人日常花銷,日常消費都在自己旗下的連鎖零售店。
時至今日,現年70歲的斯利姆依然佩戴一塊塑膠手錶,“他不為彰顯自己而用珠寶或其他奢侈品”。斯利姆沒有私人飛機,需要時就用旗下墨西哥電話公司的飛機或直升機。他的座駕通常是梅賽德斯-賓士車或雪佛蘭Suburban車。世界新首富的簡樸生活:沒有私人飛機戴塑膠手錶。

英瓦爾·坎普拉德英瓦爾·坎普拉德

宜家創始人:億萬富翁 節儉生活

身著一件褪色外套、一雙磨損舊鞋,戴著一副老式眼鏡,這名81歲老翁看起來就像是靠養老金勉強過日子的“窮漢”。

有“加拿大的默多克”之稱的加拿大首富、媒體大亨肯尼思·湯姆森有“加拿大的默多克”之稱的加拿大首富、媒體大亨肯尼思·湯姆森

而他的真實身份是瑞典宜家公司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身價數百億美元卻始終過著節儉生活。
宜家創始人:我小氣,我自豪 。

加拿大首富湯姆森:穿磨損的鞋子上街

加拿大首富肯尼思·湯姆森在《福布斯》2006年富豪排行榜排行第九,個人淨資產196億美元。湯姆森備受媒體關注,不僅僅是因為他掌握的巨大財富,還因為這位富豪的謙遜、害羞、異常低調、超級“摳門”等性格特點。熱愛藝術品收藏、一擲8000多萬美元買一幅名畫的他生活上卻出奇地節儉。他穿的衣服都很便宜,出差坐飛機總是乘坐經濟艙,理髮也全由妻子代勞,甚至鞋子後跟磨損了也照樣穿出街。而他之所以如此節省,是因為他堅持這樣的理念:“亂花錢是罪惡,創造財富才神聖。”

華人世界十大最摳門富豪:錢是省出來的越摳越有錢

台塑集團王永慶台塑集團王永慶

有人說越有錢的人越摳門,按照這種邏輯,那么,國內外頂級富豪一定是世界上頂級吝嗇鬼。悉數摳門的富豪,他們不是不捨的花錢,而是有的人依然保持著創業前艱苦樸素的傳統,有的人是“較真兒”。不論怎樣,對於富豪來說,奢華無罪,摳門更加光榮…

第一名:台塑集團王永慶:一條毛巾用了27年

在2006年《蒙代爾》中國500富豪榜上,台灣共有7人上榜,台塑集團創始人王永慶排在第二,他的個人資產多達430億人民幣,但他生活相當簡單。他在台塑頂樓開闢了一個菜園,母親去世前,他吃的都是自己種的菜。台灣人喝咖啡時喜歡加入奶精球,每次王永慶總要用小勺舀一些咖啡將裝奶精球的容器洗一洗,再倒回咖啡杯中,一點都不浪費。生活上,他極崇尚節儉:用的肥皂剩下一小片,還要粘在整塊上繼續使用;每天做健身毛巾操,一條毛巾用了27年。王永慶同時也是一個很低調的人,從來不接受個人採訪。在他眼裡,一個人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把個人的經歷告訴大家。在這個紛亂的時代,他堅守著自己的行為方式,堅守著一個傳統的產業。

第二名:華人首富李嘉誠:皮鞋十雙五雙是舊的

華人首富李嘉誠華人首富李嘉誠

2006年度美國《蒙代爾》中國500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誠以1580億人民幣排名第1位。對於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是什麼牌子,卻不怎么講究。皮鞋壞了,李嘉誠覺得扔掉太可惜,補好了照樣可以穿,所以他的皮鞋十雙有五雙是舊的。;西裝穿十年八年是平常事。
李嘉誠清晨六點起床,大多數時間都是打高爾夫球,或者游泳,然後便投身忙碌的工作之中。堅持身著藍色傳統西服,佩帶的一塊手錶僅值26美元。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籍,主要是哲學、政治、經濟、中國文化以及新技術方面的書。李嘉誠大約20%的時間花在慈善事業上,已經捐出5億美元,用於在香港、大陸以及美國和英國修建各類學校、醫院,以及開展醫療研究活動,將來還準備為慈善事業投入更多的精力與資金。

第三名:蒙牛集團牛根生:領帶只有18塊錢

蒙牛集團董事長牛根生對自己很摳。下屬坐沃爾沃寶馬,自己只坐一輛排量不太大的奧迪;甚至,高層管理團隊人人住的房子都比老牛的大。公共場合,牛根生總是繫著那條18塊錢的領帶,上面有綠色的草原,蒙古包,奶牛,以及蒙牛的LOGO。

蒙牛集團牛根生蒙牛集團牛根生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牛根生每次到北京出差,就住在蒙牛駐北京辦事處--一個絕不會超過三星級的賓館。
記者到這裡採訪他的時候看到,他的房間裡,床和床頭櫃都有些過於陳舊,顯得白色的被單有些刺眼。四周的牆壁有些斑駁,腳底下的地毯也泛著很難洗乾淨的顏色。行李箱敞開著,裡面放著簡單的幾件換洗衣服。
雖然這算是一個套間,但客廳的茶几上擺放著瓜子、花生--這裡已經成為招待客人的公共區域,有一組沙發甚至有些塌陷。
有人說我做秀,我說做一次秀容易,但要做無數次的秀、一輩子的秀是挺難的。
牛根生說。財聚人散,財散人聚也是他常說的一句話。

早在伊利工作的時候,牛根生就樂善好施。老牛手下的一個大學生楊文俊,剛畢業兩年,又要結婚、又要集資購房,自己農民家庭出身,月工資四五十元,根本沒有經濟實力。他東挪西湊了2000元,但還差2000元,怎么辦?
老牛主動跟他說:那2000元我幫你想辦法,你乾好工作就行了。十幾年後,這個當年的員工成為了蒙牛集團總裁
這是對我最大的資助。楊文俊現在提起這件事情,依然情緒激動。這筆現在看來很小的數目,卻是楊文俊那時三四年的工資,那會兒基本上想像不出過多久才能還上。楊文俊說,當時自己的總資產也就是5000元,其中4000元是借來的,而40%的資產是向牛總借的。

假設我自己現在的股票賣了5000萬,我會不會將我40%的錢借給別人?楊文俊如此反問自己。
幾年後的1999年,牛根生被迫離開伊利時,他當初的散財得到了回報。當楊文俊和妻子商量,要將工作10年的積蓄全部拿出來,跟著老牛去創業時,他不可能想不到其中的風險。
其他七位和牛根生相識20年左右的朋友,也都幾乎把自己所有的家當都拿出來,除了相信老牛的眼光,還因為他們認可牛根生的氣度和胸懷,相信跟著老牛不會吃虧。
2004年,蒙牛在香港上市,蒙牛的高層管理團隊一下子批量生產出很多百萬、千萬富翁,這批當年創業者的投資也翻了幾百倍。

第四名:新希望集團劉永好:皮鞋100塊錢

劉永好雖然在各式各樣的富豪榜中顯身,但是他說道我從來不太關心這個富豪身家的。實際上我用的、吃的、穿的都很簡單。人的資產要是超過1000萬,更多的就是社會責任感了。

新希望集團劉永好新希望集團劉永好

劉永好執掌的新希望集團在過去10年投入了5個億在西部農村,而未來5年中他要投10個億於西部的新農村建設,讓城市居民吃上放心的肉、蛋、奶的同時,也讓更多的農民兄弟得到工作崗位,樹立信心,擁有更多的自尊。
劉永好自曝,他在16歲時最想吃的是紅薯白米飯,後來當老師最想吃的是回鍋肉。結果這個習慣到現在都沒改變,和我出差的人都知道,我一般就點麻 婆豆腐回鍋肉、螞蟻上樹三樣菜。喜歡看書看報,喜歡運動,登小山,不登大山,喜歡攝影、游泳,經常帶著相機到處走,把旅遊和休閒、學習結合在一起,但不會高爾夫、不敢衝浪。
劉永好十幾年來未變的髮型曾經讓央視的主持人們打趣了老半天,說最不喜歡他的行業就是理髮業。劉永好哈哈一笑,說他從來就沒有去燙過頭,5塊錢/次的都剪。

我們不是一夜暴富者,深知創業的艱辛與不易;我們企業的底蘊是踏實穩健的、生機綿綿的,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創建百年希望。一切務實、不講排場、不圖虛名,不抽菸,不酗酒、不打牌,每天開銷不超過100元,吃穿隨便,得體就行。劉永好經常和員工一起在食堂吃飯,和員工共用一個廁所,讓員工感到親切、親近,劉永好也不喜歡參加很多宴會,劉永好覺得在食堂或在家裡吃飯比較親切、溫馨。

新希望集團總裁辦主任趙韻新告訴記者一件事:1997年國慶節,劉總裁和集團高層幾位高層管理人員在上海考察工作,吃飯晚了,幾個人就在南京路大排檔吃牛肉拉拉麵,3.5元一碗,劉永好吃完後,大叫好吃,好吃。

2000年12月初,湖南衛視有話好說欄目邀請新希望集團劉永好、海南興寶集團總裁張興民、新浪網總裁王志東、重慶力帆集團尹明善做一個節目,主持人突然發現他們四人腳上穿的鞋不一樣。主持人問張興民:請問張興民先生,你腳上穿的皮鞋是什麼牌子,花多少錢買的?
張興民告訴主持人:我這是鱷魚牌皮鞋,花8000多元錢買的。

主持人又轉身問劉永好:請問劉永好先生,你買的皮鞋是什麼牌子的?花了多少錢?
劉永好笑笑:我不知道這是什麼牌子,我這是從攤攤買下來的,花了100多塊錢。
富有但卻過著簡樸充實的生活,這是劉永好與許多成功者不同的地方;這是新希望18年來蓬勃發展沒有倒下去的原因!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高昂創業激情,這是新希望成為百年老店目標的最好詮釋,是新希望人生生不息的奮鬥催化劑。劉永好用一句古訓告誡新希望集團員工:歷數前代國與家,成由節儉敗由奢!

第五名: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書桌與沙發仍是十幾年前的款式

郭鶴年是傑出的企業家、馬來西亞首富。他一人身兼兩王,先是享有亞洲糖王的美譽,後來又有酒店大王之稱,可他的事業還不僅限於此。從白糖、酒店、房地產、船務、礦產、保險、傳媒到糧油,他創建了一個龐大的商業王國,也創造了無數的奇蹟。郭鶴年不喜歡拋頭露面,不愛宣傳招搖,也從不炫耀自己的財富,而且生活節儉簡樸,作風平易近人,處處體現出他那地道的紳士風度,贏得了他的朋友、下屬乃至對手的一致稱讚。他上下班從來都是擠捷運,對於他來說最奢侈的事情就是打車上班。他穿的衣服幾乎沒有上百元的。這位被稱為香格里拉之父的大老闆,辦公室被客人們戲稱為鴿子窩,書桌與沙發仍是十幾年前的款式,他說整潔即好;他從不坐高級轎車,他說公司的寶馬與林肯是為外賓及專家服務的;他從不穿名牌服裝,不戴名牌手錶,他說富豪李嘉誠手腕上也只是戴著一隻普通的電子表。

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

他不追求虛名,非常務實,講話言簡意賅,做事踏踏實實。雖然他與馬、新兩國許多要人有著深厚的私人交情,但他除曾擔任馬來西亞駐美國大使和馬來 西亞旅遊局主席等職外,極少出入政界,維持著一種低調的作風。
晚年的郭鶴年是公益事業的積極倡導者。2005年1月,郭鶴年通過其嘉里糧油(中國)公司,向主持希望工程的中國青少年基金會捐贈5000萬元。從今年起,一連五年為經濟困難的農民工子女每人每學年提供600元至900元的助學金,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郭鶴年在給基金會的信中寫道:我經常說,人生在世,有兩件事要做的:首先要刻苦工作,努力奮鬥,安排家庭的生活;同時,也要幫助一些在教育上有需要的人們。這樣社會才會和諧、穩定和進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